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乳前牙邻面浅龋及乳磨牙(牙合)面广泛性浅龋,1年内将被恒牙替换者,最佳治疗方法是A.银汞充填
B.拔除
C.药物疗法
D.预防性树脂充填
E.窝沟封闭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药物疗法适应证:①恒牙早期釉质龋,尚未形成龋洞者,特别是位于易清洁的平滑面病损;②乳前牙邻面浅龋及乳磨牙(牙合)面广泛性浅龋,1年内将被恒牙替换者;③静止龋,如(牙合)面点隙龋损,由于(牙合)面磨耗,将点隙磨掉,呈一浅碟状,使致龋环境消失。
2、楔状缺损的常见牙齿顺序是
A.磨牙、前磨牙、尖牙、中切牙、侧切牙
B.侧切牙、中切牙、尖牙、磨牙、前磨牙
C.侧切牙、前磨牙、中切牙、尖牙、磨牙
D.前磨牙、尖牙、磨牙、侧切牙、中切牙
E.尖牙、中切牙、磨牙、前磨牙、侧切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楔状缺损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由于其不恰当的刷牙方法、特殊牙弓形态、酸蚀等原因造成,所以最常发生于前磨牙,其次为尖牙、第一恒磨牙,有时范围涉及第二恒磨牙以前的全部牙齿,侧切牙、中切牙也可发生,故D正确。
3、牙内陷最严重的类型是
A.畸形舌侧尖
B.锥形牙
C.畸形舌根面沟
D.牙中牙
E.畸形舌侧窝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牙内陷分为畸形舌侧窝、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尖、牙中牙,其中牙中牙是最严重的一种。
4、对于不明确哪颗患牙的急性牙痛患者,切忌
A.先做患牙探诊
B.先让服止痛药
C.先问全身情况
D.先做局麻减轻患者痛苦
E.先行温度测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急性牙痛且患牙未明确多数系牙髓炎症,止痛、无痛操作固然重要,但在未明确患牙时局麻止痛会导致牙髓活力测试等检查失去效果。更加无法确定患牙,所以禁忌局麻止痛,选D。
5、下列有关氢氧化钙性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无抗菌作用
B.有抗炎性能
C.对牙髓刺激性小
D.有良好的隔垫性
E.强碱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氢氧化钙的抗压强度为5.5MPa,与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相似,对牙髓的刺激性小,可促进修复性牙本质的生成;高钙离子浓度,可促进钙盐的沉积:强碱性,有一定的抗菌、抗炎性能;有良好的隔垫性,但不能隔绝电的传导;溶于唾液,溶解度是垫底材料中最大者。故本题选
A。
6、下列哪一项是引起牙髓炎最常见的疾病
A.楔状缺损
B.牙周炎
C.深龋
D.牙外伤
E.牙隐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感染是引起牙髓炎最常见的原因,最主要是由于深龋影响到牙髓产生,所以此题选C。
7、浅龋与轻度釉质发育不全的鉴别要点中,除外的是
A.患区光滑度不同
B.患牙牙体形态不同
C.好发牙位不同
D.好发部位不同
E.患区质地不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浅龋和轻度釉质发育不全从以下几方面鉴别:①好发牙位:浅龋好发上前牙邻面、磨牙窝沟、义齿基牙、排列不齐牙齿等,轻度釉质发育不全常对称发病,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磨牙最常受累及,所以C可区分,不选。②好发部位:前者好发牙的窝沟点隙和相邻牙邻面,后者好发整个釉质表面;所以D可区分,不选。③患区质地:前者松软,后者比正常釉质稍软,所以E可区分,不选。④患区光滑度:前者,表面粗糙,光泽消失,后者少量浅沟、小凹点或细裂纹,所以A可区分。浅龋和轻度釉质发育不全牙体形态没什么变化,所以B错误,此题选B。
8、不属于引起根尖周炎的因素的是
A.根管超预备
B.根充超填
C.咬合创伤
D.急性外伤
E.牙髓电活力测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注意题干提的是否定问题。按操作规程进行的牙髓电活力测验不会引起牙髓和根尖周病。因此,E是正确答案。而其他答案都是可能引起根尖周病的物理和化学因素,均为干扰答案。
9、慢性根尖周炎中的病变类型中,最主要的类型是
A.根尖脓肿
B.根尖囊肿
C.根尖肉芽肿
D.致密性骨炎
