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执业医师考试 > 中医医师 > 医学综合笔试 > 中医基础理论 > 正文

2014中医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情分析:第八单元

来源:考试吧 2014-07-01 16:32:52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中医执业医师题库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的笔试将于9月13、14日举行,为方便广大考生备考,考试吧为您整理了“2014中医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情分析”,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体之气的分类

  人体的气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4种,见表1-22

  表1-22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生理功能

 

概念

生成

分布

生理功能

元气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助理2001/2003),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物质基础

由肾所藏的先天精气化生,依赖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充养和培育

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布散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

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执业2002/2004)

宗气

积于胸中之气(助理2005)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是在肺的气化作用下生成的

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其向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向下注于丹田(下气海),并注入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

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执业2001/2003,助理2005/2006),临床上以“虚里”处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测知宗气的盛衰(助理2000/2001);与人的视、听、言、动等相关

营气

行于脉中(助理2000),具有丰富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荣气”

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分布于血脉之中,作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营运于全身

营养全身;化生血液

卫气

运行于脉外,具有防卫功能的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性为阳,故又称为“卫阳”

来自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是水谷精气中性质慄悍、运行滑利、反应迅速的部分

运行于脉外,不受脉道约束,布散于全身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助理2000);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开合汗孔,调节体温;影响睡眠


  血

  1.血的基本概念血,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2.血的生成

  (1)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

  ①水谷精微: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来自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所以说脾和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执业2001/2003,助理2002/2004)。

  ②肾精(助理2001/2003):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血液,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转化的关系。

  (2)血液生成与脏腑关系:

  ①心:心主血脉,心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促进血液的生成;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上输于心肺,通过肺的吐故纳新,复注于心脉赤化为血。

  ②肺:肺主一身之气,气生血,气旺则生血功能亦强;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化生为营养物质,通过经脉而汇聚于肺,赖肺的呼吸,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之后化而为血。

  ③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④肝:肝主疏泄而藏血。

  ⑤肾:肾藏精,精生髓(助理2004)。精髓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3.血的功能

  (1)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即“血主濡之”。

  (2)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液的充盛,血脉的调和与流利。

  4.血的运行 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

  (1)心气的推动,肺的宣发和朝会百脉,肝的疏泄等,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

  (2)脾的统血和肝的藏血等,是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

  (3)脉道是否通利,血的或寒或热等,更是直接地影响着血液运行的或迟或速。

  因此,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不仅依赖于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而且还在于肺、肝、脾等脏器的生理功能是否协调平衡(执业2005,助理2005)。

  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见表1-23。

  表1-23津、液的区别

 

质地

流动性

分布

主要功能

清稀

较大

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

滋润作用(助理2000)

稠厚

较小

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

濡养作用(助理2001/2003)


  2.津液的代谢

  (1)津液的生成: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中水分和营养而生成。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吸收部分精微;小肠主液,分清别浊;大肠主津,在传导过程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津液生成以后,均上输于脾,通过脾气的转输作用布散到全身。

  (2)津液的输布:主要是通过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完成的。

  ①脾气散精: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宣发和肃降,使津液布散全身;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至全身。

  ②肺主行水:肺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主宣发,将津液输布于全身体表;肺主肃降,向下输送到肾和膀胱。

  ③肾主津液:肾的蒸腾气化对津液的输布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

  ④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气机调畅,三焦气治,气行则津行。

  ⑤心主血脉:心阳气推动津液运行。

  ⑥三焦决渎:三焦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执业2000/2002/2004)。

  津液的输布虽与五脏皆有关,但主要是由脾、肺、肾和三焦来完成的(执业2005,助理2005)。

  (3)津液的排泄:主要是依靠汗液、尿液和随着呼吸排出的水气,粪便也带走一些水分。

  3.津液的功能

  (1)滋润营养。

  (2)化生血液: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血液生成的重要物质。

  (3)运载作用:津液是气的载体之一。脉外的无形之气必须依附于有形的津液才能运行于体内各处,如汗、吐、下而丢失大量津液时会导致气随津脱或气随液脱。

  神

  1. 神的基本概念

  2.神的生成

  (1)神的物质基础——精、气、血。

  (2)神分别归藏与“五神脏”。

  3.神的功能

  (1)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2)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3)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1)气能生血:指气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体现在3个方面。①营气直接参与血的生成,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②气的间接作用,气的气化功能是血液生成的动力;③脏腑之气的直接参与。临床治疗血虚证或气血两虚证时,在补血的同时加用益气之品,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执业2005/2006)。

