(四) 磨牙组
1、 上颌第一磨牙(maxillary first molar)
(1) 牙冠(dental crown)
1) 颊面(buccal surface):略呈梯形,近远中宽度大于牙合颈高度,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稍短而突,外形高点在颈1/3。
2) 舌面(lingual surface):大小与颊面相近,少数近中舌尖的舌侧有第五牙尖。
3) 邻面(proximal surface):颈部平坦,外形高点在牙合1/3处。
4) 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呈斜方形。近中舌尖是主要的功能尖。斜嵴是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
(2) 牙根(root of tooth):由三根组成,一舌根和两颊根,颊舌根分开较远。
2、 上颌第二磨牙(maxillary second molar)
特点:
(1) 牙冠较窄。
(2) 牙冠颊面自近中向远中面舌侧的倾斜度大于第一磨牙。
(3) 牙合面不明显,有远中沟。
(4) 三分叉根比较靠近,且向远中倾斜。
(5) 近中舌尖占舌面的大部分。
3、 上颌第三磨牙(maxillary third molar)
特点:
(1) 形态变异最多,冠小根短,牙冠各轴面中1/3较圆突。
(2) 远中舌尖很小或缺如,牙合面呈三角形。
(3) 牙根多合成一锥形根。
(4) 变异形态有前磨牙型、多尖型及多根型。
4、 下颌第一磨牙(mandibular first molar)
(1) 牙冠(dental crown):
1) 颊面(buccal surface):约呈梯形,牙合缘长于颈缘,近中缘直,远中缘突。可见近远中颊尖和远中尖的半个牙尖。外形高点在颈1/3。
2) 舌面(lingual surface):小而光滑圆突,无明显轴嵴,外形高点在中1/3。
3) 邻面(proximal surface):近中接触区在近牙合缘偏颊侧;远中接触区在靠近
牙合缘中1/3处,远中面小于近中面。
4) 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略呈长方形,四条边缘嵴,五个牙尖,远中颊尖
三角嵴最长,远中尖三角嵴最短。舌尖的舌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有五条发育沟。
(2) 牙根(root of tooth):双根,扁而厚,根干短。
5、 下颌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
(1) 牙冠(dental crown):牙合面可分为4尖型和5尖型。4尖型发育沟分“+”和X形两种。
(2) 牙根(root of tooth):近远中根相距较近,皆偏远中,有时聚成一锥体形。
6、 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
特点:
1) 为全口牙中形态、大小和位置变异较多者。
2) 5尖者似下颌第一磨牙,4尖者似下颌第二磨牙。
3) 牙冠各轴面光滑,外形高点在牙冠中1/3处。
4) 牙根常融合成锥体,也有分叉成多根者。
7、 上颌磨牙与下颌磨牙的区别
(1) 上颌磨牙的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下颌磨牙的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2) 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下颌磨牙倾向舌侧。
(3) 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
(4) 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