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原发性高血压
一、高血压概念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可控制的疾病。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及肾脏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我国2002年高血压知晓率30.2%,治疗率24.7%,控制率6.1%.——依然很低*SBP<140mmHg 和 DBP<90mmHg
二、高血压的病因
遗传+环境因素→高血压(不是均匀同质性疾病,病程长,因此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个体差异性较大的疾病)
1、遗传
2、环境因素:饮食、精神应激、吸烟
3、其他:体重、药物、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超重:BMI ³25 kg/m2 ; 肥胖:BMI ³28 kg/m2 腹型肥胖:WC 男³85cm;女³80cm 高盐饮食:我国北方盐摄入量15g/d,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中度饮酒:北方饮酒量较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三、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⑴神经机制——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⑵肾脏机制——钠与高血压:高盐饮食,遗传性或获得性肾脏排钠能力下降→肾性水、钠潴留→心排血量增加,外周血压升高→压力-利尿钠机制→排出潴留的水、钠
⑶激素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⑷血管机制——血管重建、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大动脉弹性减退,小动脉结构(数目稀少,壁/腔比值增加)和功能(弹性减退、阻力增大)改变。
⑹胰岛素抵抗——必须以高于正常水平的血胰岛素释放水平来维持正常的耐糖量,表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减退。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肾脏水钠重吸收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动脉弹性减弱——对肥胖的负反馈调节
四、高血压的病理改变:
⑴心脏:左心室肥厚扩大、冠脉脉粥样硬化
⑵脑:脑动脉硬化、血栓、出血
⑶肾: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
⑷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出血渗出,视神经盘水肿
五、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一般表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 例外:“白大衣高血压”
(二)体征:周围血管搏动征、
血管杂音(颈背部两侧肋脊角,上腹部脐两侧,腰部肋脊处)
心脏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收缩早起嘎啦音)
并发症:靶器官 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与高血压本身有关
心脏 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脑 短暂性缺血性发作,脑出血,脑病,脑血栓形成
肾 肾血管病,肾细、小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加重高血压)
动脉 阻塞性病变,主动脉夹层分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