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A1 |
第 3 页:A2 |
第 4 页:A3/A4 |
44、行唇裂整复术应考虑的问题中,哪项除外
A.全身健康情况
B.上呼吸道感染
C.年龄
D.皮肤病
E.是否伴发腭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术前必须进行全面体检。包括体重、营养状况、心肺情况;有无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消化不良;面部有无湿疹、疖疮、皮肤病等。除成人可在局部麻醉(眶下孔阻滞麻醉)下进行外,唇裂整复术都应在气管内插管后施行。
45、少见的腭裂类型,哪项除外
A.腭垂裂
B.混合型双侧腭裂
C.硬腭裂孔
D.腭隐裂
E.腭垂缺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腭垂裂为Ⅰ度腭裂,临床比较常见。
46、翼外肌痉挛不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是疼痛
B.主要表现是中度开口受限
C.开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D.检查是牙关紧闭
E.翼外肌相应面部有压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翼外肌痉挛:主要表现是疼痛和开口受限,引起疼痛和开口受限的机制是翼外肌痉挛。检查时开口中度受限,开口度2~2.5cm,被动
开口度大于自然开口度,开口时下颌偏向患侧。翼外肌相应面部(下关穴处和上颌结节后上方)有压痛,但无红肿,关节区无压痛。
47、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主要区别是哪一项
A.表皮样囊肿内不含角化物
B.皮样囊肿的囊壁不含皮肤附属结构
C.皮样囊肿含一种或多种皮肤附属结构
D.皮样囊肿内不含角化物
E.表皮样囊肿的囊壁含皮肤附属结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结缔组织囊壁内没有皮肤附属器者称为表皮样囊肿;若结缔组织囊壁内含有皮肤附属器,如毛发、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结构,称为皮样囊肿。
48、瘘孔中长期排脓,有时可排出死骨片的颌骨骨髓炎是哪一项
A.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
B.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慢性期
C.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溶解破坏型
D.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E.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增生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颌骨骨髓炎常在发病后两周以后由急性期转为慢性期,并逐步进入死骨形成及分离的阶段,在口腔内及颌面部皮肤形成多个瘘孔,有时从瘘孔中排出死骨片。
49、最早脱落的乳牙是
A.上颌乳中切牙
B.下颌乳中切牙
C.上颌侧切牙
D.下颌侧切牙
E.上颌尖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最早脱落的乳牙一般为上颌乳中切牙。
50、牙体长轴指
A.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B.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两条假想轴
C.通过牙冠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D.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E.贯穿冠、根的一条假想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牙体长轴:是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51、颧牙槽嵴为
A.颧骨伸向上颌第一磨牙的骨嵴
B.颧突伸向上颌第一磨牙的骨嵴
C.颧骨伸向上颌第二磨牙的骨嵴
D.颧突伸向上颌第二磨牙的骨嵴
E.颧骨伸向上颌尖牙的骨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颧突:与颧骨相接,向下至第一磨牙处形成颧牙槽嵴。
52、有关上颌隆突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硬腭中央部
B.位于上颌硬区前部
C.位于上颌硬区后部
D.为一骨质隆起
E.与义齿基托的制作有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上颌硬区:位于上腭中部的前份,骨组织呈嵴状隆起,又称上颌隆突。表面覆盖的黏膜甚薄,故受压后易产生疼痛。覆盖该区的基托组织面应适当缓冲,以防产生压痛,并可防止以此为支点产生的义齿左右翘动或折裂。
53、咀嚼效率是指
