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常用的心理测验与临床评定量表
一、智力测验
(一)智力的一般概念与智力单位
智力一词应用广泛,尚无公认的标准定义。目前许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智力是人的一般心理因素的总合。智力与人的生物学遗传因素有关,也受后天环境及学习因素的影响。
智力单位是在智力测验中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尺度。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表示法,分别为智商(IQ)表示法、百分位法和智力等级水平划分。最常用的是智商。智商有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是“年龄智商”,也称为“比率智商”,它是以一个人的年龄为参照标准来对智力进行衡量。年龄智商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在对比奈量表进行修订时提出来的,其计算方法为:IQ=MA/CA×100。公式中MA为智力年龄,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所达到的水准,在智力测验中以取得的成绩为标志;CA为受试者测验时的实际年龄。由于一个人的智力在成年时不会随着实际年龄持续增长,因此年龄智商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很大限制,它不适合用于成年人。 后来韦克斯勒(Wechsler)在编制智力测验时发展了“离差智商”来取代“年龄智商”。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为:IQ=100+15(x-X)/SD。100指每个年龄组的IQ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x为受试者的成绩,X为常模样本成绩的平均数,SD为常模样本成绩的标准差。(x-X)/SD实际上是标准分(Z分数)的计算公式,离差智商公式是标准分的变换形式。
(二)常用的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克斯勒于1939年编制了,Wechsler-Bellevue量表(简称W-BI),1995年W-BI经修订后成为目前使用的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按照WAIS的格局,韦克斯勒于1949年和1967年先后编制了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这样,三个量表相互衔接,可以对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的智力进行测量,便于前后比较。1981年以后,我国龚耀先、林传鼎、张厚粲等先后对上述三个量表进行了修订,产生了便于我国文化背景使用的韦克斯勒量表。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而每个分量表又含5~6个分测验,每一分测验集中测量一种智力功能。这与比奈量表将测查不同智力功能的混合排列是不同的。 言语分量表包括常识、领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算术、相似性(测抽象概括能力)、词汇和数字广度等一些分测验,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人的言语能力,根据测验结果可以得出言语智商。操作分量表包括数字符号(译码)、图画补缺、木块图形,图片排列、物体拼凑、迷津等分测验,测验结果可以得出操作智商,而两个分量表合并还可以得出总智商。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与比奈量表一样也是一种个别测验,测验程序比较复杂,但因量表的分类较细,较好地反映了一个人智力全貌和各个侧面,、临床上对于鉴别脑器质性障碍与功能性障碍的病人也有一定作用。此外,一些分测验(如数字广度、数字符号、木块图等)成绩随衰老而降低,可作为脑功能退化的参数。
[例题]患者,男性,18岁,一位来自美国的从小在美国生活的华裔青年,但是语言表达和行为均出现不像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如在中国测试该患者的智力水平,我们可选用的智力量表最好为
A.WAIS
B.瑞文渐进测验
C.斯坦福-比奈量表
D.MMPI
E.WISC
『正确答案』B
二、人格测验
人格指人的个别性,包括能力、兴趣、气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而尤以后两方面起主导作用。人格测验的形式比较庞杂。大体分客观性测验和投射性测验两大类。
(一)客观性测验
这类测验主要采用问卷法,测验由一些问题或命题组成,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标准答题纸上做出选择。结果按标准记分键计分(可通过机读方式或套板)。通常这类测验也可采用团体测验方式进行。常用的客观性测验如下: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MMPI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Hathaway和MeNinley两人根据精神病临床需要于1943年编制而成的。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临床)等方面。
MMPI临床中常用其中399个题目。测验分为14个分量表,其中4个是效度量表,10个为临床量表,主要从精神病学角度测量人格结构。
2.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
16PF为卡特尔(Cattell)于1949年编制,通过因素分析法得出16个人格因素,含180多个题目。量表包含乐群、聪慧、稳定、恃强、兴奋、有恒、敢为、敏感、怀疑、幻想、世故、忧虑、实验、独立、自律和紧张16个因素的内容,可对人的多个侧面的特征进行评估。此外,16PF还有8个二级因素,可对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测量、16PF已在我国试用,对于选拔人才和职业咨询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EPQ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Eysenck)于1952年在伦敦编制,目前在国际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EPQ分为成人和儿童两个版本,可分别对成人(16岁以上)和儿童(7~15岁)的人格特征进行测评。测验包含三个维度四个分量表,共90多个题目。20世纪80年代我国心理学家龚耀先、陈仲庚等教授分别对EPQ进行了修订,形成了+88个项目(龚耀先,湖南)和85个项目(陈仲庚,北京)的两种EPQ版本(成人)。龚耀先教授还修订了儿童版的EPQ. EPQ的四个分量表分别为:①E量表(内-外向量表),主要测量人格的外显或内隐倾向。②N量表(神经质量表),测情绪稳定性。高分者对外界的刺激敏感,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③P量表(精神质量表),测潜在的精神特质,或称倔强。艾森克认为精神质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分数高者表现为比较孤独、不合群,具有一定的攻击倾向,社会适应水平较低。④L量表(掩饰量表),也称“测谎”,为效度量表。测受试者的掩饰或防御倾向,分数过高则表示测量的可靠性较差,影响结果评定。
EPQ的结果还可导出相应的气质类型。由于其简便易做,目前在临床、科研等方面应用较广泛。
(二)投射性测验
投射性测验与精神分析的理论有关。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一事物的感知、联想或反应有时是由潜意识或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所决定的。测验的方法是把一些模糊的云雾状墨迹或无一定意义的图像或不完整的句子呈现给受试者,让受试者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体验来解释、说明及联想,以诱导出受试者的经验,使他的人格特点能“投射”到这些测验材料上。
1.洛夏墨迹测验 洛夏墨迹测验是将十张模糊、无确定形状的墨迹图片(有些是彩色的)呈现给受试者,让其看这些墨迹“象”什么。记录回答的时间及受试者所指出的形状、部位、说出的内容、颜色及根据,再按照一定的计分原则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则可得出有价值的资料。
2.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AT)则是用一些有一定主题的图片来进行测量。这些图片没有特定意义,测验时让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每一张图画讲一个故事。故事不能太短,要有对事件、人物的描述、评论及结局等。以此来反映受试者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情绪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