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
月经病 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异常,或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或在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疾病,统称为月经病。
一、病因: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体质因素,
二、病机: 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二脉的损伤。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三、辨月经:
先期、量多、色淡、质稀――气虚
先期、量少、色鲜、质稠――阴虚
先期、量多、色深、质稠――血热
后期、量少、色黯、有块――血寒
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血虚
先后不定期、色淡黯、质稀――肾虚
先后不定期、量少或多、色紫、有块――肝郁气滞
量多或少,色黯、有块――血瘀
四、治则:重在治本以调经。 治本:消除病因,平衡阴阳。调经: 通过治疗使月经恢复正常。调经之法,重在补肾疏肝健脾,调理气血,冲任。
五、种类
(一)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15天以内,,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又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相当西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盆腔炎等出现的月经提前。
1、病因病机: 气虚和血热。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则热伏冲任,伤及子宫,血海不宁
2、鉴别: 经间期出血:发生在月经周期第12-16天,出血量较少,或表现为透明粘稠的白带中夹有血丝,出血持续数小时或2-7天自行停止。
3、治则 :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或补或清。
4、证治:
(1). 血热证之阳盛实热
妇科证候: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全身证候:阳盛实热证候。舌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 清经散。(清经散凉血调经,丹地芍熟蒿柏苓。)
(2). 血热证之肝郁血热
妇科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全身证候:肝郁血热证候。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疏肝清热,凉血调经。方药: 丹栀逍遥散。
(3). 血热证之阴虚血热
妇科证候: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全身证候:阴虚血热证候。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 养阴清热调经。方药: 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养阴清热又调经)
(4). 气虚证
妇科证候:经行提前,经血量多,色淡红,质清稀。全身证候:脾气虚证候。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法: 补脾益气,摄血调经。方药: 补中益气汤。
经早气虚补脾肾,血热虚证用两地,实证阳盛清经散,肝郁逍遥加丹栀。
(二)月经过多: 月经量明显增多,或每次经行总量超过80ml,在一定时间内能自然停止,且连续2个周期或以上。可伴有月经提前或推后,但尚有一定周期。可引起继发性贫血。
1、病因病机: 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
2、鉴别: 崩漏:在大量出血时的症状与月经过多相似,但崩漏的出血无周期性,同时伴有出血时间长,淋漓日久不能自止。
3、治则: 经期辨证止血固冲为主,平时辨证治本(益气,清热,养阴,化瘀)。慎用温燥动血之品。
4、证治:气虚 ――妇科证候:经行量多,色淡红,质清稀。全身证候:脾气虚证候。舌淡,苔薄,脉细弱.治法: 补气摄血固冲。方药: 举元煎(参芪术升草)
血热―― 妇科证候: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粘稠,或有小血块。全身证候:血热证候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 保阴煎
血瘀―― 妇科证候:经行量多,色紫黯,有血块。全身证候:血瘀证候。舌紫黯或有瘀点,苔薄,脉涩。治法: 活血化瘀止血。方药: 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三)经期延长: 每次月经持续时间达7天以上,但一般在15天内能自然停止,月经尚有一定的周期,可伴有月经过多。最早记载于《诸病源候论》,称为“月水不断”。
西医:黄体萎缩不全的排卵型功血、子宫内膜炎、宫内节育环等导致的经期延长。
1、病因病机: 冲任不固,血海不宁,经血失于制约
2、治则: 调经止血,缩短经期。治疗从止血着手,具体有活血化瘀,或清热凉血、或补气摄血。
3、证治:血瘀型―― 妇科证候:经行时间延长,经行涩滞不畅,经色紫暗有块。全身证候:血瘀证候。治法: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方药: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血热型―― 妇科证候:经行时间延长,量不多、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全身证候:阴虚血热证候。治法: 滋阴养血,清热调经。方药: 固经丸
