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单元 呕吐
考情分析
|
中医执业 |
A1 |
A2 |
B1 |
中医执业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点 |
概述 |
0 |
0 |
0 |
概述 |
0 |
0 |
0 |
病因病机 |
4 |
0 |
0 |
病因病机 |
0 |
0 |
1 | |
诊断和类证鉴别 |
1 |
5 |
0 |
诊断和类证鉴别 |
0 |
0 |
0 | |
辨证论治 |
0 |
0 |
0 |
辨证论治 |
2 |
5 |
2 |
中医执考中,呕吐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考的较多,外邪犯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肝气犯胃、脾胃虚寒证呕吐的主症、治法、方药为主要出题点,尤其以痰饮内阻型呕吐考题较多。助理考试中胃痛的病位考过1题,辨证论治亦是考查重点。
知识要点
概念
呕吐是一个症状,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病证。
病因病机
1.呕吐的病因
(1)外邪侵袭 :风、寒、暑、湿之邪,以及秽浊之气,侵犯胃腑,以致胃失和降,水谷随气上逆,发生呕吐。
(2)饮食不节:饮食过多,或过食生冷油腻、不洁等食物,皆可伤胃、滞脾,而致食停不化,胃气不能下行,上逆而为呕吐。
(3)情志失调: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吐。
(4)脾胃虚弱:因劳倦太过,耗伤中气,或久病中阳不振,脾虚不能承受水谷,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 以致寒浊中阻而引起呕吐,或聚而成饮成痰,积于胃中,当饮邪上逆之时,每能发生呕吐。亦有因胃阴不足,失其润降,引起呕吐(执业2001) 。
2.呕吐的病机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降,以下行为顺,若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气逆而上则发生呕吐(执业2002/2003/2004)。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呕吐是胃部的病变,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的。
2.鉴别诊断 一般以有物有声为之呕,有物无声为之吐,无物有声为之干呕。呃逆以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特征(助理2005) 。
治疗原则
实证因邪气犯胃,浊气上逆所致,治以祛邪化浊,和胃降逆;虚证乃中阳不振,或胃阴不足,失其和降而成,治以扶正为主,或温中健胃,或滋养胃阴。
辨证论治
外邪犯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肝气犯胃、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证呕吐的主症、治法、
方药见表6-22 。
表6-22各型呕吐的主症及治法
分型 |
主症 |
治法及方药 |
外邪犯胃 |
突然呕吐,可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腻,脉濡缓(助理2006) |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
藿香正气散(执业2005) | ||
饮食停滞 |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秽臭或溏薄或秘结,苔厚腻,脉滑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
|
保和丸(助理2001) | ||
痰饮内阻 |
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执业2001/2002/2003/2004/2005,助理2001/2002/2003/2004) |
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 ||
肝气犯胃 |
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薄腻,脉弦 |
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
半夏厚朴汤(助理2001/2003)合左金丸 | ||
脾胃虚寒 |
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面色白,倦怠乏力,口干而不欲饮,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
理中丸(助理2005) | ||
胃阴不足 |
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津少,脉多细数 |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
麦门冬汤加减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