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执业医师考试 > 临床医师 > 模拟试题 > 临床笔试模拟试题 > 正文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2)

来源:考试吧 2014-11-24 13:45:17 要考试,上考试吧! 执业医师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了“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给考生的备考带来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考试吧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频道。
第 1 页:试题
第 11 页:答案

  第67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5: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

  1.环境因素

  (1)粉尘成分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是矽肺发生的重要因素,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愈高,致肺纤维化的能力愈强,矽肺发病时间愈短、病程进展愈快、病变程度也愈严重。一般在持续吸入矽尘5~10年发病,有的长达20年以上。但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病,称为“速发性矽”。也有的矽肺作业工人,短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在离开粉尘作业时没有发现矽肺的征象,但日后发现矽肺,此称为“晚发性矽肺”。

  (2)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散度和工人接触粉尘的时间,可反映工人在生产中接触粉尘的累积程度,同样是矽肺发生中的重要因素。

  2.机体因素

  机体的健康素质、遗传因素也是影响矽肺发病的重要因素,凡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有肺部疾患如肺结核患者能促使矽肺病程的迅速进展和加剧。此外,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个人习惯、营养状况等也是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

  第68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窒息性气体的预防;

  1.严格管理制度,预防窒息事故

  (1)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防止泄漏。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职工,尤其是青工、临时工上岗前进行安全与健康教育。

  (3)普及急救互救训练,添置有效防护面具,并定期进行维修与有效性检测。

  (4)进入高浓度或通风不良的窒息环境作业或抢救前,应进行有效通风换气,戴防护面具,并有人保护。

  2.窒息的现场急救窒息抢救,关键在及时,要重在现场。

  (1)尽快将患者救离窒息环境,吸入新鲜空气。

  (2)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停止者,即行人工呼吸,给予呼吸兴奋剂。

  (3)窒息伴肺水肿者,给予糖皮质激素。

  3.控制并发症

  (1)预防H2S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生发展。早期、足量、短程使用激素。

  (2)预防CO中毒性脑水肿和迟发性神经精神后发症,作高压氧治疗或面罩加压给氧。

  (3)氰化物中毒以传统的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或美蓝-硫代硫酸钠疗法。

  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2分钟1次,可连续6瓶,同时用6~12mg/kg静脉注射,速度为2~3ml/min,血压下降者立即停药;用同一针头再注入50%硫代硫酸钠25-50ml。

  作用机制为亚硝酸盐能与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氰离子与其结合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但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可解离出氰(CN-),故需立即注射硫代硫酸钠,使与氰形成稳定的硫氰化物,由尿排出体外。

  (4)对角膜溃疡等进行对症处理。

  第69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心理评估的概念;

  1.心理评估的概念

  (1)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如情绪状态、记忆、智力、性格等。

  (2)心理测量是依据心理学的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的测定。心理测量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测量时,让受试者对测量内容作出回答或反应,然后依据一定标准计算得分,从而得出结论。

  (3)心理测验是一种心理测量的工具。严格意义上的心理测验是伴随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特别是借鉴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才出现的。

  2.心理测验的分类

  (1)根据心理测验的目的和功能分类

  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评定量表、职业咨询测验。

  (2)根据测验的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主要应用于儿童智力发育水平的鉴定、脑器质性损害及退行性病变、特殊教育或职业选择时的咨询参考指标。常用工具有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成人与儿童智力量表等。

  人格测验:多用于某些心理障碍病人的诊断和病情预后的参考、科研和心理咨询对人格的评价。常用工具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洛夏墨迹测验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

  神经心理学测验:可用于脑器质性损害的辅助诊断和对脑与行为的关系的研究。常用工具有H-R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个别能力测验等。

  特殊能力测验、成就测验。

  (3)根据测验方法分类

  问卷法:多采用结构式问题的方式,让被试者以“是”或“否”或在有限的几种选择上作出回答,如MMPI、EPQ等。

  作业法:非文字的,让受试者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感知觉和运动的测验。

  投射法: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一些意义不明的图像、墨迹等作出回答,借以诱导出受试者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如洛夏测验、主题统觉试验(TAT)等。

  (4)根据测验形式分个别测验(大部分智力测验)和团体测验(如:16-PF、EPQ、瑞文测验)。

  (5)根据测验材料的意义是否肯定和回答有无限制分类

  常规测验和投射测验。

  3.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晤谈技术和心理测验。观察法是“研究方法”部分。晤谈技术在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作用重大。

  (1)调查法对档案、文献、经验以及当前问题有关内容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2)观察法对被评估者行为表现直接或间接地观察或观测的方法。

  (3)会谈法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的方法。

  (4)作品分析法对被评估者的日记、书信、图画、工艺等文化性创作的分析方法。

  (5)心理测验法对心理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进行系统评定的方法。

  第70题

  试题答案:D

  第71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因此从理论上讲只有脂溶性的物质才有可能通过它,但事实上,一个进行着新陈代谢的细胞,不断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进出细胞,由于它们的理化性质各异,且多数不溶于脂质或其水溶性大于脂溶性,因而它们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也就不同。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

  1.单纯扩散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人体内脂溶性的物质为数不多,比较肯定的有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

  2.易化扩散

  指一些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移动过程。易化扩散分为两种类型:

  (1)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性物质的进出细胞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有如下特点:①高度特异性;②有饱和现象;③有竞争性抑制。

  (2)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通过通道扩散的物质主要是Na+、K+、Ca2+、CI-等离子。通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它对离子的选择性没有载体蛋白那样严格。通道蛋白质的重要特点是,随着蛋白质分子构型的改变,它可以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当它处于开放状态时,可以允许特定的离子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移;当它处于关闭状态时,膜又变得对该种离子不能通透。根据引起通道开放与关闭的条件不同,一般可将通道区分为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

  不同的离子通道,一般都有其专一的阻断剂。河豚毒能阻断Na+通道,只影响Na+的转运而不影响K+的转运。四乙基铵能阻断K+通道,只影响K+的转运而不影响Na+的转运。

