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 virus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致弛缓性肢体麻痹多见下肢俗称小儿麻痹。分3个血清型I、II、III,以I型多见。
1、脊髓灰质炎病毒生物学特性符合肠道病毒的特点。
2、致病性和免疫性
■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致病机制: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先在局部淋巴结和肠淋巴结中增殖,90%的人病程到此为止,是隐性感染,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约5%的感染者病毒释放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在全身淋巴组织增值,再次释放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病程到此为止为顿挫感染,患者会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1-2%的人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等神经组织,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或肢体麻痹,以下肢多见,可为暂短性也可为永久性的,个别可因延髓麻痹而死亡。
3、防治:口服减毒活疫苗。
轮状病毒
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最重要病原体,可导致死亡。B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由我国学者于1983年首次发现。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球形,二十面体对称,双层衣壳, 无包膜,病毒外形呈车轮状,故得名。
2、分型:7个学清型(A-G组、A组最常见)
3、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腹泻,粪口途径。6月—2岁婴幼儿严重腹泻(A组),是导致婴幼儿死亡重要原因之一(脱水、酸中毒)。儿童及成人常见隐性感染(B组)。免疫力不牢固,可重复感染。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成绩查询、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