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经行感冒:
1.寒(穗)风寒: 解表散寒,和血调经——荆穗四物汤
2.热(桑菊)风热: 疏风清热,和血调经——桑菊饮
3.邪(小柴)邪入少阳:和解表里——小柴胡汤
十二、经行泄泻:
1.脾(参)脾虚:健脾渗湿,理气调经——参苓白术散
2.肾(固+四)肾虚:温阳补肾,健脾止泻——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三、经行浮肿:
1.虚(肾+苓)脾肾阳虚:温肾化气,健脾利水——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2.瘀(八)气滞血瘀:理气行滞,养血调经——八物汤+泽泻益母草
十四、经行吐衄:
1.火(引)肝经郁火:清肝调经——清肝引经汤
2.虚(顺)肺肾阴虚:滋阴养肺——顺经汤加牛膝或加味麦门冬汤
十五、经行头痛
1.火(羚)肝火证:清热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2.瘀(窍)血瘀证:化瘀通络——通窍活血汤
3.虚(八)血虚证:养血益气——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
十六、经行身痛
1.血(当补)血虚证:养血益气,柔筋止痛——当归补血汤加鸡血藤、白芍、丹参、玉竹
2.瘀(趁)血瘀证:活血通络,益气散寒——趁痛散
十七、经***胀痛
1.郁(逍)肝气郁结证:舒肝理气,和胃通络——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
2.虚(一)肝肾亏虚证:滋肾养肝,和胃通络——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麦芽、鸡内金
十八、绝经证:
1.阴(左+二)肾阴虚: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2.阳(右)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
3.俱(二+二)肾阴阳俱虚: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
十九、经断复来:
1.肝(安)脾虚肝郁:健脾调肝,安冲止血——安老汤
2.肾(知)肾阴虚:滋阴清热,安冲止血——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3.热(易)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止血凉血——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大小蓟
4.毒(萆+桂)湿毒瘀结:利湿解毒,化瘀散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二十、带下过多:
1.脾(完)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内)肾阳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
3.夹(知)阴虚夹湿:滋肾益阴,清热利湿——知柏地黄丸
4.结(五)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仁
5.注(止)湿热下注: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