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下列关于传入侧支性抑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神经元传入侧支与自身形成负反馈回路
B. 传入纤维的主干与侧支释放不同的递质
C. 通过交互性突触而产生交互抑制的作用
D. 这种抑制形式仅发生于脊髓,脑内不存在
E. 作用意义在于使不同中枢的活动协调起来
82. 某脊髓运动神经元在其兴奋冲动传出的同时,通过轴突发出的侧支兴奋闰绍细胞,转而抑制其自身及其同一中枢的活动,这种抑制称为
A. 突触前抑制 B. 传入侧支性抑制 C. 交互抑制
D. 回返性抑制 E. 去极化抑制
83. 关于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下列哪一描述是正确的?
A. 以轴突-轴突式突触为结构基础
B. 通过串联性突触而起抑制作用
C. 闰绍细胞内有兴奋性和抑制性递质共存
D. 能使支配同一肌肉的许多运动神经元同步活动
E. 能使同一关节活动的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
84.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
A. 轴突-树突式突触和轴突-胞体式突触的联合
B. 轴突-胞体式突触和轴突-胞体式突触的联合
C. 轴突-轴突式突触和轴突-胞体式突触的联合
D. 轴突-树突式突触和轴突-树突式突触的联合
E. 轴突-轴突式突触和轴突-轴突式突触的联合
85. 下列关于突触前抑制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以树突-树突式突触为结构基础 B. 多见于运动传出通路中
C. 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均较长 D. 因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而产生
E. 意义在于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
86. 产生突触前抑制的机制是
A. 突触前膜K+通道磷酸化而关闭 B. 进入突触前末梢内的Ca2+减少
C. 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 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中介
E. 突触后膜产生IPSP
*87. 关于突触前易化的产生,下列哪一描述是正确的?
A. 结构基础与突触前抑制完全不同 B. 到达突触前末梢的动作电位频率高
C. 有多个兴奋同时到达突触前末梢 D. 进入突触前末梢内的Ca2+增多
E. 突触后膜有多个EPSP 发生总和
88. 病变较局限的脊髓空洞症患者常可出现节段性
A. 痛觉、温度觉和触-压觉均缺失或减退
B. 痛觉、温度觉缺失或减退,而触-压觉仍保留
C. 痛觉缺失或减退,而温度觉和触-压觉仍保留
D. 温度觉和触-压觉缺失或减退,而痛觉仍保留
E. 触-压觉缺失或减退,而痛觉和温度觉仍保留
89. 在痛觉传入通路中,调控痛觉信号的“闸门”位于
A. 脊髓后索 B. 脊髓后角 C. 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
D. 脑干网状结构 E. 丘脑髓板内核群
90. 下列关于丘脑感觉接替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后外侧腹核接受来自头面部的感觉投射纤维
B. 后内侧腹核接受来自躯干四肢的感觉投射纤维
C. 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听觉投射纤维
D. 内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觉投射纤维
E. 有部分纤维投射到丘脑的联络核
*91. 下列关于丘脑联络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包括前核、中央中核和后腹核等
B. 仅接受来自丘脑内部的纤维
C. 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体表感觉区
D. 协调多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间的联系
E. 主要参与痛觉的传导和整合功能
*92. 下列关于丘脑髓板内核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发生上属于最新的结构
B. 直接接受经典感觉传导道第二极神经元的侧支纤维投射
C. 发出的纤维多次换元后弥散性投射至皮层广泛区域
D. 给予电刺激能激发大脑皮层感觉区神经元连续放电
E. 与痛觉的传导和整合无关
93. 下列各丘脑核团中,与痛觉的传导和整合最密切的是
A. 外侧腹核 B. 丘脑前核 C. 丘脑枕核 D. 髓板内核群 E. 前腹核
94. 关于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仅指丘脑感觉接替核及其向大脑皮层的投射纤维
B. 感觉接替核在所有感觉传导通路中都是第三级神经元
C. 与大脑皮层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D. 主要与大脑皮层第二层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E. 主要作用在于诱发大脑皮层小锥体细胞兴奋
95. 下列哪一种感觉的传导与丘脑感觉接替核 无关?
A. 触-压觉 B. 痛觉 C. 视觉 D. 听觉 E. 嗅觉
96. 关于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包括丘脑投向大脑皮层的所有纤维
B. 自大脑皮层返回丘脑的纤维也可归入此系统
C. 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通路
D. 主要与大脑皮层第四层的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
E. 电刺激该系统可引起皮层感觉区持续放电
97.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功能是
A. 产生各种体表和内脏的感觉
B.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 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
D. 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E. 建立丘脑和大脑皮层之间的反馈联系
98. 非特异投射系统不能引起特定感觉的原因是
A. 接受感觉传导道的侧支联系 B. 与丘脑第二类细胞群无纤维联系
C. 进入大脑皮层各层 D. 通路失去各特定感觉的专一性
E. 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99. 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感觉投射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躯体为交叉性投射,而头面部为同侧性投射
B. 投射区大小与躯体各部位大小一致
C. 躯体和头面部内部均为倒置性安排
D. 肌肉牵张感觉在前,慢快适应感觉居中,关节等感觉在后
E. 下肢在顶部,头面部居中,上肢在底部
100. 截去猴的一个手指后,该被截手指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将
A. 无任何变化,但从此被废用 B. 发生一定程度萎缩,功能丧失
C. 由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而取代 D. 被邻近手指代表区蔓延过来而占据
E. 转变为非特异感觉代表区
101. 如果切除猴大脑皮层某个手指的感觉代表区,其结果是
A. 代表区不能再造,因而该手指将永久丧失其感觉功能
B. 由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填补缺损,并部分恢复其感觉功能
C. 原代表区由邻近手指代表区的神经元蔓延过来而占为己有
D. 该手指的感觉投射移向原代表区的周围皮层
E. 该手指的感觉投射移向感觉区以外的皮层联络区
102. 下列关于人类第二感觉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运动辅助区 B. 面积与中央后回几乎相等
C. 身体各部分代表区十分完善 D. 区内投射安排是正立的
E. 受损后明显出现感觉障碍
103. 各种躯体感觉的感知取决于
A. 感受器的分布密度 B. 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
C. 感觉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频率 D. 参与的传入神经纤维数目
E. 大脑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
104. 引起各种躯体感觉的强度取决于
A. 感受器阈值的高低 B. 感觉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频率
C. 特定的传入神经通路 D. 传入通路中神经元换元的次数
E. 大脑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
105. 下列关于触-压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感受器在皮肤上分布均匀,但敏感度不同
B. 精细触-压觉经脊髓丘脑束传导
C. 粗略触-压觉经后索传导
D. 两类触-压觉的传入纤维均为Aβ类纤维
E. 触-压觉有助于躯体空间位置感觉的形成
106. 皮肤触-压觉感受器分布最密的部位是
A. 头面部 B. 躯干 C. 四肢 D. 手掌 E. 手指尖
107. 脊髓损伤时,下列哪一种感觉最不.易.被完全阻断?
