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1.前驱期: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有些患者可出现胸痛、气促、疲乏、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但亦可无前驱表现,瞬间发生心脏骤停。
2.终末事件期:是指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自瞬间至持续1小时不等。典型的表现包括: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心悸或眩晕等。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加快及室性异位搏动增加最为常见。
3.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由于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可出现二便失禁。
4.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
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和尽早除颤,是避免发生生物学死亡的关键。
【复习攻略】
心脏骤停的患者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在此知识点中,单独考核几率并不高,熟悉相关知识点即可。【易混淆】
心脏骤停的三大临床表现可以简单归纳为:
1.大动脉搏动消失(颈,股动脉)——金标准;
2.心音消失——银标准;
3.意识丧失——铜标准。
心脏骤停的处置和疗效判断
心脏骤停的处理:
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和尽早进行电除颤。
1.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由一系列序贯性的检查和急救操作组成,主要环节包括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和启动急救系统、早期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
(1)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颈、股动脉)搏动消失,特别是心音消失,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标准。
(2)早期心肺复苏:救治顺序为“C—A—B”,即胸外按压(compressions)—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一旦确立心脏骤停的诊断,应立即进行。
1)胸外按压:实施胸外按压时,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若中断也应将中断控制在10秒内。
胸外按压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压塞、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撕裂伤和脂肪栓塞。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
2)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是复苏成功的重要一步。
3)人工呼吸:1或2名施救者均应采用30:2的按压和通气比例进行心肺复苏,即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连续给予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当建立了气管内插管后,每6——8秒钟通气1次(每分钟8至10次),与胸外按压不同步。
(3)早期电除颤: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初始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终止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时间是治疗心室颤动的关键。
双相波除颤器由于波形配置存在不同,施救者应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120至200J)。如果制造商的建议剂量未知,可以考虑使用最大剂量进行除颤。如果首次双相波电击没有成功消除室颤,之后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电击以尝试除颤。没有双相波除颤器,可以使用单相波除颤器,能量选择为360J。
2.高级生命支持。
3.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备考攻略】
该知识点的核心考点实质上就是心肺复苏,每年1——2分,属于送分题。熟悉电除颤的能量剂量,考试题型多为A1、A2和B型题,也就是直接提问,没有难点。
【易混淆】
人工呼吸:1或2名施救者均应采用30:2的按压和通气比例进行心肺复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