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一、问寒热
恶寒:病人自觉寒冷,加衣近火,不解其寒。多因外邪袭表。
畏寒:病人经常怕冷,加衣近火,可减其寒。多因阳失温煦。
发热: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全身或局部 有发热的感觉。
1、恶寒发热
概念: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有发热的感觉,即寒热并见。
意义:主表证。
历年考试题
1、疾病初起,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
A.疟疾病证
B.湿温病证
C.外感表证
D.半表半里证
E.阳明病证
答案:C
2、但寒不热
概念:但感恶寒而无发热。
意义:主里寒证。
分类:
(1)新病恶寒:实寒证。
(2)久病恶寒:虚寒证。
历年考试题
1、久病畏寒,临床多见于那种证候
A.气虚
B.阳虚
C.表寒
D.实寒
E.以上均非
答案:B
3、但热不寒
概念:病人但感发热而无怕冷叫但热不寒。
分类: ①壮热。
②潮热。
③微热。
(1)壮热
概念:病人高热,持续不退 (39度以上)。
病机:里热亢盛,蒸达于外。
意义:主里实热证。
(2)潮热
概念:指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
日哺潮热:热势较高,日哺热甚。
属阳明腑实。
午后潮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属湿温病,湿遏热伏。
夜间潮热:入夜低热,骨蒸发热。
属阴虚火旺。
(3)微热
概念:轻度发热,热势较低, 多在37-38 度之间。
意义:温热病的后期和某些内伤杂病。
分类:①阴虚发热。
②气虚。
③小儿夏季热。
历年考试题
1、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者属于
A.阴虚潮热
B.阳明潮热
C.湿温潮热
D.气虚发热.
E.阳明经热
答案:C
2、发热每于劳累后发生或加重,乏力,自汗,气短者,其证型是
A.阴虚
B.肝郁
C.气虚
D.血虚
E.阳虚
答案:C
3、小儿夏季长期发热,秋凉自愈,其病机是
A.气虚
B.血虚
C.阴虚
D.气血两虚
E.气阴两虚
答案:E
4、往来寒热
概念: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是半表半里证的表现。
分类:①发无定时:属少阳病。
②发有定时:属疟疾病。
历年考试题
1、寒热往来见于下列哪种证候
A.表寒证
B.里寒证
C.表热证
D.里热证.
E.半表半里证
答案:E
二、 问汗
1、表证辨汗
无汗:为外感风寒表证。
有汗:①太阳中风证。
②风热表证。
2、里证辨汗
(1)自汗:表现: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
意义:气虚、阳虚。
(2)盗汗:表现:睡时汗出,醒时汗止。
意义:阴虚、气阴两虚。
(3)绝汗:表现:汗出量多,津液大泄。
意义:亡阳、亡阴。
历年考试题
1、日间汗出,活动后更甚的称为
A.盗汗
B.自汗
C.黄汗
D.战汗
E.大汗
答案:B
2、自汗的病机是
A.气虚
B.阴虚
C.血虚
D.痰盛
E.气滞
答案:A
3、亡阴之汗的特点是
A.汗热而黏如油
B.汗热味淡不黏
C.汗冷味淡不黏
D.汗冷味淡而黏
E.恶寒战栗汗出
答案:A
(4)战汗:
表现:为先恶寒战粟,几经挣扎,而后汗出。
病机:邪正剧烈相争,为疾病转折点。
意义:①邪去正安:汗后热退,脉静身凉——好转。
②邪盛正衰:汗后身热不退,烦躁脉疾——恶化。
历年考试题
1、外感热病中,正邪相争,提示病变转折点
A.战汗
B.自汗
C.盗汗
D.冷汗
E.热汗
答案:A
2、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表示
A.表邪入里
B.阳气衰少
C.汗出亡阳
D.真热假寒
E.邪去正安
答案: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