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理气剂
考情分析
在理气剂基本内容中,历年执业医师考题主要集中在行气代表方剂的功效、主治证候和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中;助理医师考题出现较少,主要集中在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苏子降气汤的功效和主治证候中。
知识要点
概述
1.概念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适用于各种气机郁滞和气逆不降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2.使用注意 ①应注意辨清病情的寒热虚实与有无兼夹之证,分别予以不同的配伍,使方药与病证相合;②理气剂多由芳香辛燥之品组成,易伤津耗气,应中病即止,勿用过剂,尤其对年老体弱,以及孕妇或素有崩漏鼻出血者,更应慎用。
行气
见表4-38。
表4-38 行气方的组成药物、功效、主治证候、配伍意义
越鞠丸 |
组成药物 |
苍术、川芎、神曲、香附、栀子 |
功效 |
行气解郁 |
主治证候 |
六郁所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暖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 | |||
配伍意义 |
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为主要药物(执业2001/2003);川芎活血化瘀,以治血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均为辅助药物 | |||
半夏厚朴汤 |
组成药物 |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
功效 |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助理2006) |
主治证候 |
梅核气。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或咳或呕者(执业2001) | |||
配伍意义 |
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厚朴下气除满,茯苓渗湿共为臣。重用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苏叶芳香行气,理肺疏肝,助厚朴开结散郁,共为佐使 | |||
枳实薤白桂枝汤 |
组成药物 |
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 |
功效 |
通阳散结,祛痰下气(助理2000) |
主治证候 |
胸痹。症见胸满而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上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者(助理2000) | |||
配伍意义 |
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薤白通阳散结宽胸;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三药同用,通阳散结之力颇强 | |||
金铃子散 |
组成药物 |
金铃子、玄胡 |
功效 |
疏肝泄执,活血止痛 |
主治证候 |
肝郁化火证(执业2006)。症见胸腹胁肋诸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 |||
配伍意义 |
金铃子疏肝行气,清泄肝火为君药。玄胡行气活血止痛,以增强金铃子止痛之功,为臣药 | |||
厚朴温中汤 |
组成药物 |
厚朴、陈皮、炙甘草、草豆蔻仁、茯苓、木香、干姜、生姜 |
功效 |
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
主治证候 |
脾胃伤于寒湿。症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者(执业 2002/2003) | |||
配伍意义 |
重用厚朴,行气下气,燥湿温中为君药。草豆蔻行气燥湿,温中散寒为臣药 | |||
天台乌药散 |
组成药物 |
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执业2000)、巴豆 |
功效 |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
主治证候 |
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症见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者 | |||
配伍意义 |
乌药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为君药。青皮疏肝破气,木香理气止痛,小茴香暖肝散寒,高良姜散寒止痛为臣药 | |||
暖肝煎 |
组成药物 |
当归、枸杞子、小茴香、肉桂、乌药 |
功效 |
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
主治证候 |
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 |||
配伍特点 |
邪正两顾,标本兼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 |
降气
见表4-39。
表4-39 降气方的组成药物、功效、主治证候、配伍意义
苏子降气汤 |
组成药物 |
苏子、半夏、当归、炙甘草、前胡、厚朴、肉桂、生姜、大枣、苏叶(执业2002/2005/2006) |
功效 |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
主治证候 |
上实下虚之喘咳证。症见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舌苔白滑或白腻者(助理2000) | |||
配伍意义 |
苏子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为君;半夏、厚朴、前胡祛痰止咳为臣,合而治上实之证。肉桂温肾祛寒,纳气平喘;当归养血补肝,与肉桂配伍以温补下虚,并主咳逆上气(执业2000) | |||
定喘汤 |
组成药物 |
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执业2002/2004) |
功效 |
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
主治证候 |
哮喘咳嗽。症见喘咳痰多气急,痰稠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 |||
配伍意义 |
麻黄宣肺散寒平喘,白果敛肺定喘祛痰(执业2000),共为君药。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共为臣 | |||
旋覆代赭汤 |
组成药物 |
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炙甘草、半夏、大枣 |
功效 |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执业2002/2004) |
主治证候 |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症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 |||
配伍意义 |
旋覆花下气消痰为君,代赭石重镇降逆为臣,二者配伍,镇冲逆而除噫气(执业2003) | |||
小半夏汤 |
组成药物 |
半夏、生姜 |
功效 |
化痰散饮,和胃降逆 |
主治证候 |
痰饮呕吐。呕吐痰涎,口不渴,小便自利,舌苔白滑 | |||
配伍意义 |
半夏祛痰降逆和胃为君,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为臣 | |||
橘皮竹茹汤 |
组成药物 |
橘皮、竹茹、生姜、甘草、人参、大枣 |
功效 |
降逆止呕,益气清热 |
主治证候 |
胃虚有热。症见气逆不降,呃逆或干呕者 | |||
配伍特点 |
甘寒之竹茹与辛温之橘皮、生姜相伍,则清而不寒;益气养胃之人参、大枣、甘草与行气和胃之橘皮相合,补而不滞 |
|||
丁香柿蒂汤 |
组成药物 |
丁香、柿蒂、人参、生姜 |
功效 |
温中益气,降逆止呃 |
主治证候 |
胃气虚寒。症见呃逆不已,胸痞脉迟者 | |||
配伍特点 |
温中有补,寓温补于降逆之中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