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
第 2 页:第二节 月经 |
第 3 页:第三节 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
第 4 页:第四节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
第 5 页:第五节 性周期的调控 |
第五节 性周期的调控
卵巢功能受垂体控制,垂体的活动受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又接受大脑皮层的支配。但卵巢所产生的激素还可以反过来影响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即所谓反馈作用。通常将三者合称为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
一、卵巢的发育、结构与功能
卵巢具有排卵与产生激素两种功能。新生儿卵巢内含有l0多万个未发育的原始卵泡。至青春期,由于垂体产生FSH的作用,卵巢内每个月均有一些原始卵泡逐渐发育。但生育年龄妇女一般每个月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而排卵,因此,妇女一生只排卵400个左右。卵巢周期性变化可分为卵泡成熟期、排卵期及黄体期。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发生周期性变化。卵巢性激素不断升高则反过来影响下丘脑的分泌功能,这种作用称为反馈作用。使下丘脑兴奋,分泌性激素增多者称为正反馈;反之,使下丘脑抑制,分泌性激素减少者称为负反馈。大量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FSH—RH(负反馈);同时又兴奋下丘脑分泌LH—RH(正反馈)。大量孕激素对LH—RH呈抑制作用(负反馈)。当下丘脑因受卵巢性激素负反馈作用的影响而使卵巢释放激素分泌减少时,垂体的促性腺激素(GTH)释放也相应减少,黄体失去GTH的支持而萎缩,由其产生的两种卵巢激素也随之减少。子宫内膜因失去卵巢性激素的支持而萎缩、坏死、出血、剥脱,促成月经来潮。在卵巢性激素减少的同时,解除了对下丘脑的抑制,下丘脑得以再度分泌有关释放激素,于是又开始另一个新的周期。如此反复循环,使月经能按期来潮。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与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二者可通过下丘脑与脑垂体之间的门静脉系统进入脑垂体前叶,脑垂体在其作用下,释放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激素(LH)。
垂体在下丘脑所产生的激素控制下,分泌FSH与LH。二者直接控制卵巢的周期性变化。FSH在整个月经周期中亦都有产生,但在排卵前1~2日水平最高,形成高峰,能刺激成熟的卵泡排卵,促使排卵后的卵泡变成黄体,并产生孕激素与雌激素。
腺垂体嗜酸粒细胞能分泌一种纯蛋白质,称为催乳激素(PRL),其功能与刺激泌乳有关;其分泌的调节与下丘脑有关:下丘脑分泌的催乳激素抑制激素(PIH)能抑制催乳激素的分泌,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除能促使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外,还能刺激催乳激素的分泌。PIH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同一刺激或抑制作用常同时发生效应,因此,Gn—RH受到抑制可出现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而催乳激素水平上升。临床上所见闭经泌乳综合征,其原因可能即在于此。而某些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妇女,由于TRH的升高,也可能出现乳汁分泌现象。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激素彼此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调节着正常的月经周期,其他内分泌腺及前列腺素与月经周期的调节也密切相关。所有这些生理活动并非孤立的,而是受大脑皮层神经中枢控制和调节的,因此,神经系统在月经周期的调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例题:
1.关于月经周期中激素的变化,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排卵前24小时左右,FSH出现高峰 B.排卵前24小时左右,LH出现陡峰
C.LH骤降后发生排卵 D.雌激素在排卵前后各出现一个高峰
E.孕激素在排卵前后各出现一
2.行子宫全切及左附件切除时应离断哪些韧带?
A、双圆韧带、双阔韧带,左卵巢固有韧带
B、双圆韧带、双阔韧带、双主韧带、左卵巢固有韧带
C、双圆韧带、双阔韧带、双主韧带、双子宫骶骨韧带、右卵巢悬韧带、左卵巢固有韧带
D、双圆韧带、双阔韧带、双主韧带、双子宫骶骨韧带、左卵巢悬韧带、右卵巢固有韧带
E、双圆韧带、双阔韧带、双子宫骶
3.在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出现高度分泌活动,腺上皮细胞增大,细胞内有分泌颗粒,间质疏松水肿,以上组织学变化应属于子宫内膜哪一期:
A.增生早期 B.增生晚期 C.分泌早期 D.分泌晚期 E.月经前期
参考答案
1.C、E 2.D 3.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