E.牙槽脓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慢性根尖周肉芽肿是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的感染刺激后产生的一团炎性肉芽组织。它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主要病变类型,选择C。
10、以下关于中龋的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
A.龋洞形成,食物嵌入痛,放射痛
B.龋洞形成,食物嵌入痛、夜间痛
C.遭受外界的物理化学刺激无明显反应
D.龋洞形成,酸甜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E.龋洞形成,冷热刺激痛,自发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龋主要表现为在进食冷、热或酸、甜食品时,刺激进入窝洞引起的敏感症状,去除刺激后症状立即消失。
11、下列哪一项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
A.食物嵌塞痛
B.牙髓活力测试正常
C.冷热刺激痛
D.对酸甜食物敏感
E.偶尔自发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深龋无自发痛。深龋主要表现为冷、热和化学刺激产生疼痛,应注意其与牙髓炎的鉴别。
12、下列有关龋病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多种内在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急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B.在真菌的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C.牙齿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D.在多种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急性严重性破坏的一种病变
E.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13、不能通过口腔扪诊了解病变的是
A.表面特征、温度和硬度
B.移动度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C.位置、大小和轮廓
D.性质、组成和结构
E.波动、搏动和压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口腔扪诊不能检查病变的性质、组成和结构,而其他四项都是口腔扪诊能了解的内容。
14、龋齿药物治疗应注意的是
A.制备固位力洞形
B.选择含氟材料充填
C.避免露髓可不去腐质
D.应尽量恢复牙齿外形
E.保护口腔黏膜避免刺激和腐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药物治疗应保护口腔黏膜避免刺激和腐蚀。
15、以下哪一项是根管机械预备中常用的器械
A.拔髓针和光滑髓针
B.扩孔钻和螺旋充填器
C.根管钻和冲洗器
D.根管钻和根管锉
E.金刚砂钻和根管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管钻用于预备根管口处,根管锉用于预备根管,所以D正确。冲洗器为根管冲洗器械,所以C错误。金刚砂钻用于牙体预备,所以E错误。拔髓针和光滑髓针用于拔髓、充填糊剂等,没有根管预备的功能,所以A错误。螺旋充填器为充填工具,不是根管预备工具,所以B错误。故此题选D。
16、下列哪一项是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
A.无痛操作,无菌操作
B.清除感染、防止再感染
C.无痛操作,控制感染
D.无痛操作,封闭根管
E.无菌操作,消灭死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尖周病治疗原则是清除感染、防止再感染,所以B选项正确。控制感染不够彻底,根尖周病的病因多数是来自根管的细菌感染,要求彻底清除感染源,所以C、A错误。无痛操作、封闭根管,以及无菌操作、消灭死腔也很重要,主要也是为清除感染、防止再感染,因此D、E错误。所以此题选B。
17、全口义齿初戴,组织面不易出现疼痛的部位是
A.牙槽嵴上有骨尖骨突的部位
B.上颌隆突、上颌结节的腭侧
C.下颌舌隆突等骨质突起
D.有组织倒凹的区域
E.下颌舌骨嵴覆盖黏膜较薄的区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题答案上颌隆突、上颌结节的腭侧错误,应为颊侧,容易选择干扰答案D。
