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的生理机能和生理特性
1.心的生理机能:
主血脉,心主血指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藏神(主神明或主神志)。
生理特性: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气下降,心火在心阴的牵制下合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2.肺的生理机能:
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主行水,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又因为肺为华盖,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3.脾的生理机能:
主运化,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主统血,气足则能摄血,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
生理特性:脾气上升;喜燥恶湿;脾为孤脏。
4.肝的生理机能:
主疏泄:(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主藏血,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1)涵养肝气;(2)调节血量;(3)濡养肝及筋目;(4)化生和濡养魂,维持正常神志及睡眠;(5)为经血之源;(6)防止出血。
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5.肾的生理机能:藏精,肾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生理特性:主蛰守位;肾气上升。
6.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连接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
2.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3.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心主行血,肝藏血;心藏神,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4.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来阐发。
5.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6.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
7.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8.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9.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
10.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及水液代谢方面。
与五脏对应的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归类
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心在体合脉,肺在体合皮,脾在体合肉,肝在体合筋,肾在体合骨。
2.五脏的外华:心之华在面,肺之华在毛,脾之华在唇,肝之华在爪,肾之华在发。
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心在窍为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肝在窍为目,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4.五脏与五志的关系: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忧(悲),脾在志为思,肝在志为怒,肾在志为恐。
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脾在液为涎,肝在液为泪,肾在液为唾。
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心气通于夏;肺气通于秋;脾气与“长夏”(夏至——处暑)相通应,脾气通于四时,又称脾主四时;肝气通于春;肾气通于冬。
7.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爪为筋之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