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节 乙型脑炎病毒 |
第 4 页:第二节 登革病毒 |
第 5 页: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
三、微生物学检查
乙脑早期快速诊断通常采集急性期患者血清或脑脊液特异性IgM ,也可做RT—PCR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片段,一般6个小时内可初步报告结果。常规血清学试验,有辅助诊断意义,可用于临床回顾性诊断。由于乙脑患者病毒血症期短,直接检出病毒抗原或分离病毒阳性率低,较少用于临床诊断。
(一)特异性IgM检测
乙脑病毒感染发病早期即产生特异性IgM ,病后2~3周达到高峰,故单份血清可做出早期诊断。可使用如下方法:
①IgM 捕捉ELISA法;
②2ME—HI法,血凝抑制抗体存在于IgM及IgG中,将早期单份血清分成两份,一份用2-巯基乙醇(2-ME)处理,以破坏IgM ,另一份不处理,然后同时做HI试验,若处理血清抗体滴度比未处理的下降≥4倍,则为IgM 阳性;
③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法,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μ链血清,检测已与细胞抗原片结合的lgM,根据特异性荧光颗粒,判断血清标本中的IgM存在。
(二)常规血清学试验
1、血凝抑制试验
对乙脑诊断而言,本法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高,简便易行。常用于病毒的初步鉴定,确定有无乙脑病毒存在。检测血清标本中的HI抗体,多采用2ME—HI法。
2、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抗体仅存在于lgG 中,病后出现较晚,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指标。因抗体持续时间不长,消失快,故适用于近期感染的诊断。
3、中和试验
抗体存在于lgG、lgM中,出现早,维持久。中和试验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但操作繁杂,需用大量动物或组织培养细胞,需时较久,不适于临床诊断常规使用,而在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鉴定上有价值。
(三)病毒分离与鉴定
取病尸脑组织研磨成10%悬液,接种1-3日龄乳鼠脑内,待发病濒死时,取脑悬液,用单克隆抗体做中和试验鉴定病毒。也可接种敏感细胞(如C6/36细胞系)分离病毒。
四、防治原则
乙脑灭活疫苗是用地鼠肾细胞培养增殖,甲醛灭活制成,初次免疫时,皮下注射2~3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注射一次,免疫力维持半年左右,保护率达66-90%。我国在乙脑病毒活疫苗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余永新等人已筛选出乙脑病毒减毒活疫苗14-2株,只需皮下注射一次,安全有效,已大量应用于人群,正逐渐取代灭活疫苗。疫苗接种对象是10岁以下儿童和来自非疫区的军民。流行区当年饲养的仔猪接种乙脑疫苗,以杜绝传染来源,也可使猪健康成长。
搞好环境卫生,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认真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减少感染。
目前乙脑治疗仍采用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包括退热、止惊、抗呼吸衰竭。我国中医以清热解毒、清气凉营、清营凉血为主。有报道指出病毒唑、干扰素、恢复期血清等治疗,可能减轻病势,但已出现脑炎症状者,则无治疗效果。我国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高中和活性乙脑单克隆抗体,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外,胸腺肽、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等对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疗效。总之,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治愈率明显高于国外。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