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强调后天的学习作用及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学派,其代表人物包括
A.弗洛伊德(Freud)
B.华生(Watson)
C.贝克(Beck)
D.罗杰斯(Rogers)
E.恩格尔(Engel)
(答案:B)考查心理学主要流派的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基本理论包括无意识理论、人格分层理论、以“性”为象征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华生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该学派强调后天的学习作用及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贝克为认知学派代表人物,该学派强调人的理性和认知对情绪产生的影响及对行为的支配作用。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该理论强调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强调人的自我实现。
72.用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16PF)测验某人的人格特征,这一方法是依据
A.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B.卡特尔人格理论
C.艾森克人格理论
D.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E.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答案:B)“16PF”的全称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研究后,发现有16种人格特质(或称人格因素),并依据其发现编制了测评这16种人格因素的量表(问卷)。A选项中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将人格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与16PF无关;C选项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将人格的特质分成①内外向;②情绪稳定性(或称神经质);和③倔强(或称精神质)三个特质因素,根据该理论他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D选项中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建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E选项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也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先驱,倡导“询者中心疗法”。
73.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被吸收后不断积聚、浓缩。这种现象称为
A.生物吸收
B.生物放大
C.生物富集
D.生物转化
E.生物代谢
(答案:c)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生物吸收只是说明生物体吸收了该物质,没有出现积聚、浓缩。生物放大是针对整个食物链上各级生物体内含量的逐级放大。
74.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机体对污染物的
A.吸收量
B.中毒量
C.摄人量
D.蓄积量
E.耐受量
(答案:A)吸收的概念是指该物质已经进入血液中。如果仅停留在消化道或呼吸道内,不能称为吸收。污染物只有进入血液后,才能在机体内产生毒性作用。所以应该是取决于吸收量。摄入量是指进入消化道或呼吸道的量。
75.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令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D.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E.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答案:B)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它是根据我国宪法中有关规定而制定的。
76.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影响
A.心血管系统
B.消化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造血系统
E.中枢神经系统
(答案:D)苯急性毒作用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头痛、头晕等苯慢性毒作用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
77.铅中毒时血和尿中ALA升高是由于
A.琥珀酸脱氢酶受抑制
B.ALAS受抑制
C.血红素合成酶受抑制
D.ALAD受抑制
E.山梨醇脱氢酶受抑制
(答案:D)铅抑制ALAD,使ALA形成胆色素受阻,使血中ALA增加,由尿排出。
78.CO中毒患者其皮肤和黏膜可呈
A.暗红色
B.鲜红色
C.青紫色
D.樱桃红色
E.紫色
(答案:D)急性CO中毒时,当CO进入机体,立即与血液中Hb结合成HbCO使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静脉血氧差降低,因此皮肤呈现樱桃红色。
79.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把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的情况称之为
A.危险因素
B.病因
C.暴露
D.高危人群
E.病例组
(答案:c)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把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的情况称之为暴露。
80.在一所医院的300名吸烟者中,有100人自动戒烟,200人继续吸烟,对其进行了15年的随访观察,以便评价两组人群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
A.队列研究
B.实验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E.理论研究
(答案:A)此例属于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选择两组人群接触或暴露某一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各自的发病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弱。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