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内庭(Nèitíng, ST 44) 荥穴 |
【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②热病;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
22.公孙(Gōngsūn,SP 4)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
【定位】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
【操作】直刺0.6~1.2寸。 |
23.三阴交(Sānyīnjiāo,SP 6) |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症;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萎、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症。 |
【操作】直刺l~1.5寸。孕妇禁针。 |
24.地机(Dìjī, SP 8) 郄穴 |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
【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②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③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
【操作】直刺l~2寸。 |
25.阴陵泉(Yīnlíngquán,SP 9) 合穴 |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②膝痛。 |
【操作】直刺1~2寸。 |
26.血海(Xuèhǎi,SP 10) |
【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证;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
【操作】 直刺 l~1.5寸。 |
27.通里(Tōnglǐ,HT 5) 络穴 |
【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
【主治】①心悸、怔仲等心病;②舌强不语、暴喑;③腕臂痛。 |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
28.神门(Shénmén,HT 7) 输穴;原穴 |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
【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
【操作】直刺0.3~0.5寸。 |
29.后溪(Hòuxī,SI 3)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
【定位】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
【主治】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
【操作】直刺0.5~l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
30.天宗(Tiānzōng,SI11) |
【定位】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
【主治】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②气喘。 |
【操作】直刺或斜刺0.5~l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