A.嚼碎一定量食物所需的时间
B.在一定时间内嚼碎食物的数量
C.在一定时间内将食物嚼碎的程度
D.将一定量食物嚼碎的能力
E.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食物嚼碎的程度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嚼细的程度,称为咀嚼效率,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也是衡量咀嚼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54、下列有关建(牙合)的动力平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动力平衡状态不良可能导致错畸形
B.向后的动力主要来自开口肌
C.舌肌的力量产生向外的动力
D.尖窝嵌(牙合)关系产生上下的动力平衡
E.向后的动力主要来自唇颊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向后的动力:主要来自唇和颊肌,如口轮匝肌、上、下唇方肌、尖牙肌、颧肌、颊肌及颏肌等。向后的力主要加在上、下颌前牙,通过邻面接触点而传至整个牙弓,又通过牙尖斜面在上、下牙之间相互传递。
55、腺源性感染主要发生在
A.翼颌间隙
B.眶下间隙
C.舌下间隙
D.颌下间隙
E.嚼肌间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腺源性感染主要发生在颌下间隙。
颌下间隙指下颌下间隙
多数下颌下间隙感染是以下颌下淋巴结炎为其早期表现,临床表现为下颌下区丰满,检查有明确边界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化脓性下颌下淋巴结炎向结外扩散形成蜂窝组织炎。
舌下间隙:呈马蹄铁型,上界为口底黏膜,下界为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前外侧为下颌舌骨线以上的下颌骨体内侧面骨壁,后界止于舌根。病原菌引起的口底蜂窝组织炎,病变初期肿胀多在一侧下颌下间隙或舌下间隙。
56、哺乳动物牙形及附着于颌骨的方式为
A.同形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窝内
B.同形牙,无牙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
C.异形牙,牙根发达,深埋于颌骨的牙槽窝内
D.同形牙,有较完善的牙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
E.异形牙,牙根小,埋于颌骨的一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哺乳动物牙形及附着于颌骨的方式为异形牙,牙根发达,深埋于颌骨的牙槽窝内。
57、下列哪个肌肉起于翼外板外侧面
A.翼内肌
B.嚼肌
C.翼外肌
D.颞肌
E.二腹肌后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翼外肌有上、下两头,上头起于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下头起于翼外板的外侧面,向后外方走行,止于髁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关节囊和关节盘。功能:使下颌骨向前并降下颌骨。
58、符合下颌第一乳磨牙特点的是
A.(牙合)面是不规则的四边形
B.近中边缘嵴平直
C.远中边缘嵴却极短而突
D.远中边缘嵴小于近中边缘嵴
E.远中两个根,扁宽,分叉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下颌第一乳磨牙特点是颊面四边形近中边缘嵴平直,远中边缘嵴却极短而突,远中边缘嵴大于近中边缘嵴,(牙合)面是不规则的四边形,近中颊颈嵴突出。牙根有近中,远中两个根,扁宽,分叉大。此题选D。
59、随着牙齿的演化,哺乳动物的牙齿应属于
A.单锥体牙
B.同形牙
C.多牙列
D.端生牙
E.异形牙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从鱼类到哺乳类,牙的演化特点是:牙体形态右单一到复杂,由同形牙发展为异形牙,因此A、B错误,E正确;牙齿数量从多到少;替换次数从多牙列发展为双牙列,因此C错误;牙根从无到有;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到侧生牙,再发展为槽生牙,因此D错误;生长部位从散在于广泛部位到集中于上下颌骨。所以本题应选E。
60、下列易造成过度磨耗的是
A.髁导斜度过大
B.磨牙症或紧咬牙
C.咀嚼粗糙食物
D.咀嚼肌功能失调
E.切导斜度过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磨牙症或紧咬牙易造成过度磨耗。
61、补偿曲线是连接上颌与A.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B.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的连线
C.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D.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的连线
