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一、A1题型 |
第 5 页:二、A2题型 |
第 6 页:三、B1题型 |
21.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是
A.P—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
B.相邻P-R间距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
C.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
D.P—R间期>0.20秒,P波无受阻
E.P—R间期固定,P波间断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文氏现象,心电图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延长的绝对增加值多呈递减),直到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即脱漏一个QRS波群,漏搏后房室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缩短之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因此只有C是正确的。
22.主动脉瓣反流时心尖部可存在
A.Graham-Steell杂音
B.Austin-Flint杂音
C.Duroziez征
D.Traube征
E.Musset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会出现主动脉瓣反流,导致二尖瓣相对性狭窄,在心尖部可听到Austin-Flint杂音。
23.心力衰竭患者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
A.眼睑
B.双手
C.颜面
D.身体最低部位
E.腹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力衰竭患者的水肿又称心源性水肿,是由于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所致。由于身体下垂部流体静水压较高,所以心力衰竭患者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部位。肾源性水肿常首先出现在眼睑和颜面。
24.对诊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最有意义的是
A.心电图出现深而宽的病理性Q波
B.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有响亮的收缩期杂音
C.用力时心前区闷痛及晕厥史
D.超声心动图发现舒张期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厚度之比≥1.3,伴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
E.可闻第三心音及第四心音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心肌肥厚常以室间隔肥厚为主,形成非对称性肥厚,超声心动图的重要所见对诊断最有意义,其余选项均为非特异性的改变,对诊断意义均较小。
25.伴有低血钾的高血压,其病因应首先考虑
A.皮质醇增多症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嗜铬细胞瘤
D.慢性肾炎
E.肾动脉狭窄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未明,而继发性高血压均有明确原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分泌增加的醛固酮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促使排钾增加与钠潴留,出现血压增高伴低血钾。因此答案是B。
26.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
B.胸壁皮下气肿
C.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D.支气管肺炎
E.慢性支气管炎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的振动,被检查者的手触及。因此其强弱主要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而定。增强主要见于:①肺泡内有炎症浸润,如大叶性肺炎有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②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如空洞性肺结核和肺脓肿空洞形成等,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因此答案是A。
27.因肺结核引起的支气管扩张,湿啰音最常见的部位是
A.肺底部
B.肺尖部
C.腋窝部
D.肩胛间区
E.双肺弥漫
【答疑编号2756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病变局部可闻及湿性啰音,由于肺结核多位于肺上叶,所以若引起支气管扩张,湿啰音最常见于肩胛间区。而一般感染性病变的支气管扩张则多见于下叶,特别是左下叶,因为左支气管细长,与主支气管的夹角大,且受心脏血管压迫而引流不畅。左舌叶支气管开口接近下叶背段支气管,易被下叶感染所累及,故常见左下叶与舌叶支气管同时扩张。
28.正常青年人胸部不会出现的叩诊音是
A.清音
B.浊音
C.实音
D.鼓音
E.过清音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正常肺部叩诊为清音,前胸上部较下部叩诊音相对稍浊,在肝脏和心脏所在部位的胸部叩诊呈实音及相对浊音界区的浊音,左侧腋前线下方有胃泡的存在,故叩诊呈鼓音,而不会出现过清音。所以答案是E。
29.胸部触诊语音震颤减弱的是
A.肺脓肿
B.肺梗死
C.阻塞性肺气肿
D.空洞型肺结核
E.支气管肺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语音震颤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语音震颤减弱主要见于:①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阻塞性肺气肿;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高度肥厚粘连;⑤胸壁皮下气肿。故答案是C。
30.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D.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E.白细胞及病原体产生的代谢产物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温阈)引起发热。而其他致热原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而引起发热。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