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执业医师考试 > 临床医师 > 医学综合笔试 > 传染病学 > 正文

2014临床医师《传染病学》复习资料:第三单元(3)

来源:考试吧 2014-06-06 9:38:52 要考试,上考试吧! 执业医师万题库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的笔试将于9月13、14日举行,考试吧为您整理了“2014临床医师《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点击查看:2014临床医师《传染病学》精选复习资料汇总

细目三 发病机制与病理

  一、发病机制

  1.病毒本身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广泛性的小血管损害。

  2.病毒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Ⅲ型变态反应引起免疫损伤。可能有I、Ⅳ型变态反应参与致病。

  3.EHFV可诱导巨噬细胞、T细胞等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介质,引起发热

  4.休克、出血、肾衰的发生机制 第3—7病日,常于体温下降前后出现原发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血液浓缩,使血容量下降所致。此外,DIC的发生、小血管扩张等亦可进一步加重休克。在多尿期由于水、电解质失衡,继发感染和出血等可引起继发性休克。

  发热期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减少,休克期发生DIC致消耗性凝血障碍,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等是出血的主要原因。

  肾脏损害主要与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等有关。DIC或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等导致肾小球中微血栓形成,由于缺血、肾小管变性、坏死、间质水肿,致使肾小管被压及受阻等也与肾功能障碍有关。

  二、病理

  EHF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各系统和组织器官有广泛充血、出血和水肿,严重者伴坏死灶形成。

  相关推荐:

  2014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强化练习试题汇总

  2014临床医师《专业综合》章节复习精选汇总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最新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临床执业医师
共计769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18920人在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54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38471人在学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2982课时
讲义已上传
24795人在学
中医执业医师
共计8422课时
讲义已上传
157826人在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1445课时
讲义已上传
3578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距离2024年考试还有
2024年技能考试:6月15日开始
执业医师考试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执业医师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执业医师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执业医师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执业医师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选课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