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下丘脑-垂体病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7题,垂体瘤6题,其中分类l题,定位诊断l题;泌乳素瘤4题,其中,临床表现l题,治疗3题。腺垂体功能减退2题,其中,病因1题,临床表现l题。尿崩症5题,其中,临床表现1题,治疗4题。本单元几乎每年必考,题量l~2题。泌乳素瘤和尿崩症的治疗是考试重点,首选的治疗药物必须牢记,已经多次考到。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腺垂体功能减退及尿崩症的临床表现应该熟悉。
一、垂体腺瘤
(一)分类
1.根据分泌的激素
(1)泌乳素细胞腺瘤。
(2)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
(4)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
(5)促性腺激素腺瘤。
(6)多分泌功能细胞腺瘤。
(7)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
(8)恶性垂体腺瘤。
2.根据肿瘤大小
(1)微腺瘤:直径<10mm。
(2)大腺瘤:直径>10mm。
3.根据发生部位
(1)鞍内垂体瘤。
(2)鞍外垂体瘤。
(3)异位性垂体瘤。
**(二)泌乳素细胞腺瘤
1.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瘤(2001)。20~40岁女性多见。
(1)典型症状:闭经、溢乳和不育(2005)。
(2)压迫症状:①头痛、恶心、呕吐。②视野缺损、眼外肌麻痹、急性视力减退。⑧脑神经受压。④癫痫。⑤继发性垂体功能减退。
2.诊断
(1)血PRL>200μg/L,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CT或MRI)可确诊。
(2)血PRL达300~500μg/L,排除妊娠和药物因素即可确诊。
(3)血PRL达100~200μg/L,高度怀疑。
3.治疗
(1)时机选择:①大腺瘤一经发现应给予治疗。②多数微腺瘤不伴血PRL升高者,严密观察血PRL的变化。③少数微腺瘤血PRL升高,造成性功能减退、泌乳、不育或不孕及骨质疏松等症状时需及早治疗(2006)。
(2)药物治疗:主要治疗方式。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溴隐亭(2002、2005)。
(3)手术治疗:术前应用溴隐亭利于手术切除。术后继续服药或放疗。
*(三)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1.临床表现:垂体瘤发病第2位。男性多见。
(1)巨人症:发病在青春期前,骨骺未闭者。
(2)肢端肥大症:发病在青春期后,骨骺已闭者。
2.诊断
(1)典型面貌、肢端肥大等全身征象。
(2)血GH浓度>20μg/L。
(3)X线片骨骼发现。
(4)蝶鞍区压迫症群。
3.治疗
(1)药物治疗:溴隐亭为首选药物。无效或复发者行手术或放射治疗。
(2)放射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3)手术:适用于放疗后视力障碍加重、视野缩小继续恶化;或未经放疗而视力、视野已严重损害;顽固性头痛、颅压增高、垂体卒中或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患者。
二、腺垂体功能减退
(一)病因
1.垂体、下丘脑附近肿瘤垂体瘤为最常见的原因(2003)。
2.产后腺垂体坏死及萎缩。
3.手术、创伤或放射性损伤。
4.感染和炎症。
5.遗传性腺垂体功能减退。
6.其他动脉硬化、海绵窦血栓等。
**(二)临床表现
1.促性腺激素和泌乳素分泌不足症状: 最早出现,产后无乳、乳腺萎缩、长期闭经与不育。
2.促甲状腺分泌不足症状:畏寒、淡漠、行动迟缓等甲减症状。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症状极度疲乏、低血压、低血糖等(2002)。
4.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症状:生长障碍。
5.垂体内或其附近肿瘤压迫症状:偏盲或失明最常见。
6.并发症:①感染;②垂体危象及昏迷。
*(三)诊断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发现。
*(四)治疗
1.激素替代治疗:多用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1)补充糖皮质激素最重要,先于甲状腺激素的补充。首选氢化可的松。
(2)补充甲状腺激素从剂量开始。
(3)补充性激素。
2.病因治疗:垂体瘤手术切除或放疗。
3.处理垂体危象。
三、中枢性尿崩症
(一)病因
1.原发性 原因不明。
2.继发性 外伤、肿瘤、肉芽肿、感染、血管病变。
3.遗传性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青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突发多尿(>2L/d)、烦渴、多饮。
(3)智力、体格发育接近正常。
2.实验室检查
(1)尿量多可达4~20L。尿比重在1.005以下。
(2)血渗透压正常或稍高,尿渗透压多低于300moms/L(2004)。
(3)血浆AVP测定低于正常,禁水后血浆AVP也不增加或增加不多。
(4)禁水-加压试验敏感。
*(三)诊断
1.尿量多,可达8~10L/d或更多。
2.低渗尿,尿渗透压低于血渗透压,一般低于200mOsm/L;尿比重低于l.005~ 1.003。
3.饮水不足时,常有高钠血症,伴高尿酸血症。
4.应用兴奋AVP释放的刺激(如禁水等)不能使尿量减少。
5.应用AVP治疗有效。
*(四)治疗
1.替代治疗
(1)加压素水剂作用维持时间短。需要多次注射,不便于长期应用。
(2)尿崩停粉剂赖氨酸加压素,一种鼻腔喷雾剂,每4~6h l次。
(3)鞣酸加压素(长效尿崩停)注射l次可维持3~5d。
(4)DDAVP-人工合成的精氨酸加压素类似物,缩血管作用小,维持l2~24h。最理想的抗利尿药(2000、2003、2007)。
2.其他抗利尿药适用于部分性尿崩症。
(1)氯磺丙脲。
(2)氢氯噻嗪。
(3)卡马西平。
3.病因治疗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