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茵陈蒿
茵陈蒿(一类):菊科,苦微寒芳香,归肝胆、脾经。
清利、疏理、芳化,治黄胆之要药。
利胆退黄
功能:清利湿热退黄:治黄疸 湿热 阳黄-栀子、大黄(固定)
寒热 阴黄-附子、白朮、茯苓、猪苓、肉桂
袪湿止痒:湿疹、湿疮、湿温病、暑湿病
降脂:治脂肪肝
用量:10~30g。
第十六节 地耳草、积雪草、奚黄草
地耳草、积雪草、奚黄草(三类):
相同:
⑴归肝经,清利退黄,治湿热黄疸。
⑵清热解毒(鲜品捣烂外服)。
⑶活血消肿,治跌打肿痛。
异:
地耳草(金丝桃科):⑴平而偏凉,兼肺、肠痈。
积雪草(伞形科):⑴性寒力强,兼治中暑腹泻、沙淋。
奚黄草(唇形科):⑴性寒力强,治湿热泻痢。
第十七节 赤小豆、玉米须
赤小豆、玉米须(三类):
相同:
⑴性平,力缓,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⑵利湿退黄,治黄疸,阴阳皆可。
⑶用量宜大,久服有效。
异:
赤小豆:⑴归心、小肠经,性偏寒。
⑵解毒排脓,治疮肿排痈-败酱草、红藤、公英
玉米须:⑴性平少偏,治慢性肾炎、尿蛋白不退。
袪湿、除湿、去湿:
1. 宣发湿邪,发汗去湿,治水湿在表-麻黄、藿香
2. 宣化湿浊(宣发肺经湿邪,多入肺-苦杏仁/兼芳化湿浊,多入肺-佩兰、藿香)
3. 芳化湿浊,芳香振奋脾气,脾运复常-湿除
4. 温化湿邪,温可化湿,温里药+袪风湿部分药
5. 苦燥湿邪,苦可改变湿或内环境(苦寒-三黄,苦温-陈皮、半夏、厚朴)
6. 利下水湿(渗湿),使水湿从小便出。水湿多。
7. 泻下水湿,使水湿从大便出。
8. 胜湿,风能胜湿-防风、羌活、独活、藁本、白芷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