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诊断
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为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诊断时应重视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详细体检、化验,注意心、肺、肝、肾功能。排尿困难症状结合诸项检查,可明确诊断。
1.IPSS评分
1995年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推出了IPSS评分体系,力图将症状学量化便于比较和协助诊断,也可作为治疗后评价标准。该体系通过6个问题回答确定分数,最高达35分,目前认为7分以下为轻度,7~18分中度,18分以上为重度,需外科处理。临床诊断中可采取此评分体系协助诊断。
2.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为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在膀胱排空后进行。应注意前列腺的界限、大小、质地。前列腺增生时,腺体可在长度或宽度上增大,或二者均有增大,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质地为中等硬度而有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临床用不同方法描述前列腺增大的程度。Rous(1985)提出直肠指诊前列腺大小分度及估重法:①Ⅰ度腺体大小达正常2倍,估为20~25g;②Ⅱ度腺体为正常的2~3倍,中央沟可能消失,估重为25~50g;③Ⅲ度腺体为正常的3~4倍,指诊刚能触及前列腺底部,中央沟消失;④Ⅳ度腺体超过正常的4倍,指诊刚不能触及前列腺底部,一侧活动两侧沟消失,估重为75g以上。
但直肠指诊估计前列腺大小有一定误差。如中叶突向膀胱,直肠指诊时前列腺腺增大则不明显。同时,直肠指诊如发现前列腺上有可疑硬结,应作针刺活检,以排除前列腺癌。同时应注意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3.超声波检查
用B型超声波检查,观察前列腺的形态、结构及前列腺癌。常用的方法有经直肠及经腹超声检查。前者较准确但设备要求高,后者简单可普及。
经直肠超声波检查时还可以从排尿期声像图,判断尿道的变形、移位,了解下尿路梗阻的动态变化,也可观察治疗后状态。
经腹超声波检查在国内应用较普遍,观察腺体内部结构不如经直肠超声波检查。测出前列腺的前后、左右、上下三径线后,按简化公式测算:前列腺体积=0.52×(三径线的乘积)。愈大的前列腺愈趋向于圆球体,测算的体积及重量愈准确,但由于外科包膜厚度不同,切除的腺体标本重量必小于超声波所测重量。
4.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较完整地对排尿功能作出客观评价。其中,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及尿量意义较大。最大尿流率为重要的诊断指标。应注意尿量对最大尿流率结果的影响。检查过程中排尿量为250~400ml者为本项检查的最佳尿量,150~200ml者为最小尿量。就多数50岁以上男性而言,最大尿流率15ml/s即属正常。
测定尿流率时,同步进行膀胱测压有助于判断逼尿肌功能及其损害程度,以准确掌握手术时机。下尿路梗阻后,如逼尿肌持续有无抑制性收缩,将会进展为低顺应性和高顺应性膀胱,手术后尿流率虽恢复正常,但逼尿肌功能有时却难以恢复。
前列腺增生患者因排尿不畅、充血和炎症等原因,测尿流率时难以保持尿量在200ml以上。吴阶平等(1982)根据排尿时间与排尿量关系密切并与排尿阻力成正比,最大尿流率与排尿阻力成反比的规律,提出了相对排尿阻力的概念,即RVR=T/MFR。RVR为相对排尿阻力,T为时间,MFR为最大尿流率。RVR随年龄趋于增加。年龄小于49岁者RVR为1.6,大于50岁者≤2.2为正常范围,前列腺增生引起下尿路梗阻时,RVR均在正常值以上。
5.残余尿测定
由于膀胱逼尿肌可通过代偿以克服增加的尿道阻力,将膀胱内尿液排空,因此在前列腺增生早期无残余尿也不能完全排除下尿路梗阻的存在。一般认为残余尿量达50~60ml即提示膀胱逼尿肌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
排尿后导尿测定残余尿较准确。用经腹超声测定残余尿方法简便,患者毫无痛苦,且可重复进行。但残余尿量少时则测量不够准确。行静脉肾盂造影时,在膀胱充盈期及排尿后各摄片一张以观察残余尿的方法因不能定量,实用价值不大。同位素浓度测定,即浓度定量,可根据不同浓度溶液容量的方法测定,为最准确的方法,但难以普及。
6.泌尿系造影
前列腺增生时,膀胱底部可抬高、增宽,静脉尿路造影片上可见两侧输尿管口间距增大,输尿管下段呈钩形弯曲,如有肾和输尿管积水多为双侧性,但扩张程度也可能并不一致。膀胱区可见突出的充盈缺损,为前列腺突入所致。
7.膀胱镜检查
正常人精阜至膀胱颈部的距离约2cm,颈部呈凹面,后唇平坦。前列腺增生时后尿道延长,颈部形态随各叶增生程度而改变,自凹面消失至腺叶凸出。尿道受压变为裂缝。膀胱底部下陷,输尿管口间距及与膀胱颈距离增宽。输尿管间嵴可肥厚,膀胱壁有小梁、小房或憩室形成。
8.其他
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无特殊价值,但可协助鉴别早期前列腺癌。
临床中本症的诊断主要靠病史、直肠指诊及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在必要时施行。要进一步了解有无上尿路扩张及肾功能损害,有无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疾病。最后估计全身情况及决定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