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17年口腔助理医师《儿童口腔医学》预习笔记汇总
第五章 儿童龋病
乳牙患龋情况
(1)流行病学:七八岁达高峰
(2)好发牙位:以上颌乳切牙、下颌乳磨牙多见,其次是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和下颌乳切牙较少。
(3)好发牙面:上颌——A易患龋牙面为近中面,其次为远中面和唇面;B以近中面、唇面多见;C多见于唇面,其次是远中面;D多见于合面,其次为远中面;E则多发生于合面和近中面。下颌——A、B较少患龋,患龋多出现于近中面;C多见于唇面,其次是远中面和近中面;D多见于合面,其次为远中面;E则多发生于合面和近中面。
(4)各年龄阶段的乳牙龋病发生部位特点:1-2岁(上颌乳前牙唇面和邻面)3-4岁(乳磨牙合面的窝沟)4-5岁(乳磨牙邻面)
(5)左右侧同名牙同时患龋的现象突出
低龄儿童龋ECC :是小于6岁的儿童,只要在任何一颗乳牙上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龋失补牙面,即为低龄儿童龋。
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3周岁或更小年龄的儿童出现光滑面龋,或患儿口内龋失补牙面dmfs≥4(3岁), dmfs≥5(4岁), dmfs≥6(5岁)。
奶瓶龋BBTD:在上颌乳切牙唇面,由于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瓶塞帖附于此处,奶瓶内易产酸发酵的饮料长时间作用于此牙面,而该乳牙处于萌出中或萌出不久,更易受酸而脱矿。
喂养龋(nursing caries):是低龄儿童龋的一种,主要由于不良的喂养习惯所致。不良的喂养习惯包括:含奶瓶入睡、牙齿萌出后喝夜奶、延长母乳或奶瓶喂养时间、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等。喂养龋在临床上表现为环状龋。
环状龋:乳前牙唇面、邻面龋较快发展成围绕牙冠的广泛性的环行龋,呈卷脱状,多见于冠中1/3至颈1/3处。原因乳牙新生线矿化薄弱,延伸到牙齿表面的颈部釉质表面,形成低矿化区;乳牙牙颈部出生后形成的釉质矿化程度低;乳牙牙颈部食物易滞留及自洁作用差)
猖獗龋(rampant caries):突然发生、涉及牙位广泛,迅速形成龋洞,早期波及牙髓,且常常发生在不好发的牙齿上的龋病。
乳牙易患龋的因素
(1)形态解剖特点: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牙冠近颈1/3处隆起,邻牙之间为面的接触,牙列中存在生理间隙,以及合面的点隙窝沟,均易滞留菌斑和食物残渣,成为不洁区
(2)组织结构特点:乳牙矿化程度较恒牙低,抗酸力弱,釉质、牙本质薄,易发生龋
(3)儿童饮食特点:儿童饮食多“软、粘、甜”,易发酵产酸
(4)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儿童较难自觉维护口腔卫生,家长也往往不够重视。加上儿童的睡眠时间长,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有利于细菌繁殖,增加患龋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