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以下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第1题:
反对安乐死的下述理由中,最有可能得不到伦理支持的是
A.安乐死是变相杀人,与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背道而驰
B.死生有命,个人不能自作主张
C.医生不可杀人
D.人有生的权利,任何时候都不能主动促死,否则有违人道
E.不可逆病情诊断难以把握。而且由此会使病人失去自愈等机会.
参考答案:B
【解析】死生有命。这是唯心的话,自然不对。
【该题针对“医学高科技伦理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180】
第2题:
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安乐死对象主动要求;后者是其被动要求
B.前者是安乐死对象的家属主动要求;后者是其被动要求
C.前者是负责医生主动要求;后者是其被动要求
D.前者是医生采取促死手段使安乐死对象安然死去;后者是医生停止抢救甚至放弃一切治疗,任安乐死对象自然死去
E.前者是安乐死对象自己采取促死手段致死;后者是其自己停止一切治疗,被动等死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3题:
关于脑死亡的哈佛标准有四个具体基本标准。下列中不属于这四个具体基本标准的是
A.大脑皮层功能不可逆丧失
B.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要无接受性和反应性
C.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的呼吸消失
D.诱导反射消失
E.脑电图示脑电波平直
参考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脑死亡的四条具体标准是
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要无接受性和反应性;
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诱导反射消失;
脑电图示脑电波平直
第4题:
脑死亡标准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首先提出的时间是
A.1958年
B.1968年
C.1978年
D.1988年
E.1998年
参考答案:B
【解析】答案解析】:早在1954 年,Mollar~t和Gordon两位学者就描述了脑死亡.
在1968年 召开的第22届世界医学大会上.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会首先提出将"脑功能不可逆转性丧失"作为新的死亡标准.1981年美国通过"脑死亡法",1997年l0月日本也通过了"脑死亡法"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通过这一法律.
第5题:
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不包含的内容是
A.认识和理解临终病人
B.尊重临终病人的权利
C.满足临终病人的意愿
D.重视临终病人的生命品质
E.展示人类文明的进步
参考答案:E
【解析】【答案解析】: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不包含的内容是:
1.认识和理解临终病人。
2.尊重临终病人的权利。
3.满足临终病人的意愿。
4.重视临终病人的生命品质。
5.维护临终病人的生命尊严。
6.同情和关心临终病人的家属。
不包括E,所以不选。
第6题:
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表现在
A.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B.它体现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
C.它理解临终病人的需求
D.它维护临终病人的生命尊严
E.它同情和关心临终病人的家属
参考答案:B
【解析】【答案解析】:B
(一)身关怀: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之照顾减轻病痛,再配 合天然健康饮食提升身体能量(实例)。
(二)心关怀:透过理念之建立减轻恐惧、不安、焦虑、埋 怨、牵挂等心理,令其安心、宽心、并对未来世界(指死后)充满希望及信心。
( 三)道业关怀(或灵性关怀):回顾人生寻求生命意义或多半透过宗教学说及方式建立生命价值观,如永生、升天堂、往西方极乐世界等。
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即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当病人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此时病人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也就进入了接受期。一般说来,濒死者的需求可分三个水平:①保存生命;②解除痛苦;③没有痛苦地死去。因此,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第7题: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准则应除外
A.尊重的准则
B.知情同意的准则
C.研究无禁区的准则一
D.安全有效的准则
E.防止商品化的准则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8题:
我国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用于人类的立场是
A.允许治疗性克隆,不允许生殖性克隆
B.不允许治疗性克隆,允许堆措件克隆
C.允许一切克隆
D.不允许一切克隆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治疗性克隆治疗性克隆指把患者体细胞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形成重组胚,把重组胚体外培养到囊胚,然后从囊胚内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使之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细胞类型(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替代疗法。这种方法的最终目的是用于干细胞治疗,而非得到克隆个体。运用克隆技术获得人体早期胚胎,但目的不是将胚胎培育成人,而是为了提取全能型的胚胎干细胞,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使其发育成为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包括大脑、肌肉、血液和神经,这些器官组织将用于医疗。
【该题针对“医学高科技伦理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9题:
目前。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中道德争议的焦点问题是
A.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功能到底如何
B.人类胚胎是否是生命、是否应该得到尊重
C.人类胚胎发育阶段如何划分
D.人类胚胎干细胞是否可以商品化
E.人类胚胎是否可以克隆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基因诊断及治疗的伦理应除外
A.尊重病人的原则
B.知情同意的原则
C.有益于病人的原则
D.保守秘密的原则
E.创新至上的原则
参考答案:E
【解析】【答案解析】:本题选E
由于基因诊断、治疗存在着伦理争论,加之它还处在临床实验阶段,因此提出以下伦理原则以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
1.尊重病人的原则
通过基因诊断而发现有基因缺陷的病人,医务人员应该像对待健康人或其他病人一样,尊重其人格和权利,不能仅仅作为研究或实验对象,更不能在某种利益或压力的驱动下损害病人的利益。
2.知情同意的原则
在实施基因诊断、治疗前,医务人员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作出相应的适当解释,让其对相关的主要问题的信息充分理解,然后作出是否接受基因诊断、治疗的决定,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实施基因诊断和治疗。
3.有益于病人的原则
在实施基因治疗前,医务人员必须确信:
(1)其他疗法无效而基因治疗有效;
(2)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对运用人体的疗效与危险作出评估,并且预期疗效大于危险;
(3)保证新基因正确插入靶细胞并保存足够长的时间且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在细胞内适当的水平表达;
(4)将治疗方案报请有关部门审批。总之,要使基因治疗确保对病人有益。
4.保守秘密的原则
为实施基因诊断、治疗的患者保守秘密,这是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但是,如果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布病情,能够使其他人受益比对本人带来的副作用大,并且在征得病人的同意后可以适当解密。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