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2型题
1、某肺炎高热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关于此时患者体温调节过程的变化,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产热中枢抑制
B、散热中枢兴奋
C、调定点恢复正常水平
D、皮肤血管扩张
E、发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恢复正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发热是由于热敏神经元的阈值受致热源的作用而升高,固定点上移的结果。
2、某疟疾患者突然畏寒,寒战,体温39℃,此时体内的变化是由于:
A、散热中枢兴奋
B、产热中枢兴奋
C、调定点上调
D、皮肤血管扩张
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感染发热时,机体的体温调定点上调,此时体温大于调定点设置的温度,会导致散热减少、产热增加。
3、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
A、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B、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
C、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
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
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从进食后1h左右开始,延续7~8h,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未进食时有所增加,食物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其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高达30%(推测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来做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在为患者配餐时,应考虑到这部分额外的热量消耗,给予相应的能量补充。
4、某肠痉挛截瘫患者在炎热环境中服用阿托品后,出现发热副作用,将其转移至凉爽环境后,未做出其他处理,体温自行恢复正常,该患者最可能发热的原因是:
A、散热中枢功能障碍
B、产热中枢功能障碍
C、调定点上移
D、发汗功能障碍
E、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体温的调节分为调节性体温升高和非调节性体温升高。前者如细菌感染发热,是体温调定点的上调;后者如中暑,为环境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机体散热障碍所致的体温升高。
该题给阿托品,阻断了M受体,抑制了汗腺的分泌,使机体不能散热,故体温升高。
三、B型题
1、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发汗
<1> 、给高热患者用冰帽降温是通过增加
【正确答案】 B
<2> 、穿棉衣御寒主要是降低
【正确答案】 C
<3> 、给高热患者酒精擦浴是为了增加
【正确答案】 D
2、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E.不感蒸发
<1> 、常温安静状态下,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正确答案】 A
<2> 、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散热的方式是
【正确答案】 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