18、与金属基托相比,塑料基托
A.色泽美观,温度传导好,舒适,易自洁,强度差
B.色泽美观,温度传导差,舒适,易自洁,强度差
C.色泽美观,温度传导好,舒适,不易自洁,强度差
D.色泽美观,温度传导好,不舒适,易自洁,强度差
E.色泽美观,温度传导差,不舒适,不易自洁,强度差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塑料基托优点:色泽美观,近似黏膜,操作简便,价廉,重量轻,便于修理、添加和重衬。缺点:强度差,受力大时易折裂;温度传导作用差,且不易自洁。
19、以下有关铸造支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的1/4,双尖牙颊舌径的1/3
B.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的1/4,双尖牙颊舌径的1/2
C.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的1/3,双尖牙颊舌径的1/3
D.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的1/3,双尖牙颊舌径的1/2
E.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的1/2,双尖牙颊舌径的1/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颊舌宽度约为磨牙颊舌径的1/3或前磨牙的颊舌径的1/2。其长度约为磨牙近远中径的1/4或前磨牙近远中径的1/3,厚度为1~1.5mm。
若无铸造条件,也可用扁的18号不锈钢丝做支托,宽1.5mm,厚1mm,长2mm。
20、哥特弓描记是为了
A.帮助患者下颌后退
B.确定水平颌位关系
C.确定垂直距离
D.了解下颌运动情况
E.重复测定的客观依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水平颌位关系即确定正中关系位,正中关系位指下颌髁突位于关节凹居中,而不受限的生理后位。只有在这个位置,患者才觉得颞下颌关节不紧张、舒适、咀嚼肌力大,咀嚼效能也高。哥特式弓描记法:确定(牙合)位关系时于上下(牙合)托上分别固定描记板和与之垂直的描记针。下颌前伸,侧向运动时,描记针在描记盘上描绘出近似“∧”形的图形,也就是当描记针指向该图形顶点时下颌恰好处于正中关系位。
21、要使前牙排列美观,在需要注意的因素中,不包括
A.使整个面部比例和谐
B.考虑患者年龄,肤色
C.征求患者意见
D.考虑个性因素
E.黏膜厚度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牙齿排列要体现患者的个性。除前述选牙时要根据患者面型、年龄、肤色、颌弓大小选牙外,在排牙时要注意每个患者的不同特点。
上前牙的排列要参考患者的意见,一般情况下,上前牙排列要在患者参与下完成。
22、全口义齿的试戴发生在
A.义齿完成后
B.确定完颌位关系后
C.义齿排牙和基托蜡型完成后
D.排列完前牙后
E.排列完前、后牙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全口义齿蜡型试戴:在义齿排牙和基托蜡型完成后,应将义齿蜡型放入患者口内试戴,发现义齿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修改或返工,避免义齿最终完成时才发现问题而无法修改。
23、在塑料基托内加入金属网,以增加塑料基托的抗折强度。金属网需放置在A.基托中部
B.基托应力集中处
C.基托最厚处
D.基托最薄处
E.基托最宽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金属网加强塑料基托:在塑料基托内加入金属网,以增加塑料基托的抗折强度。金属网需放置在基托的应力集中区,并应避免增加基托厚度。
24、牙尖的数目由哪一项决定
A.牙乳头
B.成釉器
C.牙乳头和成釉器的相互诱导
D.生长中心
E.牙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基础知识掌握。
25、与吸附力最相关的因素是
A.基托和黏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及密合程度
B.唾液的质和量
C.是否用软衬材料
D.是否戴过旧义齿
E.基托的厚薄程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吸附力的大小与基托和黏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密合程度,以及有关系。接触面积越大越密合,其吸附力也就越大。吸附力的大小还和唾液的质和量有关系,如果唾液的黏稠度高,流动性小,可以加强附着力和内聚力,而增强义齿的固位。相反,如果唾液的黏稠度低,流动性大,则可减低固位作用。
