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病
一、定义: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妊娠病。
妊娠特有疾病——恶阻、子肿、子晕、子痫等;
胎元不固或异常——胎漏、胎动不安、胎萎不长、滑胎、异位妊娠等;
妊娠合并症——子嗽、子淋等。
二、病因病机
(一)常见病因:
体质因素——禀赋不足、气血虚弱、阴阳偏胜;
外感邪气——寒、热、湿邪为患,毒物所伤;
情志内伤——忧思、郁怒、惊恐;
生活所伤——饮食、劳倦、房劳、外伤
(二)主要病机:
阴血下注子宫,全身阴血偏虚,阳气偏盛;
胎阻气机,升降失常,致气滞、气逆、痰郁;
肾虚胎元不固,或脾虚胎失所养。
三、治疗原则
胎元正常——治病与安胎并举 (总的治疗原则)
辨母病与胎病:因母病动胎,治病则胎安;因胎不安而病母,安胎以却病。
安胎之具体治法:以辨证为依据,重在补肾、健脾、养血、清热
胎元异常——下胎益母,勿伤正气
症状、舌脉结合辅助检查,动态观察,及时诊断。包括胎殒难留、胎死不下、畸胎、异位妊娠、葡萄胎等。
四、妊娠期用药特点——治病而无损于胎元
慎重选择药物——禁用影响胎元发育之品,慎用可能影响妊娠之药。
严格掌握剂量、疗程。
五、妊娠期慎用与禁用药:
峻下类——大黄、芒硝、巴豆
逐水类——芫花、甘遂、大戟、商陆、黑白丑
通利类——麝香、牛膝、皂角、王不留行、苡仁、茅根、冬葵子
破瘀类——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泽兰、益母草、当归尾、 干漆、虻虫、蛴螬、水蛭、土鳖虫
有毒类——生附子、生乌头、生半夏、生南星、马钱子、蜈蚣、两面针、雄黄
催吐类——常山、藜芦
其 他——鸦胆子、九里香、漏芦
六、西药:
抗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咪唑类
激素:皮质激素、性激素
抗肿瘤药
其他:抗焦虑药、某些降压、镇静、利尿、抗凝剂、抗组胺药等。
七、妊娠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恶闻食味,甚则食入即吐者,称妊娠恶阻。
1、特点:妊娠6-12周多见, 呕吐,进食减少或不能进食。
2、早孕反应——妊娠早期择食,纳差,晨起轻微恶心,或呕吐清涎,头晕倦怠。
3、病因病机: 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八、诊断要点
1、病史——停经(结合脉象、妊娠试验以确定妊娠)
2、症状——恶心呕吐、厌食,甚可失水、酸中毒
3、检查——HCG、尿酮体、CO2结合力、B超、电解质、肝、肾功能等。
九、辨证论治
辨呕吐物性状:
口淡、呕吐清涎——脾胃虚弱
口中淡腻、呕吐痰涎——脾虚痰湿中阻
口苦、呕吐酸水或苦水——肝胃不和
干呕或呕吐血性物——气阴两伤
十、治疗大法: 调气和中,降逆止呕
1、脾胃虚弱
妇科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食糜和清涎,口淡,纳呆,脘闷,神疲。
舌 脉: 舌淡苔白,脉细滑无力。
治 法: 健胃和中,降逆止呕。
方 药: 香砂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 + 法夏 陈皮 木香 砂仁
挟痰饮:呕吐痰涎,头晕头重,胸闷气短,口淡而粘腻,纳呆,舌苔厚腻。
治法:健脾化痰,降逆止呕。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
法夏 茯苓 生姜 加:白术 砂仁 陈皮 苏梗
2、肝胃不和
妇科证候:妊娠期恶心,呕吐酸水、苦水,口苦,食少,头晕头胀,嗳气,胸胁胀痛,烦渴。
舌 脉: 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 法: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 药: 橘皮竹茹汤,或加味温胆汤加枇杷叶、竹茹、乌梅。
重症:气阴两伤
妇科证候:妊娠期呕吐不止,呕血样物或血丝,口气酸腐,渴不欲饮,饮食难进,神疲肢软。
舌 脉: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 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 药:生脉散++增液汤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生地 玄参 麦冬
胎元不固主要病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相关推荐:
![]() 实验班:包含基础学习班冲刺精讲班答疑精讲应试技巧班,赠实践技能课程。交互式课件,签署协议,考试未过返学费=2450元 立即报名>> 详情咨询:4000-888-566 |
无忧通关班:包含实践技能和笔试特色班全套课程,报名审核不通过或实践技能考试不通过,下期技能+笔试免费再学。 特别说明:课程课件可不限时间、次数观看,直至当期考试结束后1周关闭。 选购其他套餐>> ![]() |
|||||||
实践技能 | 课程名称 | 免费试听 | 授课老师 | 课时 | 报名 | ||
实践技能 | ![]() |
张云清/白博士等 | 44 | 立即报名 | |||
综合笔试 | 课程名称 | 免费试听 | 基础学习班 | 冲刺精讲班 | 报名 | ||
授课老师 | 课时 | 授课老师 | 课时 | ||||
中医基础 | 中医基础理论 | ![]() |
许教授 | 20 | 张教授 | 2 | 优惠价 1150元 ![]() |
中医诊断学 | ![]() |
陈博士 | 13 | 杨博士 | 6 | ||
中药学 | ![]() |
吴教授 | 14 | 吴教授 | 6 | ||
方剂学 | ![]() |
高教授 | 18 | 高教授 | 7 | ||
中医临床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 |
宋晓华 | 29 | 宋晓华 | 11 | |
中医外科学 | ![]() |
闫敬之 | 21 | 闫敬之 | 7 | ||
中医妇科学 | ![]() |
许教授 | 16 | 许教授 | 4 | ||
中医儿科学 | ![]() |
沈 曦 | 9 | 李老师 | 6 | ||
针灸学 | ![]() |
白博士 | 16 | 白博士 | 5 | ||
西医及临床医学 | 诊断学基础 | ![]() |
王 逸 | 28 | 汤以恒/王 逸 | 7 | |
传染病学 | ![]() |
侯教授 | 15 | 侯教授 | 5 | ||
内科学 | ![]() |
冯博士 | 8 | 冯博士 | 7 | ||
医学伦理学 | ![]() |
宇 鸿 | 7 | 宇 鸿 | 3 | ||
卫生法规 | ![]() |
宇 鸿 | 6 | 宇 鸿 | 3 |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