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1.六腑的生理功能: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即“六腑以通为用”。
2.胆为“中精之腑”,亦称“中清之腑”,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3.胃的主要生理机能:受纳水谷;腐熟水谷。
4.胃为“太仓”、“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5.胃的生理特性:胃气下降;喜润恶燥。
6.小肠的生理机能:
(1)主受盛化物。
受盛,即是接受、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
一是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
二是由脾气对食糜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2)主泌别清浊。
(3)小肠主液,临床上,以“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治疗泄泻,就是“小肠主液”理论的具体应用。
7.大肠的生理机能:主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8.膀胱的生理机能:汇聚水液;贮存和排泄尿液。
9.三焦的概念和生理机能:
(1)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概念有六腑三焦、部位三焦与辨证三焦的不同。
(2)六腑三焦的主要生理机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津液。
(3)部位三焦,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如下:
①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称作上焦。“上焦如雾”。
②中焦在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中焦如沤”。
③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下焦如渎”。
(4)辨证三焦,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
10.部位三焦,包含了上至头、下至足的整个人体,已经超出了实体六腑的概念。张介宾等医家将其称之为“孤府”。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1.心与小肠的关系:心主血脉,助小肠化物;小肠化物,化赤为血,以养心脉(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病理:心经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小肠有热,可循经上熏于心;小肠虚寒,日久可出现心血不足的病证。
2.肺与大肠的关系:肺气下降可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下行;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有利于肺气下降。
病理: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可见大便干结难下;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大肠传导无力,可见大便困难(即“气虚便秘”);大肠腑气不通,传导不利,则肺气壅塞而不降,出现胸闷、咳喘、呼吸困难等,即上窍不通则下窍不利,下窍不利则上窍为之闭塞。
3.脾与胃的关系:
纳运相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受纳与运化相辅相成。
升降相因:脾气主升,以升为顺,胃气主降,以降为和。
燥湿相济:脾为阴脏,主运化水饮,喜燥而恶湿;胃为阳腑,主通降下行,喜润而恶燥。
4.肝与胆的关系:同司疏泄;共主勇怯。
5.肾与膀胱的关系:肾为主水之脏,开窍于二阴;膀胱为津液之府。肾与膀胱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尿液的生成、贮存与排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