  上述两种物质转运方式,都不需要细胞代谢供能,因而均属于被动转运。

  3.主动转运

  指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在细胞膜的主动转运中研究得最充分、而且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也是最重要的,是细胞膜对钠和钾离子的主动转运过程。

  钠泵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分解ATP使之释放能量,并能利用此能量进行Na+和K+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转运,因而钠泵就是一种被称Na+、K+依赖式ATP酶的蛋白质。

  一个活着的细胞,其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有很大的差异。以神经和肌细胞为例,正常时细胞内K+的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细胞外Na+的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当细胞内的Na+增加和细胞外的K+增加时,钠泵被激活,于是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泵出Na+和K+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或“偶联”在一起的。与此同时,ATP酶分解ATP,为Na+泵提供能量。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个ATP分子,可以移出3个Na+,同时移入2个K+。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②细胞内高K+、低Na+能阻止细胞外水分大量进入细胞,对维持细胞的正常体积、形态和功能具有一定意义;③建立一种势能贮备,供其他耗能过程利用。

  4.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出胞指借助于细胞膜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使大分子物质或和物质团块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如腺细胞的分泌活动;反之称为入胞。特异性分子与细胞膜的受体结合并在该处引起的入胞作用称为受体介导式入胞。出胞与入胞过程均需细胞膜提供ATP。

  第72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5:渗出性炎症的类型、病变和结局;

  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称为渗出性炎,多为急性炎症。

  1.浆液性炎

  以血清渗出为主,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可引起体腔积液和组织水肿。

  2.纤维素性炎

  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组织。发生于粘膜者,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白细胞共同形成假膜。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可引起体腔纤维素性粘连,继而发生纤维性粘连。发生在肺的纤维素性炎除了有大量渗出的纤维蛋白外,还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如纤维素吸收不良可发生机化,即为大叶性肺炎肉质变。

  3.化脓性炎

  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可分为脓肿、蜂窝织炎和表面化脓和积脓3种类型。

  (1)脓肿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这些细菌可产生毒素使局部组织坏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血浆凝固酶,使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素,因此病变较局限,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层粘连蛋白受体,使其容易通过血管壁而产生迁徒性脓肿。脓肿的病理变化为中性粒细胞局限性浸润伴局部组织化脓性溶解破坏,形成脓腔。

  (2)蜂窝织炎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链球菌能分泌玻璃酸酶(原称透明质酸酶),能降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玻璃酸(透明质酸),能分泌链激酶溶解纤维素,表现为疏松结缔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3)表面化脓和积脓

  表面化脓是指发生在粘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嗜中性粒细胞向粘膜表面渗出,深部组织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不明显。当化脓性炎发生于浆膜、胆囊和输卵管时,脓液则在浆膜腔、胆囊和输卵管腔内积存,称为积脓。

  (4)出血性炎

  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和鼠疫等烈性传染病。

  第73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5: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组织急性纤维素性炎症。病变大多累及单侧肺,以左肺下叶最常见,其次为右肺下叶,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在两个以上肺叶。

  ☆☆☆☆☆考点8: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小叶性肺炎主要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并向周围或末梢组织扩展,形成以肺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布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发生于小儿和年老体弱者。

  1.病理变化

  肉眼观,两肺各叶肺组织内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实变灶,但以背侧和下叶病灶较多。病灶直径多为1cm左右,形状不规则,色灰红或灰黄色。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甚至累及全叶,形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

  镜下见病灶区细支气管及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脓性渗出物及少量纤维素。病灶周围肺组织充血,可有浆液渗出。病灶间肺组织大致正常,也可呈代偿性肺气肿或肺萎缩。

  2.并发症

  小叶性肺炎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可以痊愈。但在婴幼儿和老年体弱者预后较差,可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毒血症、肺脓肿及脓胸。支气管破坏严重且病程较长者,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第74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病变特点;

  目前国内将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慢性及重型肝炎三大类:

  1.急性普通型肝炎

  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疽型。病变以肝细胞变性为主,其中以肝细胞胞质疏松化和气球样变、肝细胞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形成为主。坏死病变较轻,表现为肝小叶内散在的点状坏死。黄疸型急性普通型肝炎坏死灶稍多、稍重,可见毛细胆管腔内胆栓形成。

  2.慢性普通型肝炎

  过去一直将慢性肝炎划分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慢性迁徒性肝炎两种类型,现在认为二者可随病毒的复制状态和机体免疫反应状态的变化而互相转化,故1995年我国提出了根据病理变化的程度将慢性肝炎分为轻、中、重度3类:

  (1)轻度慢性肝炎:有点灶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

  (2)中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明显,可见中度碎片状坏死及特征性的桥接坏死。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3)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严重且广泛,有重度的碎片状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坏死区出现肝细胞不规则再生。小叶周边及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并可形成纤维条索状连接,分隔肝小叶结构,晚期出现小叶结构紊乱,形成假小叶。

  3.重型肝炎

  本型病情严重,根据起病急缓及病变程度,可分为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两种。

  (1)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病变发展迅猛,病死率高,故又称暴发型或电击型肝炎。病理变化表现为肝细胞坏死严重而广泛,坏死自小叶中央开始,向四周扩展,呈弥漫性片状(坏死面积约占2/3)。肝寞内及汇管区有多量淋巴细胞及吞噬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现象不明显。肉眼观,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减至600~800g,质地柔软,包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褐红色,故又称急性黄色(或红色)肝萎缩。

  本型肝炎大多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如能渡过急性期,部分病例可发展为亚急性重型肝炎。

  (2)亚急性重型肝炎:多数是由急性重型肝炎迁延而来,或一开始病变就比较缓和呈亚急性经过。少数病例可能由普通型肝炎恶化而来。病程1至数个月。

  本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坏死面积约占50%)同时出现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由于坏死区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和胶原纤维化,致使再生的肝细胞失去原有依托呈不规则结节状。小叶内外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结节间小胆管增生,常见胆汁淤积形成胆栓。肉眼观,肝脏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缩,呈黄绿色,故又称亚急性黄色肝萎缩,病程长者可出现坏死后性肝硬化之改变。