A. 触-压觉 B. 本体感觉 C. 温度觉 D. 痛觉 E. 内脏感觉
108. 下列关于人类本体感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感受躯体空间位置、姿势和运动 B. 后索疾患时发生运动共济失调
C. 传入冲动全部传送到大脑皮层 D. 大脑皮层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
E. 皮层主要对运动时的体位起反应
109. 下列关于温度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皮肤上热感受器在多于冷感受器 B. 传入纤维都是Aδ类纤维
C. 适宜刺激是温度差 D. 感受器在常温下不易适应
E. 当超过80℃以上时热觉才转为痛觉
110. 下列关于体表快痛和慢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快痛和慢痛同时出现,慢痛持续时间长
B. 定位都很明确,慢痛呈烧灼样感觉
C. 传入纤维都是C 类纤维,慢痛的更细一些
D. 皮层投射区域都位于第一和第二感觉区
E. 许多纤维经非特异投射系统到达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111. 下列关于深部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来自骨、关节、骨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处
B. 定位不明确,可出现恶心、出汗和血压改变等反应
C. 可反射性引起邻近骨骼肌收缩
D. 局部组织释放Lewis 因子可使疼痛加重
E. 不会发生牵涉痛
112. 内脏感觉主要是
A. 触-压觉 B. 本体感觉 C. 冷觉 D. 热觉 E. 痛觉
113. 内脏痛最主要的特点是
A. 尖锐的刺痛 B. 潜伏期和持续时间长 C. 定位不明确
D. 伴有情绪和心血管反应 E. 对牵拉性刺激不敏感
114. 牵涉痛是指
A. 患病内脏本身疼痛并引起相邻的内脏疼痛
B. 患病内脏本身疼痛并引起远隔的内脏疼痛
C. 患病内脏本身疼痛并引起邻近体腔壁骨骼肌痉挛和疼痛
D. 患病内脏本身疼痛并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疼痛
E. 患病体表部位本身疼痛并引起的远隔的内脏疼痛
115. 关于牵涉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为患病内脏周边区的痛觉过敏 B. 体腔壁痛是牵涉痛的一种表现
C. 牵涉痛的放射部位具有确定性 D. 所有内脏痛都有牵涉痛的表现
E. 牵涉痛是疾病预后不良的征兆
116. 以会聚学说和易化学说解释牵涉痛的主要依据是
A. 病区与放射部位源于相同胚胎节段和皮节
B. 体表局部麻醉不能取消剧烈的牵涉痛
C. 体表局部麻醉可消除轻微的牵涉痛
D. 脊髓后角存在调控痛觉传入的“闸门”
E. 感觉传入通路中存在辐散式和聚合式联系
117. 下列关于视觉通路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右眼颞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至左枕叶皮层
B. 左眼鼻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至右枕叶皮层
C. 视网膜上半部的传入纤维投射到距状裂下缘
D. 视网膜下半部的传入纤维投射到距状裂上缘
E. 视网膜中央黄斑区的传入纤维投射到距状裂前部
118. 听觉通路的特点是
A. 全部传入纤维为交叉性投射
B. 全部传入纤维为双侧性投射
C. 耳蜗神经核换元后为双侧性投射
D. 上橄榄核以上为双侧性投射
E. 内侧膝状体上为双侧性投射
119. 下列关于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躯体骨骼肌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
B. 大α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大的运动单位
C. 小α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小的运动单位
D. 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谷氨酸
E. 兴奋性较高,常以较高的频率持续放电
120. 下列关于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支配骨骼肌梭外肌纤维 B. 轴突末梢释放甘氨酸递质
C. 兴奋性较α运动神经元低 D. 活动随α运动神经元活动增强而减弱
E. 可调节肌梭对牵张刺激的敏感性
参考答案:
81.E 82.D 83.D 84.C 85.C 86.B 87.D 88.B 89.B 90.E
91.D 92.C 93.D 94.C 95.E 96.C 97.B 98.D 99.D 100.D
101.D 102.D 103.E 104.B 105.E 106.E 107.A 108.C 109.C
110.E 111.E 112.E 113.C 114.D 115.C 116.A 117.B 118.D 119.A 120.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