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
1.采集病史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1)精神病史采集的特点:病史主要来源于患者和知情者。后者包括与之共同生活的亲属,如配偶、父母、子女,与之共同学习和工作的同学、同事、领导,关系密切的朋友、邻里等,以及既往为之诊治过的医师。由于精神病患者自知力缺如,难以正确认识和评价其症状和疾病,并且对其客观言行难以感知,故其病史一般由知情者提供。然而。知情者所提供的病史多是反映疾病中患者的外在表现,对其内心体验则知之不多,故仍需通过面谈检查从患者处获取有关病史资料。实际上,精神科病史的内容应是二者所提供资料的结合。为书写病历方便,将知情者提供的资料作为病史书写,而将患者所谈内容则记录在精神检查之中。在病史采集总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
(2)采取病史的注意事项
1)采取病史应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和准确。可从不同的知情者处了解患者不同时期、不同侧面的情况,相互核实,相互补充。事先应向知情者说明病史准确与否关系到诊治结果,提醒供史者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并应了解供史者与患者接触是否密切,对病情了解程度,是否掺杂了个人的感情成分,或因种种原因有意无意地隐瞒了或夸大了一些重要情况,对可靠程度应给予适当的估计。如家属与单位对病情的看法有严重分歧,则应分别加以询问,了解分歧原因何在。如提供病史者对情况不了解,还应请知情者补充病史。并应收集患者的日记、信件、图画等材料以了解病情。
2)采取病史时如何收集有关人格特点的资料是初学者比较难以掌握的问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询问:
a.人际关系:与家人相处如何;有无异性或同性朋友,朋友多或少,关系疏远或密切;与同事和领导或同学、老师的关系如何等等。
b.习惯:有无特殊的饮食、睡眠习惯;有无特殊的嗜好或癖好;有无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习惯。
C.兴趣爱好:业余或课余的闲暇活动,有无兴趣和爱好,爱好是否广泛;有无特殊的偏好。
d.占优势的心境:情绪是否稳定;是高兴乐观还是悲观沮丧;有无焦虑或烦恼;内向或情感外露;是否容易冲动或激惹。
e.过分自信或自卑:是否害羞或依赖。
f.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或评价:灵活还是刻板。
此外询问患者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对他的评价,以及了解患者在特定情景下的行为和工作与社会活动中的表现亦能有助于了解患者的人格特点。
3)门诊病史内容以简单明了为宜。住院病史则以详细而不哕嗦为佳。
4)采取病史询问的顺序:在门诊由于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是现病史,且受时间限制,一般先从现病史问起。住院病史的采集则多从家庭史、个人史、既往史谈起,在对发病背景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现病史的收集。
5)记录病史应如实叙述,但应整理加工使条理清楚简明扼要。能清楚地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各种精神症状特点。对一些重要的症状可将患者原话记录。记录时要避免用医学术语。对病史资料医护人员应保密,勿做闲谈资料,这也是医德的重要内容。 2.精神检查的原则和内容
(1)精神检查的特点:精神检查与病史收集对精神障碍的诊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正如前述,精神检查主要是通过与患者交谈和观察来发现患者精神活动是否异常,存在哪些精神症状,为症状学和疾病诊断学提供依据。
(2)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
1)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医生仪表整洁、端庄,态度坦诚、接纳,尊重患者,友善的举止,安慰与鼓励的语言使患者情绪稳定放松,使患者感到温暖和支持,促进患者表达。医生先作自我介绍与称谓,再询问如何称谓患者。
2)先问一般性问题,后提特殊问题:如先问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使用一些过渡句过渡到实质性问题,即患者的临床症状。
3)先提开放式问题,后提封闭式问题:先通过开放性提问了解病人病情,然后用封闭式问题核实病情或症状内容。
4)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在面谈过程中向患者提问后,要留给患者比较充分的时间让患者自己谈出自己的内心体验,他(她)的观点,看法等。不要随便打断患者的谈话,除非患者的谈话离题太远,此时医生可以使用一些引导句把谈话引导回到谈话的主题上来。
5)在接谈过程中除了言语性交流外还注意非言语性交流,如眼神、手势、身体的姿态等,构成了非言语交流的主体。
6)把握好接谈的节奏和主导谈话的要点与中心内容,兼顾一般又要突出重点。
7)在接谈过程中对患者的症状医生不要急于纠正,更不要予以反驳或辩驳。
8)医生的语言应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医学术语;避免审讯式提问。
9)环境要保持安静、不受干扰,交谈时间:20~45分钟。
10)恪守职业道德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