  第75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病变特点;

  目前国内将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慢性及重型肝炎三大类:

  1.急性普通型肝炎

  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疽型。病变以肝细胞变性为主,其中以肝细胞胞质疏松化和气球样变、肝细胞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形成为主。坏死病变较轻,表现为肝小叶内散在的点状坏死。黄疸型急性普通型肝炎坏死灶稍多、稍重,可见毛细胆管腔内胆栓形成。

  2.慢性普通型肝炎

  过去一直将慢性肝炎划分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慢性迁徒性肝炎两种类型,现在认为二者可随病毒的复制状态和机体免疫反应状态的变化而互相转化,故1995年我国提出了根据病理变化的程度将慢性肝炎分为轻、中、重度3类:

  (1)轻度慢性肝炎:有点灶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

  (2)中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明显,可见中度碎片状坏死及特征性的桥接坏死。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3)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严重且广泛,有重度的碎片状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坏死区出现肝细胞不规则再生。小叶周边及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并可形成纤维条索状连接,分隔肝小叶结构,晚期出现小叶结构紊乱,形成假小叶。

  3.重型肝炎

  本型病情严重,根据起病急缓及病变程度,可分为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两种。

  (1)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病变发展迅猛,病死率高,故又称暴发型或电击型肝炎。病理变化表现为肝细胞坏死严重而广泛,坏死自小叶中央开始,向四周扩展,呈弥漫性片状(坏死面积约占2/3)。肝寞内及汇管区有多量淋巴细胞及吞噬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现象不明显。肉眼观,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减至600~800g,质地柔软,包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褐红色,故又称急性黄色(或红色)肝萎缩。

  本型肝炎大多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如能渡过急性期,部分病例可发展为亚急性重型肝炎。

  (2)亚急性重型肝炎:多数是由急性重型肝炎迁延而来,或一开始病变就比较缓和呈亚急性经过。少数病例可能由普通型肝炎恶化而来。病程1至数个月。

  本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坏死面积约占50%)同时出现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由于坏死区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和胶原纤维化,致使再生的肝细胞失去原有依托呈不规则结节状。小叶内外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结节间小胆管增生,常见胆汁淤积形成胆栓。肉眼观,肝脏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缩,呈黄绿色,故又称亚急性黄色肝萎缩,病程长者可出现坏死后性肝硬化之改变。

  第76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5: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临床应用

  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类所致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也应适当补充维生素K。

  2.不良反应

  (1)维生素K静脉注射太快,可致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

  (2)较大剂量维生素K对新生儿、早产儿可致溶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第77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狂犬病病毒是人和动物狂犬病的病原体。狂犬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因被患病动物咬伤而感染。

  考点:

  ☆☆☆☆考点5:EB病毒;

  EB病毒(EBV)是一种嗜B细胞的人疱疹病毒,在B细胞中可引起两种形式的感染,增殖感染和非增殖感染(潜伏感染和恶性转化)。EBV不能用常规的疱疹病毒培养方法培养,一般用人脐血淋巴细胞或用含EBV基因组的类淋巴母细胞培养EBV。

  EB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我国3~5岁儿童的EBV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幼儿受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青春期发生原发感染,约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病毒可从口咽部排出达数周至数月。原发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虽能防止外源性再感染。但不能完全清除潜伏在细胞中的EBV。在体内潜伏的病毒与宿主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少量的EBV在口咽部继续发生低滴度的增殖性感染。这种持续感染的状态可保持终身。与EBV感染有关的疾病主要有三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和鼻咽癌。

  ☆☆☆☆☆考点1:狂犬病病毒;

  1.生物学性状

  狂犬病病毒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一种嗜神经病毒。病毒主要在野生动物及家畜中传播。人主要是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而被感染的。

  病毒外形似子弹状,中心为螺旋对称的核衣壳,核酸为单负股RNA,外面是脂蛋白包膜。

  2.致病性

  病毒的动物感染范围较广。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在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在诊断上很有价值。

  在动物发病前5天,唾液中可含有病毒。人被犬咬伤后,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体内。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人发病时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神经兴奋性增高,吞咽或饮水时喉头肌肉发生痉挛,故又称恐水症。经3~5天后,病人转入麻痹期,最后因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几乎达100%。

  人被犬等动物咬伤后,应将动物捕获隔离观察。若经5~7天不发病,一般可认为该动物不是狂犬病或咬人时唾液中尚无狂犬病病毒。

  3.防治原则

  人被犬等动物咬伤,后应立即清洗消毒伤口,使用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如及早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发病。我国目前使用细胞培养制备的灭活病毒疫苗,于咬伤后第1,3,7,14,28天各肌注1ml免疫效果好,副作用少。

  第78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

  1.补体系统的概念

  补体系统是一组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及体液中的可溶性蛋白及一组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表面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

  2.补体系统的组成

  根据功能可将补体系统30多种蛋白分子分为3类:

  (1)固有成分

  指参与补体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①经典途径的C1、C4、C2;②MBL途径的MBL和丝氨酸蛋白酶;③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④共同末端通路的C3、C5、C6、C7、C8和C9。

  (2)调控补体活化的蛋白分子,其中存在于血清和体液中的可溶性蛋白分子有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H因子、I因子、S蛋白和血清羧肽酶等;存在于细胞表面,属于膜结合蛋白分子的有膜辅助因子蛋白、促衰变因子和同种限制因子等。

  (3)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补体活性片段或调节蛋白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各种受体,如C1q受体、C3b/C4b受体,H因子受体和C3a/C5a受体等。生理条件下,绝大多数补体固有成分均以酶原或非活化形式存在,只有被某些物质激活后,补体各固有成分才能按一定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多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补体各组分含量相对稳定,不因免疫而增加。补体固有成分中以C3含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以C1分子量最大,D因子分子量最小。补体固有成分对热不稳定,通常56℃作用30分钟即被灭活,在0~10℃条件下活性只能保持3~4天,故应保存在-20℃以下。

  第79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

  1.补体系统的概念

  补体系统是一组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及体液中的可溶性蛋白及一组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表面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

