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梗死
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称为缺血(ischemia)。由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或器官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infarction)。
(一)梗死的病因和条件
1.病因
(1)血栓形成 (2)动脉栓塞
(3)动脉痉挛 (4)血管受压闭塞
2.梗死形成的条件
梗死形成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1)组织血管的类型 (2)血流阻断的速度
(3)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4)血的含氧量
3.梗死的类型与形态
梗死是局部组织器官中血管阻断所致,梗死的范围及肉眼形态与该器官血管的分布有关。如肺、肾、脾等,一旦其中一条动脉阻塞发生梗死,梗死灶也常呈锥体形或楔形,切面呈三角形,尖端指向被阻塞的动脉,底部靠近器官的表面。而心肌梗死形状多呈不规则状,故肠梗死呈节段形。
(1)贫血性梗死
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ion)主要是动脉阻塞的结果,常发生在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枝血管细而少的器官如脾、肾、心、等脏器。镜下,整个梗死灶分成3个部分:
①中央区,坏死最为彻底,细胞核完全消失,胞质呈深伊红色颗粒状。一般结构的轮廓仍能分辨。
②梗死灶外围,组织坏死常不彻底,常见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此外可见炎症反应,有较多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③最外层,是出血带,毛细血管极度扩张,引起充血和出血。陈旧性梗死灶由于机化和瘢痕收缩,可呈凹陷状。
(2)出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指在梗死区内有严重的出血,因此又称为红色梗死。它常发生在肺、肠等脏器。出血性梗死的形成,除动脉阻塞外,尚须有下列条件:
①严重的静脉淤血,组织器官局部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压升高阻碍了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当一支动脉血流阻断,组织就可出现坏死。
②组织硫松,肺、肠组织疏松,淤积在梗死区内的血液不被挤出,原来淤积于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可以从破坏的血管中流出,再进入坏死组织内,形成出血性梗死。
A.肺出血性梗死
多发生在己有严重肺淤血(如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基础上,再有肺动脉分支阻塞时。梗死区常位于肺下叶,突出于肺表面,呈紫红色,质实,锥体形,尖端指向肺门,基底靠近胸膜面,胸膜表面常有一层纤维蛋白性渗出物。镜下,梗死灶内充满红细胞,肺泡壁结构模糊。患者在呼吸时可有胸痛,并有咯血。随后梗死灶可发生机化。
B.肠出血性梗死
在肠套叠、肠扭转和嵌顿性肠疝时,肠系膜的静脉首先受压而发生淤血,继之动脉受压发生阻塞,结果形成肠壁出血性梗死。多见于小肠段。坏死的肠组织粘膜皱襞变粗,肠壁肿胀,暗红色。镜下,肠壁各层结构不清,组织内充满红细胞。栓子多来自心脏,此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和内脏淤血,故易发生肠出血性梗死。
C.败血性梗死
在梗死灶内,有时会有大量细菌生长繁殖,引起急性炎症反应,甚至化脓,此时则称为败血性梗死(septic infarction )。
4.梗死的结局
单纯性梗死灶在早期周围有血管扩张、充血、白细胞渗出,继而有肉芽组织长入,伸入到梗死灶将其机化,形成疤痕,有时梗死灶中央可发生钙化。
脑组织的梗死灶是由胶质细胞增生来取代软化灶,形成胶质疤痕,或在软化灶液化成囊,周围包绕胶质细胞和神经胶质纤维。
梗死的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梗死的器官及梗死灶的部位、大小及有无细菌感染。
常见的肾梗死可出现血尿和腰痛,但通常不影响肾功能;肠梗死常出现剧烈的腹痛、血便,甚至发生腹膜炎;心、脑器官的梗死常后果严重,心肌梗死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