E.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它的曲度与Spee曲线略有不同。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及磨牙的颊尖,呈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纵(牙合)曲线。此曲线的前段较平,后段从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起逐渐向上弯曲,称补偿曲线。
62、下列对面神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副交感纤维
B.含味觉纤维
C.为混合神经
D.含运动纤维
E.含交感纤维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面神经为混合神经,含有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和味觉纤维不含有交感纤维。故答案选择E。
63、颞下颌关节盘易发生穿孔的部位
A.双板区
B.前伸部
C.前带
D.关节上腔
E.后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颞下颌关节盘易发生穿孔的部位是双板区。
64、颞下间隙与翼颌间隙的分界为
A.翼内肌上缘
B.翼外肌下缘
C.翼外板的外侧面
D.翼内肌下缘
E.翼外肌上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为颞下和翼颌间隙的边界。颞下间隙位于翼颌间隙的上方。翼外肌的下缘既是颞下间隙的下界,又是翼颌间隙的上界。答案C为颞下间隙内界;翼内肌的上、下缘及翼外肌上缘均与间隙分界无关。
65、翼突支柱将咀嚼压力传导至颅底是通过
A.蝶骨翼突,上颌牙槽突的后端
B.上颌骨腭突,腭骨垂直部
C.颧牙槽嵴,上颌牙槽突的后端
D.腭骨垂直部,颧牙槽嵴
E.蝶骨翼突,上颌骨腭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为上颌骨的支柱与支架结构,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由碟骨翼突构成,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连接,将咀嚼压力传导致颅底。故答案为A。而腭骨与上颌骨腭突不参与支柱的构成。
66、控制下颌运动的主要因素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下颌运动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即:①右侧颞下颌关节;②左侧颞下颌关节;③(牙合);④神经肌肉因素。其中,第①、②两个制约因素即双侧颞下颌关节是解剖性因素,相对固定,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对下颌运动的范围和方式有重要制约作用;第③因素也属解剖性因素,可在一定范围内因自然的变化(如生理性磨耗和病理性磨损)与医源性改变(如充填、修复、正畸、(牙合)重建等)而发生变化;第④因素是一个因受牙周、关节囊及关节韧带等多种结构中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作用而灵活多变的因素。
67、在牙体中,颊尖顶偏向牙体长轴远中的牙体是
A.下颌第二前磨牙
B.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E.下颌第一磨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牙尖:(牙合)面有颊舌二尖,颊尖长大锐利,舌尖较短小圆钝,颊尖偏远中,舌尖偏近中。
68、在动物由低级至高级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是
A.牙尖高度降低
B.磨牙逐渐前移
C.牙齿数目增多
D.牙根长度增加
E.牙齿数目由多变少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牙的演化特点是:牙体形态由单一到复杂,牙齿数量从多到少,替换次数从多牙列发展为双牙列,牙根从无到有,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到侧生牙,再发展为槽生牙;生长部位从散在于广泛部位到集中于上下颌骨,人类牙齿功能除咀嚼外,还有语音及维持面部形态;人类牙齿演化有退化趋势。牙根发展为从无到有,故选择答案E。
69、两侧髁突水平轴的延长线相交于枕骨大孔前的角度是
A.145°~160°
B.165°~175°
C.100°~110°
D.115°~125°
E.130°~14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两侧髁突水平轴的延长线相交于枕骨大孔前的角度以145°~160°最多见,占78.3%,大于160°的占13%,髁突水平轴的延长线不相交
的占8.7%。
70、唇部的血液主要来自
A.颞浅动脉
B.颞深动脉
C.颈动脉
D.面动脉
