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伤寒
细目一 病原学
伤寒杆菌属于沙门菌属,对光、热、干燥、一般消毒剂等敏感。强烈阳光照射数小时,加热60~C30分钟或100~C即刻可灭活。
伤寒杆菌含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体表(Vi)抗原。O及H抗原的抗原性较强,可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来协助临床诊断。Vi抗原的抗原性不强,Vi抗体效价低,对伤寒的诊断作用不大,常用于发现带菌者。
细目二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患者由大小便中排出病原体,从潜伏期开始,在整个病程中都有传染性,尤其在病程的2~4周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痊愈后3个月以上仍持续排菌而成为慢性带菌者,女性多见,多为胆囊带菌。伤寒的暴发或流行常由慢性带菌者的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引起。
二、传播途径
经粪一口途径传播,在流行区中,水源污染常起关键性作用。散发流行多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三、人群易患性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很少再次得病。
细目三 发病机制及病理
一、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由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死则进入小肠,经肠黏膜侵入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菌血症。如机体免疫力弱,则细菌随血流扩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结等组织大量繁殖,至潜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开始出现发热、皮疹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同时细菌可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组织引起病变,细菌可经胆道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或经肾脏随尿液排出。
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伤寒杆菌的Vi抗原对血清的杀菌效能和吞噬功能有明显的干扰作用,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肠道正常菌群有防止伤寒杆菌入侵的作用。感染的菌量越大潜伏期越短,但感染的菌量与病情经过无关。如胃酸过低、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也是造成伤寒发病的因素。
伤寒的持续性发热是由于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所致,内毒素还可诱发DIC。病程第2—3周,经胆道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部分再度侵人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引起肿胀、坏死、。溃疡等。若病变波及血管则可引起出血,若溃疡深达浆膜则致肠穿孔。病程第4—5周,人体免疫力增强,伤寒杆菌从体内逐渐清除,组织修复而痊愈,但约3%可成为慢性带菌者,少数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不足等原因引起复发。
伤寒为胞内感染,细菌被吞噬后灭活,但有的在细胞内未能被杀灭又不能与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接触,反而被吞噬细胞保护起来,大量繁殖,不断向血液中释放病菌。所以伤寒菌血症、毒血症时间较长,治疗退热时间需要5日或更长,个别患者还可复发或再燃。
二、病理
主要为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此病变镜检的最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内可见吞噬了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若伤寒细胞聚积成团,则称为“伤寒结节”。
主要病变部位在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病程的第1周,病变部位高度肿胀,镜下见到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增生;第2周病变组织坏死;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此时可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第4周后溃疡组织逐渐愈合,不留疤痕或狭窄。肠系膜淋巴结也有类似病变。脾脏及肝脏的病变也较为显著。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吞噬作用增加及内毒素等的作用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或贫血。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