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一)病毒性肺炎
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 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多见于2岁以内,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发病季节随地理区域而异。小婴儿,喘憋明显,鼻扇三凹征明显,双肺满布哮鸣音,X片肺气肿表现,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特点。
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2~3天出现干咳、低~中度发热,呼吸困难,喘憋为突出表现,2~3天后病情可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增快、三凹征和鼻翼掮动,严重者可有发绀。肺部听诊可闻及多量哮鸣音、呼气性喘鸣,有时伴呼吸音减弱,肺基底部可听到细湿哕音。喘憋严重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临床上有两种类型:①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临床表现如上述,但中毒症状不严重,当毛细支气管接近于完全梗阻时,呼吸音可明显减低,在喘憋发作时,往往听不到湿哕音,胸部X线常有不同程度梗阻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周围炎,有时可见小点片状阴影或肺不张;②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常在渗出性基础上发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胸部x线呈线条状或单条状阴影增深,或互相交叉成网状阴影,多伴有小点状致密阴影。
5个月男婴,体温38℃,咳嗽、喘憋明显。查体:呼吸急促,鼻扇三凹征明显,双肺听诊满布哮鸣音,偶有闻中、小水泡音,胸部X片:双侧肺纹理增强,可见小片状阴影,肺气肿改变明显,可诊断为
A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B肺炎支原体肺炎
C腺病毒肺炎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E衣原体肺炎
答案:A
25.8个月小儿,高热5天伴喘憋,双肺密布哮鸣音,中性粒细胞8×109/L,疑为毛细支气管炎,作病毒抗体测定阳性,该抗体IgG的亚类是(2005)
A.IgG1
B.IgG2
C.IgG3
D.IgG4
E.IgG3及IgG4
答案:E(2005)
解析:毛细支气管炎亦称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测定为IgG。
2.腺病毒肺炎(adenovirus pneumonia) 为腺病毒所致。3、7两型是引起腺病毒肺炎的主要病原体,11、21型次之。主要病理改变为支气管和肺泡间质炎,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气管支气管上皮广泛坏死,引起支气管管腔闭塞,加上肺实质的严重炎性病变,往往病情严重,病程迁延,易引起肺功能损害及其他系统功能障碍。本病多见于6~24个月小儿,骤起稽留高热,萎靡嗜睡,面色苍白,咳嗽较剧,频咳或阵咳,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发绀等。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发热4~5日后开始呈现湿哕音,以后因肺部病变融合而出现肺实变体征。少数患儿并发渗出性胸膜炎。x线特点:①肺体征不明显时,即可出现x线改变;②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肺气肿多见;③病灶吸收缓慢,需数周至数月。
8个月男孩,持续高热,频咳,精神萎靡5天,近2天气促加重,今抽搐3次,全身性发作,嗜睡。查体:体温40.0℃,呼吸56次/分,心率148次/分,双肺少量中细湿啰音,左下肺可闻管状呼吸音,白细胞计数4.0×109/L,腰椎穿刺颅压稍高,脑脊液常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2005)
A.肺炎链球菌肺炎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支原体肺炎
D.毛细支气管炎
E.腺病毒肺炎
答案:E(2005)
题干解析:儿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重,结合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胸片显示肺炎,支持病毒感染性肺炎,腺病毒为引起小儿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符合以上特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staphylococcal aureus pneumonia)
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由呼吸道入侵或经血行播散人肺。新生儿、婴幼儿发病率高,由于滥用抗生素致耐药性金葡菌株明显增加,加上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故易发生。病理改变以肺组织广泛出血性坏死和多发性小脓肿形成为特点。由于病变发展迅速,组织破坏严重,故易形成肺脓肿、脓胸、脓气胸、肺大泡、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并可引起败血症及其他器官的迁徙性化脓灶,如化脓性心包炎、脑膜炎、肝脓肿、皮肤脓肿、骨髓炎和关节炎。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情严重、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热多呈弛张热型,但早产儿和体弱儿有时可无发热或仅有低热;患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咳嗽、呻吟,呼吸浅快和发绀;重症者可发生休克;消化系统症状有呕吐、腹泻和腹胀。肺部体征出现较早,两肺散在中、细湿哕音,发生脓胸、脓气胸和皮下气肿时则有相应体征。发生纵隔气肿时呼吸困难加重。可有各种类型皮疹,如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等。