  2.补体系统的组成

  根据功能可将补体系统30多种蛋白分子分为3类:

  (1)固有成分

  指参与补体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①经典途径的C1、C4、C2;②MBL途径的MBL和丝氨酸蛋白酶;③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④共同末端通路的C3、C5、C6、C7、C8和C9。

  (2)调控补体活化的蛋白分子,其中存在于血清和体液中的可溶性蛋白分子有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H因子、I因子、S蛋白和血清羧肽酶等;存在于细胞表面,属于膜结合蛋白分子的有膜辅助因子蛋白、促衰变因子和同种限制因子等。

  (3)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补体活性片段或调节蛋白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各种受体,如C1q受体、C3b/C4b受体,H因子受体和C3a/C5a受体等。生理条件下,绝大多数补体固有成分均以酶原或非活化形式存在,只有被某些物质激活后,补体各固有成分才能按一定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多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补体各组分含量相对稳定,不因免疫而增加。补体固有成分中以C3含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以C1分子量最大,D因子分子量最小。补体固有成分对热不稳定,通常56℃作用30分钟即被灭活,在0~10℃条件下活性只能保持3~4天,故应保存在-20℃以下。

  第80题

  试题答案:E

  第81题

  试题答案:B

  第82题

  试题答案:D

  第83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2: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

  1.内科治疗

  (1)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2)无症状者定期复查;

  (3)预防心房颤动;

  (4)心绞痛可用硝酸酯类药物;

  (5)心力衰竭者应限盐;

  (6)小心使用洋地黄和利尿剂;过度利尿可因低血容量致左室舒张末压降低和心排血量减少,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故应小剂量应用利尿剂;

  (7)避免使用作用于小动脉的血管扩张剂,以防血压过低;

  (8)β受体阻滞剂也应该避免使用。

  2.外科治疗

  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方法。重度狭窄伴心绞痛、晕厥或心力衰竭症状为手术治疗的主要指征。无症状的重度狭窄患者,如伴进行性心脏增大和(或)明显左室功能不全时,亦应考虑手术。轻、中度无症状者无需手术。

  3.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临床应用范围局限,已少用。

  ☆☆☆☆☆考点1: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

  在我国,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最常见的瓣膜病,病因为风湿热,2/3的患者为女性。风湿热后2年形成二尖瓣瓣膜明显狭窄。单纯二尖瓣狭窄占25%,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占40%,常同时伴主动脉瓣损害。它的临床表现为:

  1.症状

  一般在二尖瓣口面积<1.5cm2(中度狭窄)时才出现明显症状。

  (1)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二尖瓣狭窄致左房压增高,肺淤血,因此最先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狭窄加重,在各种诱因(如感染,劳累)或快速房颤时,出现休息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

  (2)咯血:①突然咯出较大量鲜血,常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有时为首发症状。由于支气管静脉同时回流人体循环静脉和肺静脉,当肺静脉压突然上升时,可致粘膜下已淤血扩大而壁薄的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②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咳嗽伴血性痰或痰中带血丝;③急性肺水肿时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④肺梗死伴咯血。

  (3)咳嗽:支气管粘膜淤血水肿及左房扩大压迫左主支气管所致。

  (4)声嘶:扩大的左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神经所致。

  2.体征

  (1)重度狭窄常有“二尖瓣面容”,即双颧呈绀红色。

  (2)心脏体征:①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如前叶钙化僵硬,则第一心音减弱和(或)开瓣音消失。②心尖区有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常伴舒张期震颤;窦性心律时,由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促使血流加速,杂音于此时加强;房颤时,舒张晚期杂音消失。

  (3)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扩大的体征:①胸骨左下缘可扪及右心室收缩期抬举样搏动,P2亢进分裂。②肺动脉扩张时,于胸骨左上缘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③右室扩大伴三尖瓣关闭不全时,胸骨左缘第4、5肋间隙有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于吸气时增强,传导不超过腋中线。

  第84题

  试题答案:B

  第8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本题为记忆试题。AIDS病主要是血液体液传播,疟疾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乙脑主要由库蚊和按蚊叮咬传播。

  第86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8:高钾血症;

  血清血清钾超过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1.病因

  (1)进入体内或血液内的钾增多(口服或静脉输入氯化钾、服用含钾药物、组织损伤及大量输入库存较久的血液);

  (2)肾脏排泄功能减退(急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氨苯蝶啶)及盐皮质激素不足等;

  (3)经细胞的分布异常(酸中毒、应用琥珀酰胆碱以及注入精氨酸等)。

  2.临床表现:一般无特殊症状。

  (1)有时有轻度神志模糊或淡漠、感觉异常和四肢软弱等;

  (2)严重高钾血症有微循环障碍表现:皮肤苍白、发冷、青紫及低血压等;

  (3)常出现心跳缓慢或心律不齐,甚至心搏骤停;

  (4)高血钾、特别是血钾超过7.0mmol/L时,出现典型心电图改变:早期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为QRS增宽、PR间期延长。

  3.诊断

  对有引起高钾血症原因的病人,出现一些不能用原发病来解释的临床表现时,即应考虑有高钾血症的可能,并立即测定血清钾和进行心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心电图表现有早期T波高尖,QT间期延长,随后为QRS增宽、PR间期延长。

  4.治疗

  (1)尽快处理原发病及改善肾脏功能;

  (2)停止一切钾的摄入及输入;

  (3)降低血钾浓度:使血钾暂时进入细胞内,静注及静滴碳酸氢钠溶液;静滴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等;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并同时口服山梨醇或甘露醇,也可加10%葡萄糖溶液200ml保留灌肠;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4)对抗心律失常。

  ☆☆☆☆☆考点4:低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缺钠多于缺水,血清钠低于正常。细胞外液处于低渗状态。

  1.病因

  (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丧失,如反复呕吐、胃肠道长期吸引或慢性肠梗阻;

  (2)大创面慢性渗液;

  (3)肾排钠过多。

  2.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视觉模糊、软弱无力、脉细速,甚至神志不清、肌痉挛性疼痛、腱反射减弱、昏迷等。