E.舌动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面动脉(颌外动脉):通常在舌骨大角的稍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处,起于颈外动脉的前壁。主要分支分布于上、下唇、鼻背与鼻翼、舌下腺、软腭及腭扁桃体、颏部各肌与皮肤等。
71、被覆黏膜的特点,除外
A.黏膜表层无角化
B.被覆黏膜富有弹性
C.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比较平坦
D.有较疏松的黏膜下组织
E.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咀嚼黏膜和特殊黏膜外的口腔黏膜均称被覆黏膜。黏膜表层无角化,富有弹性,可承受张力。上皮一般较咀嚼黏膜厚,结缔组织乳头短而粗,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面较平坦。被覆黏膜富有弹性,有一定的活动度,有较疏松的黏膜下层。
72、表面无角化的是
A.叶状乳头
B.菌状乳头
C.轮廓乳头
D.唇红
E.硬腭腺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菌状乳头分布在丝状乳头之间,呈圆形或蘑菇形。高0.5-1.5mm,直径0.4-1mm。呈红色,其颜色来自透过较薄的上皮所看到的结缔组织乳头中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上皮表面无角化。在菌状乳头的表面有少量(1—3个)味蕾。
73、下颌作侧方咀嚼时,工作侧上下颌的接触关系为
A.上牙舌尖的颊斜面与下牙颊尖的颊斜面接触
B.上牙舌尖的舌斜面与下牙颊尖的颊斜面接触
C.上牙颊尖的舌斜面与下牙颊尖的颊斜面接触
D.上牙颊尖的舌斜面与下牙颊尖的舌斜面接触
E.上牙舌尖的颊斜面与下牙舌尖的舌斜面接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下颌向一侧运动,至该侧上下外侧牙尖相接触,对侧牙不接触。
74、牙体组织包括
A.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槽骨
B.釉质、牙本质、牙龈、牙周膜
C.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D.牙本质、牙骨质、牙髓、牙龈
E.牙本质、牙槽骨、釉质、牙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牙齿由纵剖面观察可看到有三层硬组织和一层软组织,即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
75、下列关于疣状癌的论述错误的是
A.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一型
B.呈外生性生长
C.生长缓慢,有局部侵蚀性
D.不易转移
E.疣状癌以青少年下唇多见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疣状癌是鳞状细胞癌的疣状变异型,病变呈外生性生长,有乳头状突起,生长方式为局部推进,生长缓慢,有局部侵蚀性,转移发生在后期或不转移,肿瘤细胞分化尚好,核分裂不多见,加上不易转移。疣状癌以老年男性下唇多见,颊、舌背、牙龈、牙槽黏膜均可发生。故答案选择E。
76、肿瘤细胞团块周边细胞主要呈栅栏状排列的涎腺肿瘤是
A.腺淋巴瘤
B.多形性腺瘤
C.嗜酸性腺瘤
D.腺泡细胞癌
E.基底细胞腺瘤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基底细胞腺瘤由肿瘤性上皮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肿瘤细胞密集成团或呈条索状,细胞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胞质少,呈嗜碱性,核圆形、染色深,核仁不明显。有时上皮团块的外周部位呈单层栅栏状排列,颇似皮肤的基底细胞癌。这种外周部位呈单层栅栏状排列是基底细胞腺瘤特异性表现,在涎腺其他肿瘤不出现,所选择答案E。此题易错选B选项,多形性腺瘤含有腮腺组织、黏液和软骨样组织无栅栏状排列特点。
77、慢性牙髓炎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
A.中性粒细胞浸润
B.血管扩张充血
C.肉芽组织形成
D.组织变性坏死
E.纤维组织增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牙髓炎的病理学表现与其他炎症相似,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组织变性坏死,为炎症常规表现,急性牙髓炎有相同特征;纤维组织增生属于牙髓变性的纤维性变;只有肉芽组织形成才准确全面的概括了慢性牙髓炎的病理学特征,故此题应选C。
78、牙本质钙化过程中,钙化团之间遗留的钙化区是
A.原发性牙本质
B.罩牙本质
C.前期牙本质
D.硬化牙本质
E.球间牙本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牙本质的钙化主要是球形钙化,以钙质小球为中心最后再融合而成。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化团之间遗留一些未被钙化的间质,称为球间牙本质,主要分布于牙冠部近釉质牙本质界处。原发性牙本质是指牙根发育完成以前形成的牙本质;罩牙本质是指紧邻釉牙本质界的最先形成的原发性牙本质;前期牙本质是指刚刚形成尚未矿化的牙本质;硬化牙本质是指病理刺激下,牙本质小管封闭的牙本质,故此题选E。