气虚型―― 妇科证候:经期持续时间延长,量多,色淡红质清稀。全身证候:脾气虚证候。治法: 补气健脾,止血调经。方药: 归脾汤加乌贼骨、棕榈炭、仙鹤草
(四)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6个月以内,可伴有经量或经期的异常。
1、特点: 月经周期超过35天以上,在6个月以内。可伴有经期或经量的异常。伴月经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
2、病因病机: 有虚有实,虚者有肾虚血虚,实者有血寒气滞痰湿。
3、治则: 以调整周期为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痰者化之,滞者行之。
4、证治:血寒证―― 妇科证候:经期错后,量少,经色紫黯有块,小腹冷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黯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全身证候:实寒证候。治法: 温经散寒,行血调经。方药: 温经汤。妇人良方温经汤,人参芎归桂通阳;芍药甘草缓急痛,莪丹牛膝引血良。
肾虚―― 妇科证候:经期错后,量少,色淡黯,质清稀,或带下清稀。全身证候:肾虚证候。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治法: 补肾助阳,养血调经。方药: 温胞饮加当归、川芎
血虚―― 妇科证候: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或小腹空痛。全身证候;血虚证候。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法: 补血填精,益气调经。方药: 大补元煎
气滞―― 妇科证候:经期错后,量 少,经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全身证候:肝郁气滞证候。舌苔正常,脉弦。治法: 开郁行气,和血调经。方药: 加味乌药汤加当归、川芎。
痰湿―― 妇科证候:经期错后,量 少,色淡质粘,带下量多,心悸气短。全身证候:痰湿证候。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治法: 燥湿化痰,健脾调经。方药: 六君子加归芎汤
(五)月经过少: 月经周期规律,经量明显减少(﹤30ml)或经行时间缩短至1-2天,经血量亦少,甚至点滴即止者。脉经最早论述“经水少”。西医的幼稚子宫、长期服用避孕药或刮宫等致。
1、鉴别: 激经:部分妇女在早期妊娠期间仍每月按时少量行经,称为激经。可见于月经规律者,可有早孕反应,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有助鉴别。
2、治则: 重在养血行血调经。虚证——补肾养血调经。实证——疏通经脉,祛瘀化痰。
3、证治:血虚―― 经量少,色淡质稀。血虚证候。治法: 养血调经。方药: 滋血汤(滋血四物汤,参芪淮山茯)
肾虚―― 经量少,色淡黯、质稀。肾气、肾阳虚证候。治法: 补肾填精,养血调经。方药: 归肾丸-归肾补肾填精菟,茯山仲地归茱枸
血瘀―― 经量少,色黯或黑,或有血块。血瘀证候。治法: 活血化瘀,养血调经。方药: 桃红四物汤
痰湿―― 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或夹杂粘液。痰湿证候。治法: 燥湿化痰,理气调经。方药: 二陈加芎归汤
相关推荐:
![]() 实验班:包含基础学习班冲刺精讲班答疑精讲应试技巧班,赠实践技能课程。交互式课件,签署协议,考试未过返学费=2450元 立即报名>> 详情咨询:4000-888-566 |
无忧通关班:包含实践技能和笔试特色班全套课程,报名审核不通过或实践技能考试不通过,下期技能+笔试免费再学。 特别说明:课程课件可不限时间、次数观看,直至当期考试结束后1周关闭。 选购其他套餐>> ![]() |
|||||||
实践技能 | 课程名称 | 免费试听 | 授课老师 | 课时 | 报名 | ||
实践技能 | ![]() |
张云清/白博士等 | 44 | 立即报名 | |||
综合笔试 | 课程名称 | 免费试听 | 基础学习班 | 冲刺精讲班 | 报名 | ||
授课老师 | 课时 | 授课老师 | 课时 | ||||
中医基础 | 中医基础理论 | ![]() |
许教授 | 20 | 张教授 | 2 | 优惠价 1150元 ![]() |
中医诊断学 | ![]() |
陈博士 | 13 | 杨博士 | 6 | ||
中药学 | ![]() |
吴教授 | 14 | 吴教授 | 6 | ||
方剂学 | ![]() |
高教授 | 18 | 高教授 | 7 | ||
中医临床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 |
宋晓华 | 29 | 宋晓华 | 11 | |
中医外科学 | ![]() |
闫敬之 | 21 | 闫敬之 | 7 | ||
中医妇科学 | ![]() |
许教授 | 16 | 许教授 | 4 | ||
中医儿科学 | ![]() |
沈 曦 | 9 | 李老师 | 6 | ||
针灸学 | ![]() |
白博士 | 16 | 白博士 | 5 | ||
西医及临床医学 | 诊断学基础 | ![]() |
王 逸 | 28 | 汤以恒/王 逸 | 7 | |
传染病学 | ![]() |
侯教授 | 15 | 侯教授 | 5 | ||
内科学 | ![]() |
冯博士 | 8 | 冯博士 | 7 | ||
医学伦理学 | ![]() |
宇 鸿 | 7 | 宇 鸿 | 3 | ||
卫生法规 | ![]() |
宇 鸿 | 6 | 宇 鸿 | 3 |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