  (1)轻度缺钠:乏力、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尿Na+减少。血清钠在130~135mmol/L。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g。

  (2)中度缺钠: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浅静肪萎陷、站立性晕倒。尿少,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血清钠在120~130mmol/L。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0.75g。

  (3)重度缺钠: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75~1.25g。

  3.诊断

  (1)依据病史及表现;

  (2)尿Na+和Cl-明显减少;

  (3)血清钠低于135mmol/L;

  (4)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非蛋白氮和尿素氮均有增高;

  (5)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

  4.治疗

  (1)积极处理病因;

  (2)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注射:轻度和中度缺钠时,按估计的缺钠程度补给,如体重60㎏病人,血清钠为130~135mmol/L,则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g,计需氯化钠30g,先补给1/2量即15g,加日需氯化钠量4.5g,总计19.5g,可以给5%葡萄糖盐水2000ml,此外再补日需量液体2000ml。氯化钠的另1/2(即15g),在第二天补给;重度缺钠时,因常有休克(低钠性休克),应先补足血容量后给以输入高渗盐水(一般为5%氯化钠溶液)200~300ml;

  (3)缺钠伴有酸中毒时,在补充血容量和钠盐后,经血气分析,酸中毒仍未完全纠正时,可给1.25%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或平衡盐溶液200ml;

  (4)尿量达到40ml/h后,应补充钾盐。

  第87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7:胃癌的诊断;

  胃癌在我国发生率占各种肿瘤之首位,好发于胃窦部(50%),其次为贲门,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

  1.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对可疑病人要提高警惕,避免延误诊断。以下情况应该特别注意:

  (1)中年以上,既往无胃病史,短期内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食欲减退、上腹隐痛、消瘦等,切不可轻易视为一般病情,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

  (2)原有胃病史,近期内症状加重,特别是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3)原因不明的黑便、呕血或咖啡样物、原因不明的贫血;

  (4)已确疹有胃溃疡、胃息肉或萎缩性胃炎,因有癌变可能,需定期复查;

  (5)因良性病变已行胃切除术多年,近期重新发现胃部症状也应详细检查。

  2.检查方法

  有上述情况之一,应作检查,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和胃液细胞学检查是三项关键性手段。据报道,三者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到98%。

  (1)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不仅对胃癌能作出定性诊断,还能作出定量诊断,是胃癌早期诊断的手段之一,确诊率达86.2%;

  (2)纤维胃镜检查:这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包括广角内窥、电视显示和超声检查。细胞学检查可用冲洗法涂片检查。与细胞学、开门见山理检查联合应用,大大提高诊断阳性率。

  应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包括不同充盈度的投照、粘膜纹显示、控制压力量的加压投照和双重对比等方法,其早期胃癌的确诊率可达89%。

  ☆☆☆☆☆考点4:急性穿孔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急性穿孔的诊断及治疗原则: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男性患者的球部前壁,胃穿孔多见于老年妇女的胃小弯。

  1.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男性患者的球部前壁,胃穿孔多见于老年妇女的胃小弯。

  多有较长的溃疡病病史,且近期症状加重,发作前常有暴食、进刺激性食物、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诱因。

  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呈刀割样,从上腹部开始,很快扩散到全腹;与原有的症状不同,使病人非常清楚地记得此次发病的明确时间;常伴有恶心、呕吐。

  体格检查:病人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全腹有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立位X线检查可发现有膈下游离气体。此外,还有发热、脉率增速、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征象。根据过去的溃疡病史和此次发病经过(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很快扩散到全腹,检查时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特别是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以及X线检查发现有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穿出气体或食物残渣,即能确定诊断。

  2.治疗原则:根据具体病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应证是症状轻、一般情况较好的单纯性空腹较小穿孔。以胃肠减压和针刺为主,配合输液和全身给抗感染药物纵使治疗措施。如治疗6~8小时后,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者,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适应证是饱食后穿孔、顽固性溃疡穿孔和伴有幽门梗阻、大出血、恶变等并发症者。手术方法有两类,单纯穿孔缝合术和彻底的溃疡手术治疗。

  第88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出现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合并症,预后不良。肝硬化病人一旦发生门静脉高压症常提示病变进入晚期。

  1.分流手术

  (1)脾肾静脉分流术:脾切除后,将脾静脉断端和左肾静脉的侧面作吻合;

  (2)门腔静脉分流术包括门腔静脉人工血管搭桥分流术:将门静脉直接同下腔静脉进行侧侧或端侧或搭桥“H”型吻合;

  (3)脾腔静脉分流术:脾切除后,将脾静脉断端和下腔静脉的侧面作吻合;

  (4)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流术:将髂总静脉分叉上方的下腔静脉断端吻合到肠系膜上静脉的侧面。还有人将下腔静脉直接同肠系膜上静脉进行侧侧吻合,或用自体静脉(切取一段右侧颈内静脉)移植、吻合于下腔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之间,即所谓“桥式”或“H”吻合术。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是采用介入放射方法,经颈内静脉插入穿刺导管,通过肝右静脉,在肝实质内穿刺门静脉右支或左支,建立门体通道后,放置6cm左右长的或扩张性血管内支撑,防止肝组织的回缩,以保持肝内门体分流通畅;分流口径一般达8~10mm。此方法虽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出血,对腹水的消失有较好效果,但远期通畅性较差,适应于肝功能较差的病人,或行断流术、分流术等治疗失败者。TIPSS虽然维持了门静脉进肝血流,但仍不能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此外,如何改进内支撑的结构,保持肝内门体分流通道的长期开放,不使发生阻塞,仍需进一步研究。

  2.断流手术

  方式很多,其中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最为有效。贲门周围血管可分成4组:

  (1)冠状静脉:包括胃支、食管支以及高位食管支。胃支较细,沿着胃小弯行走,伴行着胃右动脉。食管支较粗,伴行着胃左动脉,在腹膜后注入脾静脉;其另一端在贲门下方和胃支汇合而进入胃底和食管下段。高位食管支源自冠状静脉食管支的凸起部,距贲门右侧3~4cm处,沿食管下段右后侧向上行走,于贲门上方3~4cm或更高处进入食管肌层。特别需要提出的,有时还出现“异位高位食管支”,它与高位食管支同时存在,起源于冠状静脉主干,也可直接起源于门静脉主干,距贲门右侧更远,在贲门以上5cm或更高处才进入食管肌层;

  (2)胃短静脉:一般为3~4支,伴行着胃短动脉,分布于胃底的前后壁,注入脾静脉;

  (3)胃后静脉:起始于胃底后壁,伴着同名动脉下行,注入脾静脉;

  (4)左膈下静脉:可单支或分支进入胃底或食管下段左侧肌层。

  门静脉高压症时,上述静脉都显著扩张,高位食管支的直径常达0.6~1.0cm。彻底切断上述静脉,包括高位食管支或同时存在的异位高位食管支,同时结扎切断与静脉伴行的同名动脉,才能彻底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

  各种门腔静脉系统的分流手术由于将高压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导入下腔静脉,显著降低了门静脉系统的压力,使胃底、食管曲张静脉获得有效引流,因此预防和治疗复发出血的效果是肯定的。但是肝脏因而失去了部分门静脉血灌流,肠道吸收的毒性代谢产物绕过肝脏又使术后脑病的发生率上升。

  各种断流术,除了脾切除术本身可能因为减少了脾静脉血的回流对降低门静脉压力有利之外,都是通过阻断门静脉系统与胃底、食管曲张静脉间反常的血流联系,降低曲张静脉的压力来治疗和预防出血的。这可导致门静脉系统的压力上升,与曲张静脉之间压力差更易扩大,重新形成侧支通路,因而手术后复发出血率较高。而且断流手术后,门静脉压力上升,易于引发门静脉血流淤滞、术后腹水及胃粘膜充血、水肿等胃粘膜病变甚至出血的发生率上升。对于单纯由于血吸虫性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出血,脾切除附加断流手术有肯定治疗价值,要优先采用。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类病人肝脏储备功能多较好,与肝炎后肝硬化有本质差别。

  第89题

  试题答案:A

  第90题

  试题答案:B

  第91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2:颅骨线性骨折;

  1.诊断

  (1)头部外伤史:局部头皮肿胀、瘀斑、血肿或裂伤等。

  (2)X线头颅正侧位平片可以发现边缘清晰的、线状的骨折线。

  2.线状骨折的临床意义

  (1)提示伤者受暴力较重,合并脑损伤几率较高。

  (2)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沟或静脉窦处可能形成硬膜外血肿。

  (3)骨折线位于枕骨可能有后颅窝硬膜外血肿。

  (4)骨折线通过气窦可导致颅内积气,要注意预防颅内感染。

  第92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高危妊娠的诊断依据;

  妊娠期某种并发症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称为高危妊娠。高危妊娠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病理产科。

  凡符合高危妊娠范畴均可以诊断为高危妊娠。通常可从孕妇的病史、体格检查、特殊检查(仪器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所需要的诊断依据。此外,尚包括高危妊娠的特殊检查:

  l.孕龄及胎儿发育情况的估计

  确定孕龄对高危妊娠的处理有重要意义。通常推算预产期、估计胎儿发育情况。也可测量胎头双顶径、头臂径、股骨长、胸径和腹径等综合判断。

  2.妊娠图

  在每次产前检查时,将孕期母体体重、腹围及子宫长度、B超测得胎头双顶径值记录,制成一定的标准曲线,动态观察比较其增长情况,同时记录血压、尿蛋白、水肿、胎位及胎心率,可以估计胎儿的发育及大小,反映产妇及胎儿的情况。

  3.胎盘功能检查

  ①胎动;②雌三醇的测定;③尿雌激素/肌酐的比值;④血清胎盘泌乳素测定;

  4.胎儿成熟度检查

  观察子宫底高度及胎儿大小;测羊水磷脂酰胆碱/鞘磷脂比值了解胎儿肺成熟度;测羊水肌酐值了解胎儿肾成熟度;测羊水胆红素值了解胎儿肝成熟度;B型超声检查胎头双顶径值,胎儿成熟值为9.3cm。

  5.胎儿电子监测

  根据超声多普勒原理及胎儿心动电流变化制成的各种胎儿监护仪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可以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而不受宫缩影响。

  (1)胎心率的监测:用胎儿监护仪记录的胎心率可有两种基本变化,即基线胎心率及周期性胎心率。

  (2)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①无应激试验:本试验是以胎动时伴有一过性胎心率加快为基础,故又称胎心率加速试验。通过本试验观察胎动时FHR的变化,以了解胎儿的储备能力。一般认为正常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大于15bpm,持续时间大于15秒,称为反应型。异常是胎动数与胎心率加速数少于前述情况甚或胎动时无胎心率加速,应寻找原因。

  ②缩宫素激惹试验:其原理为用催产素诱导宫缩并用胎儿监护仪记录胎心率的变化。若多次宫缩后重复出现晚期减速,BFHR变异减少,胎动后无FHR增快,为阳性,提示胎儿缺氧。若BFHR有变异或胎动增加后FHR加快,但FHR无晚期减速,则为阴性。本试验一般在妊娠28~30周后即可进行。若为阴性,提示胎盘功能尚佳,1周内无胎儿死亡之虞,可在1周后重复本试验。若为阳性则提示胎盘功能减退,但因假阳性多,意义不如阴性大,可加测尿雌三醇值或其他检查以进一步了解胎盘功能情况。

  6.胎儿生物物理监测

  是综合胎儿监护及B型超声所示某些生理活动,以判断胎儿有无急性或慢性缺氧的一种监护方法,可供临床参考。

  7.胎儿头皮血pH值测定

  胎儿缺氧和胎儿酸中毒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产程中宫颈扩张1.5cm以上时,取胎儿头皮血作pH值测定亦是胎儿监测内容之一。此法常与胎儿监护仪联合使用,在发现胎心率变异减速、晚期减速或难以解释的胎心率变化时可用之。正常胎儿头皮血pH值在7.25~7.35之间,若pH值在7.20~7.24,提示胎儿可能存在酸中毒。pH值<7.20则胎儿有严重酸中毒的存在。