  (2)气能行血:指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动力(执业2002)。①气直接推动血行,如宗气;②通过脏腑之气推动血液运行。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加用补气、行气、降气之药。

  (3)气能摄血:血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统领固摄血液之气主要为脾气。脾虚失其固摄,导致多种慢性出血的病证,治疗时宜用补气摄血的药物(执业2005)。

  (4)血能化气,体现于两方面:①机体对气的需求量增加时,血中蕴涵的清气和水谷精气(主要是营气)便从血中释放,以供机体之所需;②血营养着与气生成的相关内脏(即肺、脾胃、肾),使之化气的功能活跃。临证常见久病血虚之人,有气虚之证。

  (5)血能载气:血液具有运载水谷精气、自然清气的功能。临床上大失血者,则气无所附,可见气随血脱之证,宜速以大剂独参汤峻补脱失之气(执业2006)。

  2.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生津:指气是津液生成的主要物质和动力。临床治疗津液不足病证时,常采用补气生津法。

  (2)气能行(化)津:指气的运动是津液输布排泄的动力。临床上常有行气与利水、健脾益气与祛湿并用的治疗方法。

  (3)气能摄津:指气的固摄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如气虚而固摄无力,可见多汗、遗尿等病症。故临床上常用益气固摄之法,以奏止汗、止遗之效。

  (4)津液载气:指津液是气在体内运行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津液而流布全身。如“津停气阻”证、“气随津脱”之证。前者以利水、祛湿、化痰之法为主治之,后者常以益气养阴之法调理。

  (5)津液化气:指津液能促进气的生成,为气的生成提供充分的营养,如多汗、多尿以及吐泻太过等使津液不足的病症,都能导致气虚。

  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精与血都来源于水谷,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互相转化的关系,故称为“精血同源”。

  ①精能化血:精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

  ②血能生精:人体的精主要贮藏于肾,来源于水谷,在其生成与转输过程中,血液是其重要的环节。

  (2)精与津液的关系,主要是指水谷之精与津液而言。水谷之精与津液同源于水谷,生成于脾胃。两者是同生同化的。

  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1)精能化气:指藏于肾中的精可以化生元气,水谷之精亦可以化生营气。精为气化生的本源。

  (2)气能生精:指气的运行不息能促进精的化生。脏腑之气充足,功能旺盛,不断地吸收运化水谷之精,则脏腑之精充盈。

  活学活用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含义 “汗为心之液”,血与津液主要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对于失血的病人不能使用发汗等耗伤津液的方法,对于津液不足的病人,也不能再行放血或破血的疗法,以防血和津液的进一步耗伤。

上一页  1 2 

  相关推荐:

  2014中医医师《针灸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

  2014年中医医师考前必做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前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精选试题 ·智能练习
·智能评估 ·视频解析
扫描二维码下载
临床执业医师
共计769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18920人在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54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38471人在学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2982课时
讲义已上传
24795人在学
中医执业医师
共计8422课时
讲义已上传
157826人在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1445课时
讲义已上传
3578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距离2022年考试还有
2022笔试考试时间:8月19-20日
报名时间 2022年1月12日-25日24时
准考证打印 一般考前1周开始打印
考试时间 8月19-20日(笔试)
成绩查询 一般考后1-2月公布(笔试)
证书注册 拿到成绩单和资格证后可注册
版权声明:如果执业医师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执业医师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执业医师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选课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