X线检查:胸部X线可有小片状影,病变发展迅速,甚至数小时内可出现小脓肿、肺大泡或胸腔积液,因此在短期内应重复摄片。病变吸收较一般细菌性肺炎缓慢,重症病例在2个月时可能还未完全消失。
外周血白细胞多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伴核左移和中毒颗粒。婴幼儿和重症患者可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仍较高。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nlonia)
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
起病缓慢,潜伏期约2~3周,病初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2~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常达39℃左右,可持续1~3周,可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
咳嗽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一般于病后2~3天开始,初为于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粘稠痰液,偶带血丝,少数病例可类似百日咳样阵咳,可持续1—4周。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甚至全无。少数可听到于、湿哕音,但多快消失,故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不一致,为本病特点之一。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较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喘鸣音较为突出;肺部哕音比年长儿多。
部分患儿可有溶血性贫血、脑膜炎、心肌炎、肾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肺外表现。
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为肺部X线改变。其特点可呈支气管肺炎的改变,常为单侧性,以右肺中下肺野多见。也可为间质性肺炎的改变,两肺呈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阴影。甚至为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与大叶性肺炎改变相似者。其他X线发现可有肺门阴影增浓和胸腔积液。上述改变可相互转化,有时一处消散,而另一处又出现新的病变,即所谓游走性浸润;有时呈薄薄的云雾状浸润影。
毛细支气血管炎(bronchiolitis)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
本病仅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喘鸣。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喘鸣消失。严重发作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可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体检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次份,甚至100 次份,伴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次份。肺部体征主要为哮鸣音,叩诊可呈鼓音,喘憋缓解期可闻及中、细湿哕音。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缘下,因此可触及肝脏和脾脏。由于喘憋,Pa02降低,PaC02升高,Sae2降低而致呼吸衰竭。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小时,病程一般约为1周至2周。
思路扩展:由这一题我们要知道出题老师的思路:腺病毒肺炎的诊断是历年考试的重点。
28.惊厥的原因是
A.心力衰竭
B.高热惊厥
C.败血症
D.中毒性脑病
E.癫痫
答案:D(2005)
题干解析: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症状外,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病原体毒素作用可引起脑水肿,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即中毒性脑病症状:意识障碍、惊厥、前囟膨隆等。
【助理】9女,10个月,高热1周伴咳嗽,喘憋重,嗜睡,面色苍白,左肺背部叩诊稍浊,闻少量中小水泡音,胸片示左下肺大片阴影,血白细胞9×109/L,中性0.44,淋巴0.56,最可能的诊断为(2000)
A肺炎链球菌肺炎
B腺病毒肺炎
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毛细支气管炎
E肺炎支原体肺炎
143答案:B
【助理】24男,1岁。高热6天,精神差,频繁咳嗽,阵发性喘憋。体检:鼻翼扇动,吸气性凹陷,两肺叩诊稍浊,呼吸音减低,双肺闻及少量中湿啰音。白细胞数9.0×109/L。胸部X线摄片示双肺片状密度较淡阴影。最可能的诊断为(2001)
A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B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C腺病毒肺炎
D肺炎支原体肺炎
E肺炎链球菌肺炎
题干解析:腺病毒肺炎(adenovirus pneumonia) 为腺病毒所致。
多见于6~24个月小儿,骤起稽留高热,萎靡嗜睡,面色苍白,咳嗽较剧,频咳或阵咳,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发绀等。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发热4~5日后开始呈现湿哕音,以后因肺部病变融合而出现肺实变体征。少数患儿并发渗出性胸膜炎。x线特点:①肺体征不明显时,即可出现x线改变;②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肺气肿多见;③病灶吸收缓慢,需数周至数月。
正确答案分析:由以上分析,结合题干描述,胸片示左下肺大片阴影,血白细胞9×109/L,中性044,淋巴056,提示病毒性肺炎。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