  8.羊膜镜捡查

  这是应用羊膜镜通过宫颈在胎膜处观察羊水性状的简单方法。看到受胎粪污染的羊水呈黄色、黄绿色甚至绿色,可诊断胎儿存在缺氧。胎死宫内时羊水呈棕色、紫色或暗红色混浊状。羊水过少或高位破膜则胎膜紧贴胎头。枕先露胎膜早破时可直接见到胎发。

  9.胎儿畸形的检查:B型超声显像,甲胎蛋白测定,染色体检查。

  第93题

  试题答案:C

  第94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6:卵巢肿瘤的病理分类;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因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卵巢恶性肿瘤的5年存活率仍较低,死亡率居妇癌首位,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肿瘤。

  1.上皮性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的50%~70%,其恶性类型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若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粘膜分化,形成粘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

  2.生殖细胞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0%~40%。生殖细胞来源于生殖腺以外的内胚叶组织。生殖细胞有发生所有组织的功能。未分化者为无性细胞瘤,胚胎多能者为胚胎癌,向胚胎结构分化为畸胎瘤,向胚外结构分化为内胚窦瘤、绒毛膜癌。

  3.性索间质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5%。性索间质来源于原始体腔的间叶组织,可向男女两性分化。性索向上皮分化形成颗粒细胞瘤或支持细胞瘤;向间质分化形成卵泡膜细胞瘤或间质细胞瘤。此类肿瘤常有内分泌功能,故又称功能性卵巢肿瘤。

  4.转移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10%。其原发部位常为胃肠道、乳腺及生殖器官。

  WHO组织学分级标准:①分化1级:高度分化;②分化2级:中度分化;③分化3级:低度分化。

  ☆☆☆☆☆考点7:卵巢肿瘤的病理;

  1.卵巢上皮性肿瘤

  发病年龄多为30~60岁。有良性、恶性和交界性之分。交界性肿瘤是指上皮细胞有增殖活跃及核异型,表现为上皮细胞层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

  (1)浆液性囊腺瘤:肿瘤多为单侧,表面光滑,囊性,壁薄,充满淡黄色清澈液体;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占40%~50%,多为双侧,半实质性,多房,腔内充满乳头、质脆、出血,囊液混浊。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与浆液性囊腺癌的预后不同,5年存活率前者达90%以上,而后者仅20%~30%。

  (2)粘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多为单侧,体积较大或巨大。多房,充满胶冻样粘液,少有乳头生长,偶可自行穿破;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癌占恶性肿瘤的10%,单侧多见,预后较浆液性囊腺癌好。

  (3)卵巢内膜样肿瘤:良性卵巢内膜样肿瘤比较少见。交界性瘤很少见。恶性者为卵巢内膜样癌,约占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10%~24%。镜下特点与子宫内膜癌十分相似,常并发子宫内膜癌。

  2.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青春期前的发生率占60%~90%。

  (1)畸胎瘤:成熟畸胎瘤属良性,占生殖细胞肿瘤85%~97%,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率为2%~4%,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未成熟畸胎瘤是恶性肿瘤。

  (2)无性细胞瘤:中度恶性的实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镜下见圆形或多角形大细胞,细胞核大,胞浆丰富,放疗特别敏感。纯无性细胞瘤的5年存活率可达90%。

  (3)内胚窦瘤:与人胚的卵黄囊相似,又名卵黄囊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产生甲胎蛋白,故患者血清AFP浓度较高,是诊断及治疗监护的重要标志物,预后差。

  3.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

  (1)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高峰年龄为45~55岁。能分泌雌激素,故有女性化作用。青春期前可出现假性性早熟,生育年龄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绝经后患者则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发生腺癌。

  (2)卵泡膜细胞瘤: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实性肿瘤,能分泌雌激素,有女性化作用。为良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甚至子宫内膜癌。卵泡膜细胞瘤少见,预后好。

  4.卵巢转移性肿瘤

  任何部位的原发性癌均可能转移到卵巢。常见的原发性癌有乳腺、胃、结肠、生殖道、泌尿道以及其他脏器等,占卵巢肿瘤的5%~10%。库肯勃瘤为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为胃肠道;为双侧性,中等大小,保持卵巢原状或呈肾形;无粘连,实性,胶质样,多伴腹水;镜下典型的印戒细胞,含粘液,预后差。

  第95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5:侵蚀性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部位,具有恶性肿瘤行为。多发生于葡萄胎术后6个月内,早期表现为局部直接蔓延,部分病例亦可经血行播散转移至肺及其他器官。

  1.病理特点

  有绒毛结构存在,滋养细胞高度增生伴分化不良,组织有出血坏死。

  2.临床表现

  葡萄胎术后半年内阴道流血,早期可仅表现为子宫仍大于正常;若穿破子宫肌层可出现内出血症状及体征,或盆腔包块(阔韧带内血肿)等。若有阻道及肺转移亦可发现有阴道紫蓝色转移结节及咯血等肺转移灶的相应症状体征。

  3.诊断

  (1)病史及临床表现:葡萄胎术后半年内阴道出血、子宫长大等。

  (2)HCG监测:葡萄胎术后8周连续测定β~HCG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或下降后又上升。

  (3)B超检查:子宫肌壁内有局灶性或弥漫性光团,或光团与暗区相间的蜂窝样病灶(肌壁内转移灶)。

  (4)其他部位转移灶:X线胸片见双肺有转移灶。

  根据以上几点即可确立诊断。若作手术切除子宫肌壁转移灶或子宫外转移灶,病理检查见绒毛退变痕迹可确诊。

  4.治疗

  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尤其是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几乎完全替代了手术,但手术治疗在控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切除残存或耐药病灶方面仍占重要地位。

