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病(peptic ulcer disease)
概念: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
病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粘膜抗消化能力降低、胃液的消化作用、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遗传因素
好发部位:多位于胃小弯侧,愈近幽门愈多见,尤多见于胃窦部
病理变化:
1.肉眼观:通常一个,直径多在2cm以内,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边缘整齐,底部平坦、洁净,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粘膜皱襞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
2.镜下观: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为四层:炎性渗出层、坏死组织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
注: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病变相似,但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的前壁或后壁,溃疡一般较小,直径常在1cm以内,溃疡较浅且易愈合。
结局:愈合
并发症:出血(最常见)、穿孔、幽门狭窄、癌变
临床病理联系:
1.周期性上腹疼痛:胃液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或胃壁平滑肌痉挛
2.十二指肠溃疡(半夜)疼痛: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刺激胃酸分泌增多
3.反酸、嗳气:胃幽门括约肌痉挛,胃逆蠕动以及早期幽门狭窄,胃内容物排空受阻,滞留在胃内的食物发酵
阑尾炎(appendicitis)
病因:细菌感染(阑尾痉挛有利于细菌感染),阑尾腔的阻塞(粪石、寄生虫等造成机械性阻塞)
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呕吐伴有体温升高及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升高
(一)急性阑尾炎
1.急性阑尾炎的类型及其特点:
类型 |
眼观 |
镜下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
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 |
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粘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 |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 |
炎性病变呈扇面形由表浅层向深层扩延,直达肌层及浆膜层。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阑尾浆膜面为渗出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组成的薄膜所覆盖,即有阑尾周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现 |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
阑尾壁坏死,阑尾呈暗红色或黑色 |
2.结局:大多数经过外科治疗,预后良好。少数出现并发症或转变为慢性阑尾炎。
3.并发症:阑尾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阑尾周围水肿;阑尾系膜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细菌或脱落的含菌血栓循门静脉入肝→肝脓肿;假粘液瘤。
(二)慢性阑尾炎:
病变:阑尾壁不同程度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等
临床表现:时有右下腹疼痛,可急性发作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和大肠癌(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
食管癌 |
大肠癌 | ||
好发部位 |
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中段﹥下段﹥上段 |
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及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 |
病理变化 |
肉眼观 |
早期癌:癌变处粘膜轻度糜烂或表面呈颗粒状、微小的乳头状 |
分为: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胶样型 |
中晚期癌: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 | |||
镜下观 |
早期癌:鳞癌 |
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腺鳞癌、鳞癌 | |
中晚期癌:鳞癌﹥腺癌(来源:贲门﹥食管粘膜下腺体)﹥腺棘皮癌及燕麦小细胞癌 | |||
扩散 |
①直接蔓延:穿透食管,向周围组织及器官浸润 ②淋巴道转移:上段可转移至颈和上纵隔淋巴结;中段可转移至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下段可转移至食管旁、贲门旁及腹腔上部淋巴结 ③血道转移:(晚期)转移至肝、肺 |
①直接蔓延:浸润肌层达浆膜层后直接蔓延至邻近器官,如前列腺、膀胱及腹膜等处 ②淋巴道转移:(穿透肌层后)癌所在部位的局部淋巴结→远隔淋巴结→胸导管→锁骨淋巴结(少见) ③血道转移:转移至肝,甚至肺、脑等 ④种植性转移:肠壁表面的癌细胞脱落,播散到腹腔内 | |
临床表现 |
早期无肿块形成,症状不明显,部分有轻微的胸骨后疼痛、烧灼感、噎梗感。中晚期吞咽困难,甚至不能进食,最终恶病质、全身衰竭而死亡 |
贫血、消瘦、大便次数增多、粘液血便、腹痛、腹块或肠梗阻等 |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