79、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为
A.横面裂
B.斜面裂
C.腭裂
D.唇裂
E.上颌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上颌裂为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常伴有唇裂或腭裂。下颌裂为两侧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的结果,罕见。
80、下列哪一项是口腔黏膜病中发病率最高的
A.扁平苔藓
B.带状疱疹
C.念珠菌病
D.白斑
E.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也称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发病率最高者。
81、下列部位的口腔黏膜上皮有角化,哪项除外
A.硬腭
B.牙龈
C.舌背
D.唇红
E.舌腹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口腔黏膜分为咀嚼黏膜-被覆黏膜和特殊黏膜。咀嚼黏膜(如牙龈、硬腭)上皮有角化;唇红部向外与唇部皮肤相延续,表皮也有角化;特殊黏膜中的舌背的丝状乳头也有角化;舌腹黏膜为被覆黏膜,没有角化。所以此题应选E。
82、下列哪项有关牙周炎进展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破骨细胞极为活跃
B.牙周膜主纤维束破坏
C.深牙周袋形成
D.胶原的破坏丧失可达60%~70%
E.牙槽骨吸收破坏明显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进展期:为持续性的炎症破坏过程。牙周膜主纤维束破坏;深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破坏明显,破骨细胞极为活跃;胶原纤维变性、溶解,大部分丧失。牙周袋内的炎症渗出物及免疫球蛋白、补体成分增多。此期临床持续明显的牙周溢脓及牙齿松动等典型牙周炎症状。
早期病变:结合上皮周围白细胞增多,上皮下结缔组织内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T细胞。此外,同时可见少量巨噬细胞及浆细胞,仍可见中性粒细胞及血管扩张等改变。此期仍属急性炎症期。胶原的破坏丧失可达60%~70%,结合上皮开始增生,龈沟液的渗出可达最多。临床出现典型龈炎的表现。
83、成釉细胞分泌端的锥形突起称为
A.托姆斯突
B.赫特威突
C.上皮隔
D.球状突
E.釉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成釉细胞开始离开牙本质表面,在靠近釉牙本质界的一端,形成一短的圆锥状突起,称为托姆斯突。
84、下列哪一项属于纯黏液腺
A.舌腭腺
B.味腺
C.颌下腺
D.腮腺
E.舌下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纯浆液腺:腮腺;
纯黏液腺:舌腭腺,腭腺;
以浆液腺为主的混合腺:颌下腺;
以黏液腺为主的混合腺体:舌下腺,唇腺,颊腺,磨牙后腺。
85、有关口腔上皮基底层的描述,除外
A.与基底膜借桥粒相连
B.含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
C.位于上皮层的最深面
D.扩增分化细胞数量多
E.胞核卵圆形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基底层:位于上皮层的最深面,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的细胞。借基底膜与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相连。胞核卵圆形,染色深,有分裂繁殖能力,基底细胞和深部棘层细胞亦称生发层,能不断分裂增殖,可补充表层脱落的细胞。生发层的细胞含干细胞和扩增分化细胞。干细胞数量少,分裂形成基底细胞并维持上皮的增殖能力;扩增分化细胞数量多,来自于干细胞的分裂,再经多次分裂后分化成熟,不断向上皮表面移动并脱落于口腔中。口腔上皮的干细胞位于上皮钉突顶部的基底层细胞中。细胞器少,核质比例高,表达细胞角蛋白19、β1整合素和Bc1-2蛋白。正常情况下脱落的细胞数量与新生的细胞数量保持平衡,如此平衡被打破,将产生上皮增生或萎缩性病变。
86、慢性牙周炎牙周袋形成发生在
A.早期病变期
B.病损确立期
C.修复期
D.始发期
E.进展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牙周炎的病理过程分为:始发期,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周围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应;早期病变,炎性渗出,胶原变性,结合上皮增生;病损确立期,牙周袋形成,无明显牙槽骨吸收;进展期,深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破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