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八个腧穴。原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和“八脉八穴”。
1.分布特点和组成: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包括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
2.临床应用:古人认为这八个腧穴分别与相应的奇经八脉经气相通。
临床应用中,八脉交会穴可以单独应用,治疗各自相通的奇经病证,如督脉病变出现的腰脊强痛,可选通督脉的后溪治疗,冲脉病变出现的胸腹气逆,可选通冲脉的公孙治疗。又常把公孙和内关、后溪和申脉、足临泣和外关、列缺和照海相配,治疗两脉相合部位的疾病,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证和疟疾,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证,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
【趣味歌诀】
公孙冲脉心胸胃,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考情分析】
此部分知识在历年考试中容易考查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八个腧穴,复习时结合歌诀加强记忆,考试题型以A1、B型题较多见。
八会穴
十六郄穴表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
1.分布特点和组成:郄穴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称为十六郄穴。十六郄穴见下表。
2.临床应用:郄穴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一般来说,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疗急性痛证。如孔最治咯血,中都治崩漏,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疼痛取梁丘等。
另外,脏腑疾患也可在相应的郄穴上出现疼痛或压痛,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趣味歌诀】
《十六郄穴歌》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列,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考情分析】
此部分知识在历年考试中容易考查十六郄穴各是什么以及各个郄穴的临床应用,复习时应该作为重点加强记忆,考试题型以A1、B型题较多见。
下合穴
相关推荐:
关注“万题库执业医师考试”微信,下载考前提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