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内伤
1.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2.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1)五脏精气产生情志活动,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气血异常,情志活动也异常。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执业2000)。
(2)异常的情志活动也会导致五脏精气阴阳失调。
3.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如“怒伤肝”、“喜伤心 (执业 2006)”、“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助理2004)。
(2)影响脏腑气机:见表1-26。
表1-26七情致病的临床表现
脏腑气机失常 |
主要临床表现 | |
怒则气上 |
肝气上逆 |
气逆,面红目赤(助理2005) |
血随气逆 |
昏厥猝倒(执业2001/2003) | |
喜则气缓 |
心气涣散 |
精神不集中 |
心神失常 |
则失神狂乱 | |
悲则气消(助理2006) |
肺气耗伤 |
气短懒言,声低乏力 |
恐则气下(执业2006) |
肾气不固,气泄以下(助理2006) |
二便失禁,骨酸痿软,遗精(执业2001/2003) |
惊则气乱 |
心无所倚,神无所归 |
惊慌失措 |
思则气结(执业2006) |
脾气郁结 |
纳呆、脘腹胀满、便溏 |
心神失养 |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饮食所伤
饮食所伤,主要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因而称“饮食内伤”。但在病理过程中,还可聚湿、化热、生痰,或变生他病。
1.饮食不节
(1)饥饱失常:食量过少或者过多均可导致疾病。食量过少,可导致营养不良,气血虚衰。人体正气虚弱,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食量过多,饮食停滞,则损伤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2)饮食无时:饮食无时,或朝食暮废,或朝常不食,久之常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病变。
2.饮食不洁 指进食不洁净的食物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3.饮食偏嗜
(1)寒热偏嗜:如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若偏食辛温燥热,引起胃肠积热。
(2)五味偏嗜: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如果偏嗜某种食物,日久使该脏功能偏盛,损伤内脏,便可发生多种病变。如“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执业 2003);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执业 2000)”。
劳逸失度
劳逸失度导致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神的失常而引起疾病发生,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
素之一。
1.过度劳累
(1)劳力过度:如“久卧伤气(执业2006),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执业2001/2003)”。
(2)劳神过度:可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引起心脾两虚。
(3)房劳过度:是指房事太过,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多育等,耗伤肾精、肾气而致病。常见如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遗精、早泄或阳痿等病症(执业2001/2003)。
2.过度安逸 若较长时间少动安闲,或者卧床过久,不仅影响脾胃运化,还可影响气血运行,继发多种疾病。
痰饮
1.概念
(1)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继发病因。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2)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①有形之痰,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
②无形之痰,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
2.形成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助理2002/2004/2005)。
3.致病特点 痰饮形成之后,可形成多种病症,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1)易阻气机,壅塞经络气血:如饮停肠胃,气机升降失常,则见恶心呕吐、腹胀肠鸣等病症 (执业 2005);饮停胸胁,气机阻滞 ,则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等症状(助理 2002/2004/2005)。
(2)易扰心神:痰浊内扰,影响及心,扰乱神明,可见一系列神志异常的病症。
(3)症状复杂,变化多端。
(4)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痰饮与湿邪类似,具有黏滞的特性,致病缠绵,病程较长。
瘀血
1.概念 瘀血为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助理2000)。
2.形成
(1)血出致瘀:离经之血,如果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2)气虚致瘀:气为血帅,气虚则运血无力,导致瘀血。
(3)血寒致瘀: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
(4)血热致瘀:血热互结,煎灼血液。
3.致病特点 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影响新血生成。
4.病证特点
(1)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瘤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2)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块状。
(3)望诊: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唇甲青紫,舌质暗紫, 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征象(执业2005)。
(4)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结石
1.概念 结石: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
2.形成 常与饮食失宜、情志内伤、服药不当及体内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
3.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
(2)易阻气机,损伤脉络。
(3)梗阻通道,导致疼痛。
(4)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