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知识点 |
第 2 页:例题 |
第十节 冠心病
一、心绞痛
【诊断】
1.症状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如下。
(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中段后,可波及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咽、下颌部、牙齿、后背部。
(2)性质 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3)诱因 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排便等亦可诱发。
(4)持续时间 疼痛出现后逐步加重,在3~5min内渐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因素后即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缓解。
2.体征 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
3.心电图 心绞痛发作时,绝大多数病人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上则常见有关导联ST段抬高呈“单相曲线”,心绞痛缓解后,ST-T恢复正常。
【鉴别诊断】
1.心脏神经官能症。
2.急性心肌梗死。
3.肋间神经痛。
4.不典型疼痛应与食管病变、膈疝、消化性
溃疡、胆道疾病、颈椎病等相鉴别。
5.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 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等,均可引起心绞痛,要根据其他临床表现来进行鉴别。
【进一步检查】
1.心电图负荷试验或核素运动心肌显像 心肌梗死急性期,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明显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疾病者禁做运动试验。
2.心电图连续监测 以1~2双极胸导联连续记录24h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3.冠状动脉造影。
4.血脂、血糖、肾功能、心肌酶谱、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危险因素。
1.发作时的治疗
(1)休息 发作时应立刻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失。
(2)药物治疗 较重的发作,可使用较快的硝酸酯制剂。
2.缓解期治疗
(1) 一般治疗 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治疗伴随的其他系统疾病。
(2)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常用制剂包括地尔硫䓬、维拉帕米及硝苯地平,小剂量阿司匹林。
(3)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CI)。
二、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1.先兆症状 病人在发病前数日至数周可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加重(恶化型心绞痛)为最突出。
2.症状
(1)疼痛 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全身症状 有发热、出汗、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
(3)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
(4)低血压和休克 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表现。
(5)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
3.体征
(1)心脏体征 心脏浊音界可轻度至中度增大亦可为正常大小;心率多增快,少数也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心房性)奔马律,少数有第三心音(心室性)奔马律;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各种心律失常。
(2)血压 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压降低。
(3)其他体征 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有关的其他体征。
4.心电图 常有进行性的改变。有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型抬高、T波倒置等特征性改变。
5.血清心肌酶 急性心肌梗死后很快出现心肌酶含量升高。
6.心肌坏死标记物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升高。
【鉴别诊断】
1.不稳定型心绞痛。
2.主动脉夹层。
3.肺动脉栓塞。
4.急腹症。
5.急性心包炎。
6.肥厚型心肌病。
【进一步检查】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
(2)试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和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血脂、血糖、肾功能检查。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严重的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
1.监护 对明确或怀疑AMI诊断的病人应立即收入冠心病监护病房。
2.解除疼痛 必要时可给予镇痛镇静药减轻疼痛。
3.再灌注心肌 包括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起病3~6h内,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使心肌得到再灌注,可有效保护左室功能,改善预后。
4.治疗心律失常。
5.控制低血压和休克。
6.治疗心力衰竭。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