26、一型观测线指
A.近缺牙区的倒凹区大,非倒凹区大
B.远缺牙区的倒凹区小,非倒凹区大
C.近缺牙区的倒凹区小,非倒凹区小
D.近缺牙区的倒凹区小,非倒凹区大
E.倒凹区均大,非倒凹区均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此线在基牙的近缺隙侧距(牙合)面远,远缺隙侧距(牙合)面近,即近缺隙侧的倒凹区小,而远缺隙侧的倒凹区大。
27、可摘局部义齿中,铸造金属基托的厚度约
A.0.2mm
B.0.5mm
C.1.0mm
D.1.5mm
E.2.0mm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铸造金属基托的厚度约0.5mm,边缘可厚至1mm,并圆钝。
28、以下能增加菌斑滞留的因素中除外的是
A.银汞充填体的悬突
B.位于龈下的修复体
C.外形凸度过大的冠修复体
D.设计或制作不良的局部义齿
E.龈端较为密合与光洁度高的修复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密合与光洁度高的修复体不是增加菌斑滞留的因素。
29、固定义齿修复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拔牙后
A.4周
B.5周
C.6周
D.2个月
E.3个月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一般拔牙3个月后拔牙创愈合良好,牙槽骨吸收趋于稳定,可以开始义齿修复。
30、舌侧倾斜的下颌磨牙,全冠的舌侧龈边缘最好为
A.带斜面的肩台
B.135°肩台
C.90°肩台
D.凹槽形
E.刃状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90°肩台:用于PFM冠,切割牙体组织较多,密合度较差。135°肩台:易于保护牙髓,提高密合程度,现多用于PFM冠。带斜坡肩台:主要用于PFM冠。凹形:常用于金属全冠。有特定的外形线保存牙体组织及的完整性。带斜坡的凹形:多用于全瓷冠。羽状:多用于金属全冠或金沉积烤瓷冠。切割牙体组织最少。
31、下列哪一项是后牙3/4冠与前牙3/4冠邻轴沟的主要不同之处
A.邻轴沟的作用
B.邻轴沟的方向
C.邻轴沟的深度
D.邻轴沟的形态
E.邻轴沟的位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前牙3/4邻面轴沟的预备:预备两个邻面轴沟的目的之一是形成两个轴沟的内舌侧壁,这两隔壁的作用相当于全冠预备体的唇侧壁,即未来3/4冠抵抗舌向脱落的轴壁。用适当粗细的平头锥形车针在预备好的邻面内尽可能靠近唇侧,预备出两个平行的轴沟,深度约1mm,沟可长些,与唇面切2/3及舌隆突下轴壁平行,龈端在边缘线0.5mm以上。后牙3/4邻面轴沟的预备:用适当粗细的锥型平头车针,在预备好的三个邻面上尽量靠近颊侧的位置,与舌侧壁平行,在边缘肩台0.5mm以上做出2个深度大于等于1mm左右互相平行的轴沟,前磨牙3/4冠要求抵抗舌侧脱位的力量比前牙大,所以其轴沟内舌侧壁必须十分明确,最好与邻面轴壁成直角或略小于90°,其内颊侧壁可以形成斜面直达边缘。
32、全冠粘固后短期内出现咬合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牙髓充血
B.牙冠松动
C.创伤(牙合)
D.根尖周炎
E.牙周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咬合痛:①修复体粘固后短期内出现咬合痛及处理:修复体粘固后短期内出现咬合痛,多是由创伤(牙合)引起。患者有咀嚼痛伴有叩痛,发病时间不长,创伤性牙周炎不严重,通过调(牙合),症状就会很快消失。调(牙合)时根据正中(牙合)及非正中(牙合)的早接触及(牙合)干扰仔细调整。磨改不合理的斜面和过锐尖嵴。如调(牙合)在修复体上进行,应注意磨光。如咬合过高而调(牙合)有困难时,或是因粘固时修复体未就位者,应拆除修复体重做。②修复体戴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咬合痛及处理:应结合触诊、叩诊和X线片检查,确定是否有创伤性牙周炎、根尖周炎、根管侧穿、外伤性或病理性根折等。然后再做针对病因的治疗,如调(牙合)、牙周治疗或拆除重做和拔牙等。
33、调整基牙间的分散程度可以增强义齿的固位作用是由于
A.基牙越分散,各固位体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越强
B.基牙越集中,各固位体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越强
C.基牙越分散,倒凹的坡度越大
D.基牙越集中,倒凹的坡度越大
