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型题
1. 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
A.耐热且抗原性强B.均由细菌合成后分泌至胞外C.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
D.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E.可引起DIC
2. 细菌侵袭力由下列哪些因素构成?
A.粘附因子或粘附素B.菌毛和脂磷壁酸C.细菌的内、外毒素
D.细菌的侵袭性酶E.细菌的表面结构
3.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
A.发热反应B.神经毒作用C.DIC D.食物中毒E.细胞毒作用
4. 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D.毒素E.分解代谢产物
5. 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有:
A.荚膜B.芽胞C.鞭毛D.菌毛E.包膜
6. 关于外毒素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均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其毒性作用大致相同C.多数外毒素有A、B两个亚单位D.均经
60℃30分钟灭活E.不可用鲎试验进行检测
7. 关于细菌感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感染源系指病人、病畜和带菌物品
B.内源性感染菌多属体内正常菌群
C.隐性感染者无临床表现,也无传染性
D.感染源来自体内和体表的称内源性感染
E.只要细菌有侵袭力即可引起机体感染
8. 隐性感染的特点为:
A.无明显临床症状B.无传染性C.产生亚临床感染
D.无特异免疫力产生E.感染率较低
9. 细菌致病性的含义包括:
A.细菌致病性质B.细菌致病的对象(宿主)C.细菌致病的能力
D.细菌致病的部位E.细菌致病的途径
10. 细菌的毒力包括:
A.侵袭力B.内毒素C.类毒素D.外毒素E.粘附
11. 决定感染后果的因素有:
A.机体的免疫力B.细菌的毒力C.细菌的数量D.细菌的种类E.细菌的染色体
12.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
A.毒血症B.败血症C.脓毒血症D.菌血症E.内毒素血症
13. 病毒感染细胞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杀死细胞B.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C.形成包涵体
D.细胞转化E.细胞增殖
14.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包括:
A.慢性感染B.潜伏感染C.隐性感染
D.慢发病毒感染E.水平感染
15. 病毒侵入机体的三大门户包括:
A.血流B.呼吸道C.消化道
D.皮肤粘膜E.神经纤维
16. 机体在抗病毒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干扰素B.中性粒细胞C.致敏T细胞
D.中和抗体E.抗毒素
17. 机体清除靶细胞的机制是:
A.CTL的直接杀伤作用B.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C.ADCC效应
D.Mφ及其细胞因子的作用E.NK细胞的杀伤作用
18. 感染后能获得持久免疫力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B.乙脑病毒C.腮腺炎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E.鼻病毒
19. 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是直接针对:
A.病毒表面成分
B.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的病毒蛋白
C.宿主细胞膜上的病毒特异性蛋白
D.病毒相关的酶类
E.病毒的核酸
20. 感染后获得较持久免疫的因素包括:
A.产生病毒血症B.病毒型别单一C.病毒抗原性稳定
D.反复发生感染E.对异型有交叉免疫力
21. 干扰素诱生的抗病毒蛋白包括:
A.蛋白激酶B.神经氨酸梅C.2′~5′A合成酶
D.脱氧胸嘧啶激酶E.磷酸二酯酶
22. 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包括:
A.有种属特异性B.间接作用C.发挥效应早
D.广谱抗病毒作用E.低毒性
X型题:
1.CD 2.ABDE 3.AC 4.CD 5.ACD 6.CE 7.BD 8.AC 9.ABCDE
10.ABDE 11.ABCD
12.ABCDE 13.ABCDE 14.ABD 15.BCD 16.ACD 17.ABCDE 18.ABCD 19.AC
20.ABC 21.ACE 22.ABCDE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