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病因
考情分析
|
中医执业 |
A1 |
A2 |
B1 |
中医执业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点 |
六淫 |
15 |
4 |
2 |
六淫 |
11 |
6 |
6 |
疠气 |
1 |
0 |
0 |
疠气 |
0 |
0 |
0 | |
七情内伤 |
3 |
0 |
8 |
七情内伤 |
3 |
0 |
2 | |
饮食失宜 |
3 |
0 |
0 |
饮食失宜 |
0 |
0 |
0 | |
劳逸损伤 |
3 |
2 |
0 |
劳逸损伤 |
0 |
0 |
0 | |
痰饮 |
1 |
0 |
0 |
痰饮 |
3 |
3 |
0 | |
瘀血 |
1 |
0 |
0 |
瘀血 |
1 |
0 |
0 | |
结石 |
0 |
0 |
0 |
结石 |
0 |
0 |
0 |
在病因基本内容中,结石为2006年以来考纲新增考点,疠气为助理医师新增考点,尚未出现考题。历年考题主要集中在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中。
知识要点
六淫
1.六淫的概念
(1)六气:风、寒、暑、湿、燥、火6种自然界的正常气候。
(2)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6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性:六淫之邪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3)环境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地区和环境有关。
(4)相兼性:六淫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又可两种以上邪气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
3.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性质: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
(2)致病特点:
①易于侵袭阳位:阳位是指病位在上、在表(助理 2002/2004/2006),如头面、咽喉、皮肤、腰背等处。
②病位游移不定:性善行,故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执业 2005)。如风疹、荨麻疹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症状,均属风邪善行的表现(助理2001/2004)。
③发病急骤,变化无常。
④肢体异常运动: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
⑤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六淫之中,风邪居于首位。由于风邪为患较多,致病极为广泛,故又有“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之称。
4.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性质:寒凉、凝滞、收引。
(2)致病特点:
①易伤阳气,表现寒象:寒属阴邪,故寒邪偏盛即为阴邪偏盛,“阴盛则阳病”,阴寒偏盛,最易损伤人体阳气。
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寒性凝滞,寒邪侵入人体,阳气受损,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则凝结阻,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执业2002/2004,助理2005)。
③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争:寒性收引,故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脉收缩而挛急(执业 2000/2001)。
5.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性质:炎热、升散、挟湿。
(2)致病特点:
①表现阳热之象:暑为火热之气,具有炎热之性,故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派阳热之象(助理2002/2004)。
②上犯头目,扰及心神。
③易于伤津(执业2002/2004/2005)、耗气:暑性升散。散,即暑邪为害,易于发散,故常伤津耗气。
④多见暑湿夹杂:暑多挟湿,故暑邪为病,多合湿邪而弥漫机体,见暑湿夹杂证候。
6.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性质:重浊、黏滞、趋下。
(2)致病特点:
①易于损伤阳气:湿为阴邪,湿胜即阴胜,“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
②易于阻遏气机(执业 2006):湿邪侵及人体,由于其黏腻停滞的特性,故湿邪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
③易于侵袭阴位:湿邪有趋下之性,致病具有易于伤及人体下部的特点(助理2002/2004)。
④病程缠绵难愈:湿性黏滞,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隐袭、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助理2000/2002/2003)。
⑤多见头、身、肢体困重:湿性重浊,故湿邪致病,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征,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执业2002,助理2005)。湿邪外袭,困遏清阳,则头重如束布帛(执业2000) 。
⑥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黏滞不爽:湿性重浊黏滞(助理2006),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黏腻不爽的症状(执业2000)。
7.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性质:干燥、涩滞。
(2)致病特点:
①易于耗伤津液(执业2002/2004/2005):燥性干涩,侵犯人体,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不利的症状。
②易于伤肺: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肺喜润恶燥,开窍于鼻。而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燥邪最易伤肺。
8.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性质:燔灼、炎上、急迫。
(2)致病特点:
①表现阳热之象:热(火)为阳邪,其性燔灼,故火热之邪侵犯人体表现为一派阳热之象。
②易于伤津(执业2002/2004/2005)耗气(助理2005):热(火)邪侵犯人体,因其燔灼蒸腾而消灼煎熬阴津,又逼迫汗液外泄,从而耗伤人体的津液,还易于消蚀人体正气,同时火热之邪迫津
外泄,也会导致气随津泄而耗气。
③主要侵犯人体上部:热(火)邪具有上炎的特点,其致病主要在人体上部。
④易致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易于引起肝风内动和血液妄行的病证。
⑤易扰心神: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性躁动,与心相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
⑥易致阳性疮痈: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形成阳性疮疡痈肿(执业2001/2003)。
疠气
1.疠气 泛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外感病邪,又称为“疫气”、“疫疠之气”、“戾气,,、“异气,,、“杂气,,、“乖戾之气,,等。
2.疠气的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这是疠气有别于其他病邪的最显著特征(执业2005)。
(2)特异性强,症状相似:疠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一种疠气只能导致一种疫病发生,所谓“一气一病”。
(3)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3.疫疠发生与流行情况
(1)气候反常。
(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3)没有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因素如社会动荡不安、长期战乱、生活贫困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