E.基牙越分散,义齿越稳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调整基牙间的分散程度:基牙越分散,各个固位体亦分散,各固位体间的相互制约作用增强,固位力增强。
34、以下哪类患者不宜设计和制作可摘局部义齿
A.癫痫病患者
B.糖尿病患者
C.精神衰弱患者
D.肾脏移植患者
E.高血压患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因意识或精神障碍,或行动障碍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不能摘戴、保管和清洁义齿,或有误吞义齿危险的患者。是可摘局部义齿的禁忌症。
35、记录全口义齿颌位关系时,关于(牙合)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牙合)托是由基托和(牙合)堤组成
B.基托有暂基托和恒基托之分
C.用基托蜡片做的基托称为暂基托
D.用自凝塑料做的基托称为恒基托
E.暂基托最后为加热成型塑料所代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无牙颌患者的颌位关系记录通常借助上下(牙合)托来完成,(牙合)托由基托和蜡(牙合)堤两部分组成,故A是正确的说法。基托又分为暂基托和恒基托两种,故B是正确的说法。暂基托只用于制作(牙合)托,排列人工牙和形成义齿基托蜡型,最终由热凝树脂的义齿基托所替换,故E的说法是正确的。制作暂基托常用材料有基托蜡片、虫蜡板、自凝树脂和光固化树脂,故C的说法是正确的。恒基托是由热凝树脂提前制作好的义齿基托,故D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应选D。
36、为了保持前伸咬合平衡,当髁突斜度不变时,若牙尖斜度增加,则切突斜度应A.减小
B.加大
C.不变
D.与牙尖斜度同角度
E.与髁突斜度向角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全口义齿的平衡(牙合):指在正中(牙合)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牙合)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即为平衡(牙合)。全口义齿平衡(牙合),髁突斜度与切突斜度成反比,而与牙尖斜度、补偿曲线曲度、定位平面斜度成正比,当髁突斜度不变时,若牙尖斜度增加,切突斜度应增加,所以B正确,故选B。
37、选择上颌无牙颌托盘时,其后缘应
A.在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的连线上
B.超过颤动线0.5mm
C.超过颤动线1mm
D.与颤动线平齐
E.超过颤动线2~3mm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无牙颌托盘要比修复的义齿边缘大2~3mm,托盘组织面距牙槽嵴的颊、腭侧2~3mm,托盘边缘离开黏膜转折处约2mm,在系带处有切迹,后缘盖过翼上颌切迹和后颤动线2~3mm,本题选E。
38、RPI卡环采用近中(牙合)支托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基托下沉
B.减少牙槽嵴受力
C.减少基牙所受扭力
D.增强义齿稳定作用
E.防止食物嵌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垂直向(牙合)力加在基托上时,以(牙合)支托为支点,I型杆位于基牙近中龈区,义齿受力后,I型杆脱离基牙,邻面板也移向倒凹区,近中(牙合)支托受力,可以减小对末端基牙的扭力,且对基牙的远中龈组织不产生挤压作用。因此应选C,其他选项均不是主要目的,故不选。
39、下列哪一项属于特殊结构的固定桥
A.单端固定桥
B.双端固定桥
C.半固定桥
D.复合固定桥
E.黏结固定桥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双端固定桥又称作完全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为固定连接,排除B。半固定桥的两端有不同的连接体,桥体的一端为固定连接体,与固位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体,多为栓体-栓道式结构,通常栓体位于桥体一侧,栓道位于固位体一侧,排除C。单端固定桥又称为悬臂固定桥,单端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和基牙,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由固定连接体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排除A。复合固定桥是包含上述3种基本类型中的两种,或者同时具备3种的复合组成形式,排除D。黏结固定桥:主要靠酸蚀及黏结材料黏结力固位的固定桥,其中比较特殊的固定桥是黏结固定桥,固位方式与其他固定桥不同,所以E正确,故选E。
