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一、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它在心理治疗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关于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将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1.潜意识 又名无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人类的本能及原始冲动。潜意识是人类心理原动力所在,其活动是遵循“享乐原则”。
2.前意识 即当前未曾注意到,但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潜意识内的观念首先进入前意识才能到达意识层。
3.意识 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是当前注意到的感知外界各种刺激的心理活动。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层。
(二)关于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从精神功能上把人格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原我)、自我及超我。
1.“本我” 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满足,是人格结构的基础,是无意识的最深层,是生来即有的。“本我”的内容除带有原始的、人类共有的特性外,还具有个体的特征。“本我”不顾及“现实标准”,它只能通过自我间接地表现出来。“本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 是意识状态下的自己。“自我”的功能主要有检查现实、适应环境、区分主观与客观的界线、控制情感及本能活动以及对体验进行综合判断。“自我”可以按“现实原则”确定是否应该满足“本我”的各种要求。
3.“超我” 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具有自我控制与道德监察的功能。“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超我”的活动遵循“道德原则”。
(三)关于心理发展
弗洛伊德强调幼年阶段不利的心理发展或挫折对人格特征及成年后心理疾病形成有重要影响。从婴儿到成年性本能可以分为以下不同阶段:
1.婴儿期(口欲望) 婴儿通过口部的吸吮获取营养,满足本能欲望。
2.幼儿期(肛欲期) 此时的儿童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排便,并由此接触到一些新的体验,例如自主与克制、占有与给出,也包括干净及条理性等体验。
3.学前期(崇拜性器期) 此期的儿童发现了自己和别人的性标志,并感受到父亲和母亲有一个共同的成年人的生活区域。
4.青少年期(潜伏期) 儿童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学习和游戏。儿童的性本能大大降低,进入一个“性的沉寂”时期。这时尽管性本能受到了压抑,在过去阶段中的性方面的记忆仍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
5.成年期(生殖期) 开始对异性、社交活动、婚姻和成家以及职业感兴趣。这一阶段中是通过亲吻、爱抚以及性交等活动来满足潜伏期阶段中的性冲动。这一阶段会一直延续到更年期,直到生命的终结。
二、行为主义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受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启发,在1913年发表《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创立了行为主义的理论。
行为主义的心理治疗把着眼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或可描述的心理状态,充分利用“学习”的原则来改善非功能性或非适应性的心理与行为。俄国的谢切诺夫强调反射学说,他提出:“所有动物和人类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反射的”。巴甫洛夫所做的狗的实验,其发现铃声这个无关刺激可以由于食物的强化而逐渐成为食物的信号,以后单独的铃声也能引起唾液的分泌,这就是著名的经典的条件反射的实验。从一个无关的刺激转换为具有某种信号属性的过程,也是一个潜在的新行为模式的形成过程。心理学家华生受俄国生理学家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人的行为,不管是正常或病态的行为,适应性或非适应性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华生于1920年曾发表他们的临床实验结果。他们让一个9个月大的男孩跟一只白老鼠接近,每当男孩看到白老鼠接近时实验者就制造不悦的噪声(如猛击铁棒),经过这样的几次结合后,每当白老鼠出现时,男孩就会哭闹,出现紊乱的表现。此后观察这男孩不但怕老鼠而且还泛化到其他白色有毛的动物身上去了。这是经过实验制造的人为的“恐怖症”,也证实了“惧怕”的行为(或非适应性的精神症状)可经过“学习”而产生。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进行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在一个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金纳箱中,安放有一个杠杆装置和一个食物盘。如果按压杠杆,就会有食物落入盘中。把一只饥饿的小白鼠放入箱中,它在寻找食物时可能偶尔碰了杠杆而获得了食物。如果这种偶然重复几次,小白鼠就会主动按压杠杆。也就是说它学会了按压杠杆而获得食物的行为,食物是对按压杠杆的奖励。因此也称为“奖励性学习”。
习题
刚入学的小学生看到别的孩子打扫卫生得到老师的表扬,也主动打扫卫生,在受到老师的表扬后,他经常自动打扫卫生。对其行为过程结果最全面合理的理论解释是
A.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B.经典条件反射和强化
C.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
D.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E.社会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