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4 页:答案 |
第11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1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
1.慢性期
患者有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症状,由于脾大而自觉左上腹坠胀感,并且会随病情发展而增大。肝肿大者较少见,部分患者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当白细胞极度增高时,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一般持续1~4年。
2.加速期
常有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脾进行性肿大、对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无效。AP可维持几月-数年。
3.急变期
为CML的终末期,临床表现与AL类似。多为急粒变,少数为急淋变和急单变,偶有巨核细胞及红细胞等的急性变。急性变后往往在数月内死亡。
第12题
试题答案:D
第13题
试题答案:B
第14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8:思维形式障碍;
包括思维过程障碍和思维逻辑结构障碍。前者可表现为联想的速度、结构和连贯性等方面的障碍,后者是指概念的运用和判断推理等方面的逻辑紊乱。主要症状有:
1.思维奔逸:表现为联想速度明显加快,概念大量涌现,甚至来不及表达,患者的言语增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诙谐风趣,引人发笑。由于注意力易随境转移而致话题随之改变,缺乏重点。联想奔逸时的前后概念之间均存在有内在的联系,出现音连或意连,见于躁狂状态。
2.思维迟缓:与思维奔逸相反,思维受到抑制,概念形成缓慢,思维速度受阻,应答反应迟钝,思考困难,言语缓慢。见于抑郁症、痴呆等。
3.思维贫乏:此症状在外表上虽与上述症状相似,但本质则不相同。其主要特点是思维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应答性反应,或仅简单的答以“不知道”,“没有什么”,平时也不主动说话,病人对此漠然处之。思维贫乏往往与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相伴随出现,构成精神分裂症的三项基本阴性症状。思维贫乏也可见于痴呆状态。
4.思维散漫:是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障碍,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混乱,对很简单的问题也很难说清楚,交谈困难。一般情况下谈话的语句尚完整,但语句之间的结构缺乏紧密联系,使人难以理解其主题和意义。见于精神分裂症。
5.思维破裂:思维结构的松弛较思维散漫时更为严重,甚至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言语支离破碎,或为词汇的杂乱堆积,称“词的杂拌”。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类思维破裂,其言语内容可能更加杂乱、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常见于感染或中毒、颅脑外伤引起的意识障碍、癫 性精神障碍。
6.病理性赘述:以思维过程中主题转换带有粘滞性、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上而抓不住主要环节为其主要特征。病人表现讲话哆嗦,讲半天讲不到主题上。当医生要求病人回答简要的中心,病人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思维过程赘述下去。此种思维联想障碍多见于各种脑器质性损害所致的精神障碍,最典型的是癫 性精神障碍。
7.思维中断:在无意识障碍或外界干扰等情况下的思路突然被阻,表现为谈话突然中断,停顿片刻后再开口时,已换了内容或另一话题,患者常形容此刻的思路出现了“空白”或不能解释。见于精神分裂症。
8.思维被夺:在意识清晰时无外界原因,病人体验到其思维被某种外力夺走。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9.思维插入:患者感到某种思维不属于自己,而是别人或某种外力将思维强行塞入患者的大脑,部分病人可对这些不自主的思潮过程作出妄想性的解释。
10.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思潮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强制性的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无章。患者也感到意外,甚至是厌恶的。常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1.思维化声:病人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能听到,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12.思维扩散:病人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尽人皆知,觉得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可言,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13.象征性思维:患者将一事物的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混淆,病人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不经病人自己解释,别人无法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4.语词新作:病人将不同含义的概念或词融合、浓缩在一起,或作无关的拼凑,或自创文字、图形、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概念,如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5.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见于精神分裂症等。
16.强迫观念:是一些反复出现的想法、冲动、印象或观念,患者明知不必要、不合理或毫无意义而想排除,却难以克制,无法摆脱。常伴有紧张、焦躁不安或强迫行为。见于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早期或恢复期)等。
第15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心身疾病;
1.概念
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特别是和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的,主要累及到自主神经所支配的器官和组织的,并导致这些器官和组织产生结构改变的一组疾病。
可能的发病机制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紧密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矛盾冲突和竞争意识的加强,均可造成心理紧张。再遇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可导致情绪的改变,造成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最后可致器官组织功能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
2.范围
心身疾病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由情绪因素引起的,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受植物神经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的疾病。
(1)皮肤系统的疾病,如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等。
(2)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咳嗽等。
(3)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4)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
(5)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性功能障碍、尿频等。
