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一、房性期前收缩 |
第 2 页:二、房性心动过速 |
第 3 页:三、心房扑动 |
第 4 页:四、心房颤动 |
二、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简称房速。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三种。自律性与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常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被称为伴有房室阻滞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大多数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因自律性增高引起。心肌梗死、慢性肺部疾病、大量饮酒以及各种代谢障碍均可为致病原因。洋地黄中毒特别在低血清钾时易发生这种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发作呈短暂、间歇或持续发生。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听诊心律不恒定,第一心音强度变化。颈静脉见到a波数目超过听诊心搏次数。
【心电图与心电生理检查】
心电图表现包括:①心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②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在Ⅱ、Ⅲ、aVF导联通常直立;③常出现二度I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呈现2:1房室传导者亦属常见,但心动过速不受影响;④P波之间的等电线仍存在(与心房扑动时等电线消失不同);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传导阻滞;⑥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心电生理检查特征为:①心房程序刺激通常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发作不依赖于房内或房室结传导延缓;②心房激动顺序与窦性P波不同;③心动过速的第一个P波与随后的P波形态一致,这与折返机制引起者不同;④心房超速起搏能抑制心动过速,但不能终止发作。
【治疗】
房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通常不太快,不会招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因而无需紧急处理。假如心室率达140次/分以上、由洋地黄中毒所致,或临床上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休克征象,应进行紧急治疗。其处理方法如下:
1.洋地黄引起者①立即停用洋地黄;②如血清钾不升高,首选氯化钾口服(半小时内服用完5g,如仍未恢复窦性心律,2小时后再口服2.5g)或静脉滴注氯化钾(每小时10~20mmol,总量不超过40mmol),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以避免出现高血钾(T波高尖);③已有高血钾或不能应用氯化钾者,可选用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心室率不快者,仅需停用洋地黄。
2.非洋地黄引起者①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②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用于减慢心室率;③如未能转复窦性心律,可加用I A、I C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④少数持续快速自律性房速药物治疗无效时,亦可考虑作射频消融。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本型较为少见,折返发生于手术瘢痕,解剖缺陷的邻近部位。心电图显示P波与窦性者形态不同,PR间期通常延长。
心电生理检查特征为:①心房程序电刺激能诱发与终止心动过速;②心动过速开始前必先发生房内传导延缓;③心房激动次序与窦性者不同;④刺激迷走神经通常不能终止心动过速发作,但可产生房室传导阻滞。
本型心律失常的处理可参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本型亦称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人,亦见于洋地黄中毒与1成血钾患者。
心电图表现为:①通常有3种或以上形态各异的P波,PR间期各不相同;②心房率100~130次/分;③大多数P波能下传心室,但部分P波因过早发生而受阻,心室率不规则。本型心律失常最终可能发展为心房颤动(图3-3-11)。
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肺部疾病患者应给予充足供氧、控制感染,停用氨茶碱、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药物。维拉帕米与胺碘酮可能有效。补充钾盐与镁盐可抑制心动过速发作。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