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经气传递特征(流注关系):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
足太阴脾经 ← 足阳明胃经
↓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
足少阴肾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
足厥阴肝经 ← 足少阳胆经
5、表里相配特征:
6、脏腑属络特征:
7、相互衔接特征:
肺内 → 手太阴肺经
手大指次指内侧端
手阳明大肠经
鼻旁
足阳明胃经
足大趾内侧端
足太阴脾经
心中
手少阴心经
手小指端
手太阳小肠经
内眦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小趾外侧端
足少阴肾经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
手无名指外侧端
手少阳三焦经
外眦
足少阳胆经
足大趾外侧端
肺内 ← 足厥阴肝经
二、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组成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硚脉、阳硚脉、阴维脉、阳维脉。
(二)命名
«难经.二十七难»“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
(三)循行分布特点
(四)作用
对经络起统帅、联络和调节作用。
三、十二经别
(一)定义: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又称“别行之正经”.
(二)命名
(三)循行分布特点
(四)作用
沟通表里两经,加强了经脉与脏腑的联系,突出了心和头的重要性。
四、十五络脉
(一)定义: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躯干前面的任脉络,躯干后面的督脉络,躯干侧面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故称“十五络脉”。
(二)命名
(三)循行分布特点
(四)作用
沟通表里两经,补充经脉循行不足。
五、十二经筋
(一)定义
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其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一致。
(二)命名 «说文»:“肉之力也”。
(三)循行分布特点
(四)作用:约束骨骼,疏立关节。
六、十二皮部
(一)定义: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分。
(二)命名
(三)循行分布特点
(四)作用:卫外屏障作用。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一)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诊法
(二)分经辩证
(三)循经取穴
(四)药物归经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