40、RPA卡环组固位臂的坚硬部分应
A.与观测线平齐
B.在观测线上缘
C.在观测线上方0.1mm
D.在观测线下方0.1mm
E.在观测线下方0.2mm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RPA卡环组由近中(牙合)支托,远中邻面板,Aker卡环臂组成。其中Aker卡环臂有铸造和弯制之分,铸造卡环近(牙合)支托2/3在观测线上缘,是坚硬部分,远离(牙合)支托1/3在观测线下缘,是弹性部分,进入倒凹,起到了固位的作用,B正确。其他位置进入倒凹过大和过早,造成使用义齿之前就造成了对基牙的力的作用,对基牙不利。排除A、C、D、E,故选B。
41、与固定桥桥体龈面自洁性有直接关系的是
A.龈面接触形态
B.牙槽嵴宽窄度
C.龈面横截面积
D.牙槽嵴吸收程度
E.龈面采用的材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固定桥桥体龈面自洁性有关的是龈面接触形态。按龈面自洁性可分为接触式桥体和悬空式桥体,所以A正确。而牙槽嵴宽窄度、龈面的横截面积、牙槽嵴的吸收程度以及龈面采用的材料与固定桥桥体龈面自洁性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排除B、C、D、E。故选A。
42、在可摘局部义齿中,可起连接、稳定与固位作用的部分是
A.固位体
B.人工牙
C.基托
D.大连接体
E.小连接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基托有连接义齿各部件成一整体和加强义齿的固位与稳定等作用,故C正确。固位体的作用是固位、稳定、支持,无连接作用,故A错误;人工牙是义齿代替缺失牙建立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和外形的部分,故B错误;大、小连接体可将义齿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同时有传递和分散(牙合)力的作用,故D、E错误。故答案为C。
43、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A.选择健康牙作基牙
B.虽有牙体疾病,但已经治疗
C.虽有牙周疾病,但已得到控制
D.越近缺隙的牙作基牙固位,支持效果越好
E.选用多个基牙时,彼此越平行越好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因为可摘局部义齿选用多个基牙时,彼此越平行,基牙近远中向、颊舌向倒凹区越小,义齿固位就越差。此时,要用调凹法使缺隙侧基牙的倒凹适当地集中在个别牙上,义齿必须斜向就位,因此选项E不符合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的原则,故应选E。正确的原则是选择多个基牙时,彼此越分散越好。
44、以下有关嵌体的牙体预备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去净病变腐质
B.轴面最大周径线降至龈缘
C.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D.适当磨改异常的对颌牙
E.预防性扩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嵌体牙体预备,首先应去净腐质,然后进行预防性扩展以形成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楚的固位洞型,以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在牙体预备时要注意对剩余牙体的保护,由于嵌体位于牙体内部,只能修复缺损的牙体组织,不能为剩余的牙体组织提供保护。所以“B轴面最大周径线降至龈缘”的做法是错误的,故应选B。对颌牙有干扰时可以适当调磨对颌牙,D是正确的。
45、上颌前牙3/4冠邻沟的方向为
A.与唇面切1/3平行
B.与唇面切2/3平行
C.与唇面龈2/3平行
D.与舌隆突平行
E.与牙长轴平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邻面轴沟的预备:预备两个邻面轴沟的目的是形成两个轴沟的内舌侧壁,这两个壁的作用相当于全冠预备体的唇侧壁抵抗舌向脱落的
轴壁,对轴沟的牙体预备要求是:①轴沟必须和整个修复体的戴入方向一致,不能形成倒凹;②两轴沟相互平行;③轴沟的方向与唇面切2/3平行;④两侧轴沟微向切端或轴向聚合。故B正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