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 悸
【概说】
一、概念: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二、沿革
1、《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
2、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
3、《伤寒明理论·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
4、《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5、《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6、《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7、《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三、讨论范围: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1、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2、心悸的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3、心悸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试述心悸的病理性质)
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滋养——虚证;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实证;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病邪伤正,损伤气、血、阴、阳——实证转虚;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临床上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者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者,易兼气血瘀滞。
心悸初起以心气虚为常见,可表现为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虚胆怯,气阴两虚等证。病久阳虚者则表现为心阳不振,脾肾阳虚,甚或水饮凌心之证;阴虚血亏者多表现为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等证。若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可出现明阳俱损之候。若病情恶化,心阳暴脱,可出现厥脱等危候。
4、本虚初起以心气虚为常见,可出现气阴两虚,气血不足,阴阳俱虚之候。后期可见心阳暴脱等危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