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病位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但根据其表现程度的轻重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及肺燥、胃热、肾虚之别。通常把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
2.辨标本本病以阴虚为主,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常因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的不同,而阴虚和燥热之表现各有侧重。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于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虚,并可导致阴阳俱虚之证。
3.辨本证与并发症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消瘦为消渴病本证的基本临床表现,而易发生诸多并发症为本病的另一特点。本证与并发症的关系,一般以本证为主,并发症为次。多数患者,先见本证,随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并发症。但亦有少数患者与此相反,如少数中老年患者,“三多”及消瘦的本证不明显,常因痈疽、眼疾、心脑病症等为线索,最后确诊为本病。
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法。
《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丹痧
丹痧是因感受痧毒疫疠之邪所引起的急性时行疾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为多。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尤以2-8岁儿童发病率较高。丹痧系时行疫病,属温病范围。病因为痧毒疫疠之邪,属温毒时行疫疠之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往往发必一方,沿门阖户相传,且在过去医学不发达时期有较高的病死率,故又称“疫痧”、“疫疹”。又因本病发生时多伴有咽喉肿痛、腐烂、化脓,全身皮疹细小如沙,其色丹赤猩红,故又称“烂喉痧”、“烂喉丹痧”。西医学则称为“猩红热”。本病若早期诊断,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病例在病程中或病后并发心悸、水肿、痹证等疾病。由于近年来人们医疗条件改善,患病后早期使用抗生素,使本病的病情减轻,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治时需引起注意。
病因病机:
丹痧的发病原因,为感受痧毒疫疠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寒暖失调之时,机体脆弱之机,从口鼻侵入人体,蕴于肺胃二经。
病之初起,痧毒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邪郁肌表,正邪相争,而见恶寒发热等肺卫表证。继而邪毒入里,蕴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咽通于胃,喉通于肺。肺胃之邪热蒸腾,上熏咽喉,而见咽喉糜烂、红肿疼痛,甚则热毒灼伤肌膜,导致咽喉溃烂白腐。肺主皮毛,胃主肌肉,肺胃之邪毒循经外泄肌表,则肌肤透发痧疹,色红如丹。若邪毒重者,可进一步化火入里,传人气营,或内迫营血,此时痧疹密布,融合成片,其色泽紫暗或有瘀点,同时可见壮热烦渴,嗜睡萎靡等症。舌为心之苗,邪毒内灼,心火上炎,加之热耗阴津,可见舌光无苔、舌生红刺,状如杨梅,称为“杨梅舌”。若邪毒炽盛,内陷厥阴,闭阻心包,则神昏谵语; 热极动风,则壮热痉厥。病至后期,邪毒虽去,阴津耗损,多表现肺胃阴伤诸证。
此外,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或恢复期,因邪毒炽盛,伤于心络,耗损气阴,可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脉结代证候。余邪热毒流窜筋络关节,可导致关节红肿疼痛的痹证。余毒内归,损伤肺脾肾,导致三焦水道输化通调失职,水湿停积,外溢肌肤,则可见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成绩查询、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