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基本实施办法
1.口服补液盐(ORS)
ORS一般适用于轻度或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张力:2/3张。
方法:轻度:50~80ml/kg;中度:80~100ml/kg
8~12h内将累积损失补足,少量多次。
适应证与不适应证:适用于急性腹泻时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不适用于明显呕吐、腹胀、周围循环障碍(休克)、心肾功能不全者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及新生儿。
2.静脉补液
适应证:中或重度脱水;经口服补液不见好转;呕吐、腹胀严重者;
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有尿补钾、抽搐补钙;
(1)第1天补液
第一步:判断脱水程度
【三判】判断脱水程度(轻、中、重度)和判断脱水性质(等渗、低渗、高渗)。
第二步:判断脱水的性质
血Na+130~150mmol/L
低渗性脱水:血Na+<130mmol/L
等渗性脱水:血Na+130~150mmol/L之间
高渗性脱水:血Na+>150mmol/L
第三步:张力的计算
液体的张力=液体等张含钠液的份数/液体的总份数=(NS+SB)(NS+GS+SB)
液体的张力=液体等张含钠液的份数/液体的总份数
第四步:定量
补液的总量
轻度脱水:90~120ml/kg/d
中度脱水:120~150ml/kg/d
重度脱水:150~180ml/kg/d
第五步:定液
凡有休克——扩容2:1液
常用混合溶液的张力、配置及应用
2:1(等张含钠液)低渗或重度脱水,用于扩容
2:3:1(1/2张含钠液)轻、中度等渗性脱水
4:3:2(2/3张含钠液)中度、低渗性脱水
2:6:1(1/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
第六步:定速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含扩充容量)+余下量(继续丢失量+生理需要量)
1)有休克(循环衰竭)-首先扩容2:1等张含钠液
20ml/kg,总量300ml.半小时或1小时内输入
轻度脱水:30~50ml/kg
中度脱水:50~100ml/kg
重度脱水:100~120ml/kg——8~12小时内输入(约8~10ml/kg·h)
2)余下量(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丢失量+生理需要量)
12~16小时内输完(约5ml/kg·h)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
累积损失量(含扩容量)+余下量(继续丢失量+生理需要量)
(2)第2天及以后补液
经第1天补液后,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已基本纠正,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主要是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还需继续补钾,并供给适当的热量。
3.纠正酸中毒。
4.纠正低钾、低钙、低镁钾的补充:见尿补钾,口服补钾有困难或严重缺钾可静脉补充,浓度<0.3%.
一般患儿3~4mmol/kg,缺钾明显者为4~6mmol/kg,每日氯化钾静滴时间不应短于8小时。持续4~6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