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2 页:参考答案 |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两个区域之间的分压差是气体扩散的动力,分压差大,扩散快。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吸气末与呼气末时,肺内压和大气压相等。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如果比值增大,这就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不足,部分肺泡气未能与血液气充分交换,致肺泡无效腔增大。故答案选择E。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平静吸气时及用力吸气时,胸廓在呼吸肌的收缩作用下容积增大,气体进入肺,此时肺的回缩力和胸廓的回缩力成为了吸气的阻力。在平静呼气时则成为动力。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此题只是考察了VA/Q这个常数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单位时间内的肺通气量/血流量,平均值是0.84。
VA/Q可作为衡量肺换气功能的一个指标。
由于重力作用,肺内负压自上而下降低,通气亦自上而下降低;由于重力作用,肺毛细血管血流量自上而下升高。故肺尖部VA/Q比值右高达3以上,肺底部则可低至0.6。运动时,由于肺血流量增大,尤其是肺上部的血流量增加,使全肺的VA/Q得以改善。
VA/Q的自身调节
生理状态下,局部PaO2降低,引起局部肺血管收缩,减少通气不良区域的血流量,使通气增多区域可以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病理状态下,会引起广泛的肺血管收缩(注:其血管平滑肌含KV为主),还使心、脑血管扩张(注:其血管平滑肌含KCa和KATP为主)。
生理状态下,局部PCO2降低,引起局部支气管收缩,使吸入的气体更多的分布到血流较多的区域。
以上PaO2和PCO2引起的自身调节有利于维持VA/Q比值。
VA/Q比值增大,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
VA/Q比值减少,意味着发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注:肺气肿、肺大疱、肺栓塞等疾病时发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COPD时,即有功能性又有病理性(类似解剖性)动-静脉短路。
无论VA/Q增大或减少均可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气道阻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气流量所需的压力差。管径增大,阻力减小,管径减小,阻力增大。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肺弹性阻力来自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内侧的液体层同肺泡内气体之间的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两者均使肺具有回缩倾向,故称为肺扩张的弹性阻力。肺组织的弹性阻力仅约占肺总弹性阻力的1/3,而表面张力约占2/3,因此,表面张力对肺的张缩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肺的顺应性与肺的弹性阻力成反变关系。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时间肺活量为单位时间内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测定时,让受试者先作一次深吸气,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气体,同时分别测量第1、2、3s末呼出的气量,计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分别称为第1、2、3s的时间肺活量,正常人各为83%、96%和99%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所以是评论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令被测者尽力作深、快呼吸时,被测者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最大随意通气量。最大随意通气量反映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达到的通气量,是估计个体能进行最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之一。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肺顺应性是指单位压力改变时所引起的肺容积的改变。肺顺应性降低见于:①限制性肺疾病,包括各种类型肺纤维化、胸膜纤维化等。②肺泡充填性疾病,如肺水肿、肺充血、肺泡出血、肺泡蛋白沉着症等。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CO2刺激呼吸运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中枢化学感受器在CO2引起的通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的敏感性较外周化学感受器高,约为后者的25倍。但由于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限制了它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因此,血液中的H+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而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有效的刺激物。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黑-伯氏反射)的传入神经,该反射的主要生理作用是配合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及时切断吸气,防止吸气过长过深,从而调整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当迷走神经被破坏时,该反射作用即消失,表现为呼吸加深变慢。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很早就知道,在麻醉动物或人,动脉血液的PCO2降到很低水平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因此,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基本活动是必要的。实际上,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最重要的生理化学因素。
CO2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血液中的H+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刺激呼吸运动;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有效的刺激物。
动脉血PO2的改变对正常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不大,仅在特殊情况下低O2刺激才有重要的意义,如严重的肺气肿等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低氧对外财中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成为驱动呼吸运动的主要刺激因素(因此临床氧疗多用低浓度、低流量吸氧,否则可能引起呼吸暂停)。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刺激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外周化学感受器分布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在调节呼吸运动和心血管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感受的刺激是PO2,PCO2,H+。当H+升高时,外周化学感受器还可因H+进入其细胞内而受到刺激,引起传入神经动作电位频率增高,进而兴奋呼吸运动,使呼吸加深加快。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每分钟流经它们的血量约是各自重量的20倍,即每100克组织的血流约为2000ml/min(每100克脑的血流量约为54ml/min),它们的动脉与静脉之间血液PO2的差几乎为零。即在一般情况下,外周化学感受受器基本上始终处于动脉血液(而不是静脉血液)环境中。
通过实验证明,经过颈动脉体的灌流液PO2下降,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频率增加。如果保持灌流液PO2在100mmHg,仅减少对颈动脉体灌流量,其传入冲动也增加。因为当血流量减少时,颈动脉体从单位体积血液中报取O2的量相对增加,所以细胞外液的PO2因供O2而下降。所以传入冲动依然增加。
但当机体因某种原因(如贫血和CO中毒)缺氧时,血O2含量虽然下降,但PO2仍正常,只要血流量充分,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并不增加。
所以,当机体缺氧时,化学感受器所感受的刺激是动脉血的PO2下降,而不是动脉血O2含量的降低。
1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CO2在血中主要以化学结合方式运输。化学结合运输的CO2分为两种形式:HCO3-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HHbNHCOOH)的方式。HCO3-的方式占CO2运输总量的88%。
1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2,3-二磷酸甘油酸增加时,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合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
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氧分压为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简单地可以理解为局部氧气的浓度。在人体中,氧气的扩散首先是从肺泡进入到动脉血,由红细胞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由此可见,氧气的扩散方向就是氧分压的分布梯度,因此,肺泡气中的氧分压最高。
2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一定水平的PCO2是兴奋呼吸中枢,维持呼吸运动的所必需的,CO2是呼吸调节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素。吸入气中CO2稍微增加,就会使呼吸加深加快,通气量增加,但是吸入气的CO2超过一定比例,会造成体内CO2蓄积,抑制中枢和呼吸运动。
2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使曲线右移的因素:①PH值↓ ②CO2分压↑ ③温度↑的影响 ④2,3-二磷酸甘油↑。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