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
第 3 页: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
第 5 页: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
第 6 页: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 |
三、WBC生理
1.WBC的分类与数量
(1)WBC的分类:①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②单核细胞;③淋巴细胞。
(2)WBC的数量:正常成人(4.0~10.0)×109/L。
2.WBC的生理特性和功能:WBC以变形、游走、趋化、吞噬和分泌等特性为生理基础,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
3.WBC的生成和调节:WBC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经历定向祖细胞、可识别的前体细胞以及具备多种细胞功能的成熟WBC。目前对淋巴细胞生成的调节机制了解不多,但粒细胞的生成受集落刺激因子调节。
4.WBC的破坏:由于WBC主要在组织中发挥作用,淋巴细胞还可往返于血液、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并增殖分化,故WBC的寿命较难准确判断。在细菌入侵时,中性粒细胞常因吞噬过量细菌,释放溶酶体酶而发生“自我溶解”。
四、血小板生理
1.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1)血小板的数量:正常成人血小板的数量为(100~300)×109/L。
(2)血小板的功能:①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利于受损血管的恢复;③当血管损伤时,血小板可被激活而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发挥作用。
2.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
(2)释放。
(3)聚集。
(4)收缩。
(5)吸附。
3.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血小板的生成受血小板生成素(TPO)的调节。TPO主要由肝实质细胞产生,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向巨核系祖细胞分化,并特异地促进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巨核细胞的成熟与释放血小板。
4.血小板的破坏:血小板寿命为7~14天。衰老的血小板可在脾、肝和肺组织中被吞噬破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