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1.肾炎类型:
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 肾小球性肾炎;
以间质损害为主的疾病, 间质性肾炎;
以化脓性病变为主的疾病, 肾盂肾炎。
2. 肾小球性肾炎
指原发于肾小球,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炎症。始于肾小球,后波及肾球囊,最后累及肾小管及间质。
病因及机理
某些传染病(猪丹毒,猪瘟,马传贫,马鼻疽)时,常伴发肾小球性肾炎。
从感染到发生肾小球肾炎的间隔需要1-3周,发生变态反应性致敏所需的时间——肾小球性肾炎的变态反应性本质。
机理 : 近年来研究证实,肾炎的发生机理有两种:
1、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性肾炎: 绝大多数(90%以上)肾小球性肾炎由免疫复合物所致。
2、抗肾小球基底膜性肾炎:此型肾炎较少见。发生是由于机体内产生抗自身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作用而致病的。
病理变化
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肾小球性肾炎,分述如下:
3、急性肾小球性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常发生于急性感染之后,病程较短。病变主要在血管球及肾球囊内。有变质,渗出和增生等变化。
眼观: 肾体积轻度肿大,充血,质地柔软,被膜紧张,易剥离,表面与切面潮红。皮质部略增厚,纹理不清。若有出血,表面和切面散布针尖状大小的红点。
镜下: 1)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肿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渗出,肾小球血细胞成分明显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大,充满小球囊。
2)囊腔内有时还有白细胞,红细胞,浆液。病变严重时,毛细血管腔内可有血栓形成。
3)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或脂变,肾小管扩张,内有透明或细胞管型,肾间质轻度水肿,出血,肾小球周围间质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4、亚急性肾小球性肾炎 介于急性与慢性肾炎之间病理类型。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或环状体。
眼观: 肾脏肿胀,柔软,色泽苍白或灰黄“大白肾”之称,表面光滑,可能有散在出血点,皮质增宽,与髓质分界清楚,病变为弥漫性。
镜检:1)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增生的细胞肿大,多角形或菱形,淡染,堆积成层,被复于肾小球的尿极,呈新月型(新月体);或呈环形(环状体);
2)增生的上皮细胞间可见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或纤维素样渗出物,增生的上皮细胞间纤维组织逐渐增加,形成“纤维性新月体”;
5、慢性肾小球性肾炎 发病迟缓,病程长,症状常不明显。根据病理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
1)膜性肾小球性肾炎:特点: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外侧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2)膜性增生性肾小球性肾炎: 特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基底膜增厚。
3)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性肾炎 各类肾小球性肾炎发展到晚期的结果。其特征是肾脏明显缩小,变硬,又称为固缩肾。
眼观: 两侧肾对称性缩小,苍白,质地变硬,表面呈细颗粒状,被膜粘连,不易剥离。切面的皮质变薄,见有微小囊肿。
镜下1)早期可见到某种类型肾炎的残有病变(急性,亚急性,膜性,膜性增生性);
2)中期多数肾小球纤维化和玻璃样变,相应的肾小管萎缩,消失,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多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3)晚期:随肾小球的纤维化,玻璃样变和肾小管萎缩消失,间质增生等变化加重。肾小球肾小管的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多,受压的肾小管发生梗阻,形成小囊肿。
6.间质性肾炎 间质内发生的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为特征的原发性非化脓性炎症。
一般无临床症状。多见于小牛,也见于猪、 鸡和绵羊。
(一)病因及机理
病因: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感染,中毒,免疫损伤和缺血有关。
机理:病因多经血源性途径,进入肾间质,开始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细胞成分增多,压迫肾小球和肾小管,肾实质破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皱缩肾”。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