  (1)化疗:所用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更生毒素(KSM)、氨甲蝶呤(MTX)、环磷酰胺(CTX)等。用药方案选择:低度危险通常用单药治疗(5-FU,MTX);中度、高度危险宜用联合化疗(5-FU+KSM),(MTX+KSM+CTX);耐药病例则用EMA-CO方案。停药指征:化疗需持续到症状体征消失,HCG每周测定一次,连续3次在正常范围内,再巩固2个疗程,随访年无复发者为治愈。

  (2)手术:病变在子宫,化疗无效者可切除子宫,手术范围主张行子宫全切及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年轻未育者尽可能不切子宫,以保留生育功能;必须切除子宫时,视情况决定保留卵巢与否。

  5.预后及随访

  预后较绒癌好,多数可用化疗治愈并保留生育能力。应严密随访2~3年,1年内每月一次,1年后每3月一次,3年后每年一次至5年。内容同葡萄胎。

  第96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新生儿生后不久即排尿,最迟可延迟至生后36小时左右。1.5~3岁小儿主要通过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和会阴肌而非逼尿肌来控制排尿;3岁时小儿已能通过控制膀胱逼尿肌收缩来控制排尿,若不能控制膀胱逼尿肌收缩,则可能出现白天尿急尿频,偶尔尿失禁和夜间遗尿,称为不稳定膀胱。

  婴幼儿排尿次数较多,每日10~20次左右,应视为正常生理表现,学龄前和学龄儿,每日排尿6~7次,与成人相仿,正常新生儿尿量1~3ml(kg.h),每小时小于1.0mgl/kg为少尿,每小时小于0.5ml/kg为无尿。6月婴儿每日排尿400~500ml,幼儿为500~600ml,学龄前儿童600~800ml,学龄儿童800~1400ml,当一昼夜尿量小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小于300ml,婴幼儿小于200ml时,即为少尿,一昼夜尿量小于30~50ml时称为无尿。

  正常情况下小儿尿色呈淡黄色,新生儿出生后1~2天尿色较深略浓,因含粘液和较多的尿酸盐,尿酸盐分解可使尿布染成淡红色;以后即较清。正常婴幼儿尿在寒冷季节放置后可有盐类结晶而使尿变为混浊,加热或加酸后尿即变清,应与脓尿、乳糜尿鉴别。正常新生儿尿中含尿酸盐多使尿呈酸性,婴幼儿尿接近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为5~7。正常新生儿尿比重较低,为1.006~1.008,尿渗透压平均为240mmol/L,婴幼儿尿渗透压为50~600mmol/L,儿童尿渗透压通常500~800mmol/L,尿比重通常为1.010~1.025。正常儿童尿中可排泄微量蛋白,正常排泄量小于100mg/d,超过200mg为异常。正常儿童新鲜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小于3个/HP,白细胞小于5个/HP,管型不出现。12小时尿Addis计数:红细胞小于50万,白细胞小于100万,管型小于5000个为正常。

  第97题

  试题答案:A

  第98题

  试题答案:C

  第99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4:权利与义务;

  伦理的权利与义务概念同政治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政治法律范围内,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公民或法人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就可以依法行使的一定的权利、享受一定的利益。在道德领域,义务与权利同样是相对应的,但伦理学强调义务不以权利为前提。在道德领域,处理权利义务的关系时,不能把二者的关系绝对化、简单化,不能认为有权利就尽义务,没有权利就放弃责任。如果把获得权利看成是义务的条件,把得到某种权利作为尽义务的前提,就不是真正的履行道德义务,就不可能实现道德义务和权利的统一。医德范畴中的权利指的是医患双方在医学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行使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它既指医务人员行使的权利、承担的义务,也包括病人应该享受的利益。

  1.医生的道德权利:一般来说,法律权利本身也是道德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1条规定的法律权利就是医师的道德权利: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检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3)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6)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2.医生行使权利时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1)行使权利的自主性。医生的诊治权是不受他人的指使和控制,而是出于维护病人的健康和整个社会所赋予的医学目的,是完全自主的;

  (2)行使权利的权威性。权威性是由医生职业的严肃性和医术的科学性决定的;

  (3)行使权利的特殊性。为了诊治的需要,医生有权得到关于病人的现病史、既往病史、遗传史、生活方式甚至能与疾病的诊断有关的个人隐私等信息。医生有宣告病人的死亡权,这种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

  另外,医生还享有更广泛的道德权利,最主要的是特殊的干涉权,即医生在特殊情况下,限制患者的自主权利,以确保患者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权益,医生的这个权利称为“医生的特殊干涉权”。但是,医生的特殊干涉权不是任意行使的,只有当患者自主性与生命价值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以及社会公益发生矛盾时,医生使用这种权利才是正确的。特殊干涉权只有在以下范围内才有效:

  (1)精神病患者、自杀未遂等患者拒绝治疗时,甚至患者想要或正在自杀时可强迫治疗或采取约束措施控制其行为;

  (2)对需要进行隔离的传染病患者的隔离;

  (3)在进行人体试验性治疗时,虽然患者已知情同意,但在出现高度危险的情况时,医生必须中止试验以保护患者利益;

  (4)危重病患者要求了解自己疾病的真相,但当了解后很可能不利于诊治或产生不良影响时,医生有权隐瞒真相。

  3.医生的道德义务:《申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2条规定的医师的法律义务,同时也是基本的道德义务。这些道德义务包括: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3)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另外,在第24、26、27、28、29等条中还规定了医师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对患者交代病情时避免引起对患者的精神压力、产生不利的后果、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当利益、遇有灾情疫情等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应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等义务。

  第100题

  试题答案:A

  相关推荐:

  2014年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2015年执业医师考试合理利用生物钟提高记忆力

  2015临床执业医师《儿科学》复习精讲全十二章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临床执业医师
共计769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18920人在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54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38471人在学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2982课时
讲义已上传
24795人在学
中医执业医师
共计8422课时
讲义已上传
157826人在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1445课时
讲义已上传
3578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距离2024年考试还有
2024年技能考试:6月15日开始
执业医师考试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执业医师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执业医师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执业医师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执业医师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选课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