(6)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7)神经系统的疾病,如紧张性头痛、痉挛性疾病、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
(8)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如腰背疼、肌肉疼痛等。
第16题
试题答案:C
第17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2:股骨转子间骨折;
1.概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属关节囊外骨折。由于股骨转子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临床表现与诊断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症状与股骨颈囊内骨折相似,由于骨折线在关节囊和髂股韧带附着点的远侧,故远侧骨折段处于90度外旋位,这是与股骨颈囊内骨折的不同点。
3.治疗
(1)非手术治疗:可用皮牵引或胫骨结节骨牵引于外层位6~8周。因长时间卧床,死亡率高。
(2)手术治疗:采用鹅头钉、髁钢板等固定、可早日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
☆☆☆☆☆考点1:股骨颈骨折;
1.解剖概要
(1)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损伤,但也见于中年或儿童。老年病人的骨质疏松,很小的扭转暴力就可引起骨折;而中青年病人,则需较大的暴力才会引起骨折,所以骨折不愈合和合并股骨头坏死的机会较多。
(2)股骨颈的轴心线与股骨干的纵轴线形成颈干角,正常范围是110°~140°,平均为127°,大于引角称为髋外翻,小于引角为髋内翻。在矢状面上,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的额状面又形成一个角度,称为前倾角。成人约为12°~15°。
(3)关节囊与髂股韧带包裹髋关节的前、上方。一般头下、经颈和基底的股骨颈骨折属囊内骨折,而转子骨折则属囊外骨折。
(4)成人股骨头的血供有3个来源:①股骨头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它只供应股骨关少量血液,局限于股骨头的凹窝部。②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对股骨颈血液供应很少。③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是股骨颈的主要血液供应来源。
2.分类
(1)按骨折线的部位分类:①股骨头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使旋股内、外侧动脉的营养支损伤。股骨头严重缺血,坏死率高。②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常呈斜形,可使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损伤,易发生股骨头坏死或骨折不愈合。③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大、小转子连线处。因骨折部位对股骨头血供干扰较小,容易愈合,股骨头坏死率低。
(2)按X线表现分类:①内收骨折:内收骨折是指Pauwels角(远端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所成的角度)大于50°的骨折,发球不稳定骨折,容易移位。②外展骨折:外展骨折是指Pauwels角小于30°的骨折,属于稳定骨折,但如果处理不当或继续扭转,也会移位,变为不稳定骨折。
(3)按移位程度,根据Garden分类:①不完全骨折:骨的完事性存在,仅有裂纹。②完全骨折:骨折线贯通股骨颈,完整性受到破坏,又可分为无移位的完全骨折、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和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
3.临床表现:外伤后患髋疼痛,多数不能站立行走。
(1)伤侧足呈45°~60°的外旋畸形,患肢缩短。
(2)患髋有压痛,下肢轴向叩痛。
(3)Bryant三角底边短缩,股骨大转子顶端在Nelaton线之上,大转子明显突出。
(4)“嵌插”型骨折手工劳动 病人有时仍能行走,疼痛很轻,但必有一定的外旋畸形。
4.治疗
(1)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嵌插”型骨折,可用持续皮牵引6~8周。3个月后考虑扶腋杖下地行走。
(2)内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先作皮牵引或胫骨结节处骨牵引,定患肢于外展内旋位。7~10日内进行内固定术。
(3)65岁以上病人的股骨头下骨折,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会较多,骨折不愈合,如全身情况许可,可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置换术。
(4)对年龄过大、体力较差,不宜作手术内固定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可作皮牵引,保持下肢于中立位。
(5)儿童和青壮年的股骨颈骨折,往往需要很大的暴力才会造成骨折,以低位经颈骨折为主。由于儿童股骨头血液供应与成人不同,因而很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故应采用内固定治疗。
(6)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可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内固定术。
第18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大面积凹陷骨折导致颅内压增高。重要功能区凹陷骨折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瘫痪、失语、癫癇等需手术。非功能区的小面积凹陷骨折,无颅内压增高,深度超过1cm,为相对手术适应证。
考点:
☆☆考点3:凹陷性骨折手术指征;
1.大面积凹陷骨折或静脉窦处的凹陷骨折引起颅内压增高。
2.骨折部位位于重要功能区,因凹陷骨折的压迫产生癫痫或神经缺失症状。
3.骨折部位位于非功能区,但深度超过1cm。
4.位于额部影响美容。
后两点为相对手术适应证。
颅骨正侧位配合损伤局部的颅骨切线位的X线平片有助于判别。
第19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2:骨盆平面和径线;
1.骨盆入口平面
为骨盆腔上口,呈横椭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上缘。有4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称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2)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13cm。
(3)入口斜径:左右各一。左侧骶髂关节至右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正常平均12.75cm。
2.中骨盆平面
为骨盆最小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有2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2)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
3.骨盆出口平面
为骨盆腔下口,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个三角共同的底。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有4条径线:
(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2)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9cm。
(3)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6cm。
(4)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8.5cm。
若出口横径稍短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正常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第20题
试题答案:E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